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丹阳郭经杨子桥 其一

望丹阳郭经杨子桥 其一

明代 刘炳

杨子桥边杨柳新,青帘斜照送行人。明日扬州看花去,祗怜不似旧时春。

诗人刘炳的古诗

寄表弟朱永容永实昆季

明代 刘炳

渭阳河畔画楼西,红粉阑干柳树齐。
窗底折花骑竹马,街头笼草斗山鸡。
银屏褥隐鸳鸯并,绮户香凝翡翠栖。
回首繁华成旧梦,对床今雨不堪题。

江都行

明代 刘炳

芜城繁华天下美,处处离宫斗红紫。綵女龙舟锦作帆,内官凤苑花裁绮。

芍药珠帘十二重,杨柳御堤三百里。鼓车巡幸翠华留,夷夏梯航觐冕旒。

县邑贡真三祝献,诸侯称寿万年酬。盘游酒色何穷侈,宴安鸩毒亡邦祀。

西苑歌钟午夜游,东辽辎重三军死。宝成殿上奏鸾栖,晋阳城外飞龙起。

故国伤心非昔时,五云宫阙草萋萋。东风寂寞雷塘路,月暗秋阴鬼火啼。

暮春写怀四绝 其二

明代 刘炳

宫筵题就送春诗,簪笔承恩出殿迟。病目涂鸦不成字,粉笺香墨惜乌丝。

燕城怀古

明代 刘炳

广寒宫殿玉为楼,万岁鳌峰压九州。
番国胡僧青鼠帽,天魔宫女彩龙舟。
钩陈苍阙山南拱,太液红桥海北流。
唯有泸沟沟上月,年年鸿雁不胜秋。

冬至日蒙赐饮膳赋诗

明代 刘炳

律回葭琯已生阳,气转洪钧万国昌。五色云霞呈凤彩,九重日月见龙章。

官厨分膳羔凝腊,宫使颁壶酪泛香。病骨龙钟沾雨露,野人无地报恩光。

京口中秋

明代 刘炳

归棹前年酒满缸,牵衣稚子慰离肠。却怜月色连秋色,依旧他乡忆故乡。

七夕宿天堂寺

明代 刘炳

西风吹梦宿僧堂,谁遣黄金布堂装。万叶宝灯秋弄影,九重珠塔夜浮光。

天连象阙星辰湿,云护龙宫雨露凉。门外三车何必问,大千身色两俱忘。

敬轩诗为王达善赋

明代 刘炳

深巷何窈窕,端居掩柴荆。素心每无欲,寡朴轻浮荣。

虑静默自守,神清淡忘形。危坐白日晚,疏林微雨晴。

开窗幽鸟啼,满阶芳草青。焚香奏丝桐,爱此销尘婴。

孤云野鹤唳,绝壑流泉鸣。高怀旷而婉,雅音谁复听。

古人良已久,寸心千古情。

苏小小歌同端孝思赋

明代 刘炳

棠梨花开春日迟,绿窗银屏鹦鹉啼。玉骢惯识寻芳路,手绾同心约郎去。

寄徐指挥

明代 刘炳

报国功成鬓欲苍,承恩分节下南荒。剑磨鲸海遗腥血,马渡龙沙带战疮。

颁宴晓沾仙掌露,赐衣春带御炉香。信陵门下今谁在,万里云霄一羽翔。

寄徐彦亨有怀操公琬先生 其一

明代 刘炳

故家文藻独遗芳,乔木阴阴覆短墙。草压山营迷虎旅,楼遗宸翰秘龙章。

芸翻蠹影书帷静,竹映鹅群墨沼香。访戴真成风致在,梦怀风雨旧连床。

和都督冯公韵

明代 刘炳

凤城宫阙倚苍山,虎卫旌旗拂画阑。辇路霜清梅破腊,御沟波暖柳欺寒。

青云每愧班超笔,华发应惭贡禹冠。未信壮怀浑寂寞,锦衣鞍马出长安。

青楼曲刘子雍胡伯清程伯羽同赋 其三

明代 刘炳

楚腰纤细锦缠头,秋怯珠帘半捲钩。云恋阳台双作梦,月生湘浦独成愁。

鸾梭折齿花粘髓,螺粉添眉柳带羞。雁过碧天书帛断,误教人倚小红楼。

瞻云堂为淮西李仲良赋

明代 刘炳

生逢兵革离乡邑,故家门巷儿时忆。垄上苍苔覆墓田,城西乔木连寒石。

每忆年年寒食时,轻烟冉冉落花稀。坟前斗酒无人酹,沙际残碑有字题。

漠漠长河孤鸟没,九泉路杳嗟何及。银雁秋沉落木黄,金蚕春暝寒泉碧。

漂泊缁尘几日归,故衣线断感春晖。终天一掬松楸泪,心逐孤云日夜飞。

寄徐彦亨有怀操公琬先生 其二

明代 刘炳

天马秋高压楚墟,碧溪晴树晚萦纡。书声连屋闻弦诵,山色当窗列画图。

治县已闻蝗避去,解官曾有犊留无。百年耆旧多零落,白发相看愧故吾。

离怀寄汪宗彝杨孟瑄魏居敬 其一

明代 刘炳

绿树啼鸦春又归,雨晴山径溅香泥。杨花不似离情薄,犹趁东风逐马蹄。

简孔博士

明代 刘炳

宿雨晓还歇,开窗销郁沈。烟光蔼芳树,池上鸣幽禽。

逶迤瞻郡斋,窈窕期盍簪。孤怀屡百积,群疑思一箴。

何时联夜榻,春漏委波声。

宿浔阳

明代 刘炳

浔阳城头秋雁啼,霜寒木落红霏霏。孤舟晚泊日当酉,缆系石桥杨柳矶。

庾楼基废迷烟树,犹记楼船争战处。草店萧条野客沽,女墙依旧官军戍。

逝水滔滔送落晖,繁华云变不胜题。当年司马青衫泪,翠袖琵琶梦已非。

除夕柬丁继善

明代 刘炳

荆门树色雪初乾,客舍年华腊乾残。衰朽每蒙明主念,旅栖多赖故人安。

篝痕凝翠香煤暖,窗影摇红蜡炬寒。自喜明年春信早,莺花泽国趁归鞍。

题舅氏亭简朱原立陈遂良陈原辅

明代 刘炳

渭阳池馆花如雾,曲曲阑干面面池。记得少年遮妓饮,至今杨柳学腰肢。

刘炳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1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