元代 :凌云翰
三面连高竹,苍凉画亦迷。道人参玉版,窗下说曹溪。
四景图 其三
遥山深秋色,总被草堂分。篱外涓涓水,流来半是云。
溪山图为张长司一中题
西塞山明碧王如,桃花流水称舟居。玄真心事非张翰,不为鲈鱼为鳜鱼。
马虚中剡溪图 其二
鸡黍交情不可违,如何兴尽便空归。诗翁偶写胸中趣,肯道溪山有是非。
九日前二日陈子善送酒并诗一绝因用其韵以谢 其一
秋丛绕舍樽无绿,九日风光不称贫。谁信柴桑千载后,东篱重见白衣人。
秋林才子图
木落山林秋满天,蹇驴背上耸吟肩。濡桥郑綮曾如此,况是襄阳孟浩然。
钱塘十咏 其五 悭山霁雪
快雪时晴春尚悭,梅花开遍旧悭山。入林僧舍浑迷路,隔岸人家尽掩关。
茶鼎旋烹新水活,钓舟空伴白鸥闲。因思李及曾来日,童子开笼鹤未还。
次俞子中病起韵
桐江清隐客,头白太平时。每唱紫芝曲,闲临碧落碑。
无愁何用解,示病不须医。恐有登高兴,先期报我知。
孔子送周元亮先生因以诗索之
秋风篱落漫徘徊,那得黄花大似杯。谁送草庭三四朵,可能分寄一枝来。
四鹰图 其一
旷野秋先肃,鴐鹅见一群。老拳犹健在,击透几重云。
画 其七
石上悠然独酌,空山谁与相亲。满目长松流水,安知不是佳宾。
叶本蕃扇上竹石
石林春色晚,老节有清芬。待得儿孙长,抽梢尽入云。
为朱大理赋墨梅寓丹家意以大理明此故求正云 其四
真水元从火里来,等闲相过即胚胎。檀心玉蕊分明见,莫作黄芽白雪猜。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上扉。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
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自在飞。
分题得钟山送沈明德
钟山正对石头城,进士元非隐士名。好看龙蟠并虎踞,争教鹤怨与猿惊。
三春游兴云同远,千里归心月共明。去去会登群玉府,致身何必羡蓬瀛。
孙生二画 其一 槐安国
木槐为国竟如何,梦境浑如世事多。老我久无名利念,笈看行蚁上南柯。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 其三
黄菊花开尚未齐,晨看偏爱露犹栖。乍晴难得重阳节,久雨俄成十日泥。
往事忽惊风过耳,旧词空寄水平脐。新晴愈觉秋容好,拄杖游山到处携。
明辨之画
云抹山腰晚更奇,高人应不愧王维。钓丝收起船头坐,看到风波欲定时。
画 其五
长松落落千丈,大厦渠渠万间。应笑樗材拥肿,等闲空老深山。
为李渊之题张师夔所作二图 其二
脩竹比君子,好山如故人。先生归栗里,无复见清新。
次徐总制韵 其二
燕子来时花满城,海棠丝雨半笼晴。行人最爱西湖水,流入官河也自清。
凌云翰
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616篇诗文
悼沧蟾
雪中八咏次睢宗吉韵 其五 雪雁
钱舜举二菊 其一
次韵张伯雨天一井阑诗元金荪璧积庆冈物后在开元宫黄蔑楼今在王景 ...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春日十二首之九 其九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三 并序
林子山画菜上有蜗牛故及之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五 其四十一
松雪翁兰蕙 其二
裴日英水墨莲塘四禽图
题梅用陆柳洲寄杨村居韵
梨花画鸠图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夏日十二首之五 其二十九
赠道士毛启宗
月娥扇面
夏日书怀次沈钦叔韵
裴日英墨菊
雪湖八景次瞿宗吉韵 其三 巢古雪阁
画 其四 渔樵闲话
万山窝
静庵诗为德清知县陈彦荣赋
秋山渔影图为方仲敏赋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七 山市晴岚
杏轩为倪伯温赋
钱塘十咏 其五 孤山霁雪
张复初松下垂钓图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二
刘耀卿画
画兰 其二
苏武慢·有酒无肴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 其一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七 其四十三
四时花鸟图 其四 梅花鲍老
七月流火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晚春十二首之七 其十九
风入松 和贝廷琚助教韵
蔼萱堂诗为夏伯玘赋
边伯京为瑞应宫吴提点作枯木竹石图吴之甥郑敬常得之俾题其左
刘耀卿雪景
桂娥梅仙二图 其二
赠周宗性龙成教谕
真率斋诗为杨懋臣赋
谒仇山村墓迢和张仲举诗韵
钱塘十咏 其八 六桥烟柳
舒啸轩为陈经仲赋
鸣鹤轩为徐文质赋
鸣鹤遗音 苏武慢 其六 并序
赠写真吴天碧
鼠衔芦菔图
题莫景行棣华碑
次韵范石湖田园杂兴诗六十首 秋日十二首之四 其四十
总司牛宴郑都司以所知徐总制诗见示因次其韵 其二
扇面画梅
宋授之春山隐居图
定风波慢 商角调 赋崔莺莺传
卢伯庸宰水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