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汝州

送王汝州

宋代 刘攽

读易绝编经获麟,廷臣推汝老成人。宦游独怪乌衣晚,吏隐何妨青绶新。

风穴不应长啸虎,汤泉宁复为煎薪。高斋有胜宣城处,三十六峰为近邻。

诗人刘攽的古诗

宜城酒

宋代 刘攽

九酝宜城酒,人传岘首碑。古今情不别,更问习家池。

晓晴入荐福院

宋代 刘攽

日照庭除上下光,雪残乔木碧苍苍。空无鸟雀随人语,散漫风烟驻佛香。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六

宋代 刘攽

道术既分裂,人人得其偏。丹青照千载,始觉真检全。

尔时扬仁风,到今犹慄然。

次韵和望岳亭诗 其一

宋代 刘攽

连逢七十二重山,芝朮潜通小有天。自笑何须仙者笑,未忘轩冕顾金钱。

还馆 其一

宋代 刘攽

步向端门足力迟,仰瞻双阙隔缡褷。三年江海都如梦,老态今朝始自知。

岳云亭 其一

宋代 刘攽

山外浮云横翠微,海边初日上朝晖。我无小鲁悠悠志,那欲乘风去去飞。

上客高吟挥玉麈,佳人半醉舞罗衣。昏鸦独鹤何劳问,合暝投林各有依。

李公择自滑州移知鄂州

宋代 刘攽

黄鹤仙人去不留,武昌官柳傍层楼。前山欲近沧浪水,芳草遥分鹦鹉洲。

渔父啸歌聊自乐,祢衡词赋若为谋。朱轮皂盖一身贵,谈笑岂知千古愁。

拟古六首 其四

宋代 刘攽

秦昭登西山,慕与火帝游。颓林刊乔木,诏世为博筹。

富贵良未厌,夸谩岂知尤。投龟诟苍苍,楚灵轻九州。

涂穷乾溪旁,众散不可留。徘徊饿山泽,觉失涓人畴。

新王固有命,玉衣被累囚。

次韵子瞻赠乔道人

宋代 刘攽

昔有仙公项曼都,去家十年若都须。还归壮语惊妻孥,月边朝拜虽劳躯。

流霞一杯真味腴,世人但怪医多卢。不知列仙山泽臞,阴阳变化随指呼。

日新无穷非故吾,乔公筑居近潍都。交游洞宾侪尔朱,又言其师奇丈夫。

璞玉粹美名不沽,郎官仕晋更五胡。我今老病须人扶,衰颜白鬓日已渝。

捐书绝学休守儒,去不为少犹双凫,公能济我良药无。

与顾子惇同为秘书少监今年余以病求守汝南子惇亦除河东漕作诗纪事 ...

宋代 刘攽

蓬莱阁下枕书眠,一日除官不眠先。并土山河多马地,汝南粳稻濯龙渊。

壮心自喜谈兵策,暮齿长惭守乘田。别眠天中相望处,参旗横注太行边。

吴国博未五十致仕归蕲州

宋代 刘攽

名宦于身甚纆徽,白头青紫莫言归。曼容自以微官去,蘧瑗应知过事非。

笛竹满山经夏冷,江鱼如玉向秋肥。避喧不厌尘纷远,何况孤城人迹稀。

次韵和孔朝议

宋代 刘攽

自愧专城无到客,今晨锡宴喜君同。诗言泮水始可与,酒胜邯郸长不空。

但有葵心倾日下,待看云瑞起封中。高车清兴底易尽,怪似林间束缊翁。

致斋中太一宫见屏风有唐贤和常舍人诗因次韵寄子瞻内翰子由侍郎子 ...

宋代 刘攽

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薄云槐霁雨,初夏接薰风。

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

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

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

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

将之官清水李廷老来会探韵得光字

宋代 刘攽

四十身无闻,忝官省中郎。未尝学治民,缪假铜墨章。

置我所读书,低心课农桑。况此戎马间,属国皆军羌。

陇山一何高,缇群正相望。聚粮三月过,始厌西路长。

故人矜我劳,置酒客满堂。固知后会艰,慨慷俱毕觞。

天弧射狼星,旄头烂垂光。分我一汉节,系取穹庐王。

城东观鱼

宋代 刘攽

东城水深色如黛,居人来过不黛爱。我浮扁舟转城曲,苍烟古树寒相对。

忽如身在松江游,况有渔子前操舟。霜天黯黯始下雁,雪浪杳杳频惊鸥。

万鱼挂网同时急,赤鲤长大犹人立。旧疑古潭有神物,倏见金鳞却腾入。

楫师献功喜相顾,岸傍欢声仍坌集。主人置酒乐未央,艇子行䏑轻相及。

吴酸缕鲙白玉盘,四座相喻同加餐。人生万事岂有难,我能为公成此欢,兴极意移令我叹。

落日蔼蔼沈云端,岸草露白天风寒。

泛舟城南二首 其一

宋代 刘攽

清溪亦多曲,窄地颇宜花。出水游鱼乐,惊人白鹭斜。

孤城旧郢树,三户楚人家。归兴仍风雨,萧然眷物华。

竹冈

宋代 刘攽

夤缘映层阜,苍翠复春苔。君知爱霜雪,若个是龙材。

两府新第

宋代 刘攽

圣世诸公起草莱,君恩东第一时开。排门画戟交行马,转肘沙堤接上台。

卫国名亭缘伐叛,平津虚馆为翘材。犹分长史待天下,衰老讵能忘傥来。

初暑马上 其一

宋代 刘攽

负弩前呼地起尘,炎风烈日正随人。暂投茅舍支拳坐,却是从前倦客身。

暑行 其二

宋代 刘攽

赤日成畏途,相与逃热行。中宵寝不安,两舍鸡初鸣。

据鞍寝梦间,堕策忽自惊。官身跨官马,倦

刘攽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5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