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唐代 刘长卿

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
五言凌白雪,六翮向青云。谁念沧洲吏,忘机鸥鸟群。

诗人刘长卿的古诗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唐代 刘长卿

万里闽中去渺然,孤舟水上入寒烟。
辕门拜首儒衣弊,貌似牢之岂不怜。

北游酬孟云卿见寄

唐代 刘长卿

忽忽忘前事,事愿能相乖。衣马日羸弊,谁辨行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止,懔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室家念栖莱。幸君夙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子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送李使君贬连州

唐代 刘长卿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归弋阳山居,留别卢、邵二侍御

唐代 刘长卿

渺渺归何处,沿流附客船。久依鄱水住,频税越人田。
偶俗机偏少,安闲性所便。只应君少惯,又欲寄林泉。

龙门八咏。阙口

唐代 刘长卿

秋山日摇落,秋水急波澜。独见鱼龙气,长令烟雨寒。
谁穷造化力,空向两崖看。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一作钱起:暮春归故

唐代 刘长卿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第一百五十一卷

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唐代 刘长卿

关西杨太尉,千载德犹闻。白日俱终老,清风独至君。
身承远祖遗,才出众人群。举世贪荆玉,全家恋楚云。
向烟帆杳杳,临水叶纷纷。草覆昭丘绿,江从夏口分。
高名光盛府,异姓宠殊勋。百越今无事,南征欲罢军。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一作李嘉祐诗)

唐代 刘长卿

种田东郭傍春陂,万事无情把钓丝。绿竹放侵行径里,
青山常对卷帘时。纷纷花落门空闭,寂寂莺啼日更迟。
从此别君千万里,白云流水忆佳期。

送李侍御贬郴州

唐代 刘长卿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路月夜,看柳故年春。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唐代 刘长卿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代 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赠别于

唐代 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朅来投笔砚,长揖谢亲族。且欲图变通,安能守拘束。

本持乡曲誉,肯料泥涂辱。谁谓命迍邅,还令计反覆。

西戎今未弭,胡骑屯山谷。坐恃龙豹韬,全轻蜂虿毒。

拂衣从此去,拥传一何速。元帅许提携,他人伫瞻瞩。

出门寡俦侣,矧乃无僮仆。黠虏时相逢,黄沙暮愁宿。

萧条远回首,万里如在目。汉境天西穷,胡山海边绿。

想闻羌笛处,泪尽关山曲。地阔鸟飞迟,风寒马毛缩。

边愁殊浩荡,离思空断续。塞上归限赊,尊前别期促。

知君志不小,一举凌鸿鹄。且愿乐从军,功名在殊俗。

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唐代 刘长卿

扁舟乘兴客,不惮苦寒行。晚暮相依分,江潮欲别情。
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旧剑锋芒尽,应嫌赠脱轻。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

唐代 刘长卿

旧游怜我长沙谪,载酒沙头送迁客。天涯望月自沾衣,
江上何人复吹笛。横笛能令孤客愁,渌波淡淡如不流。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静听关山闻一叫,
三湘月色悲猿啸。又吹杨柳激繁音,千里春色伤人心。
随风飘向何处落,唯见曲尽平湖深。明发与君离别后,
马上一声堪白首。

长沙赠衡岳祝融峰般若禅师

唐代 刘长卿

般若公,般若公,负钵何时下祝融。归路却看飞鸟外,
禅房祝掩白云中。桂花寥寥闲自落,流水无心西复东。

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唐代 刘长卿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寄会稽公徐侍郎(公时在王傅)

唐代 刘长卿

摇落淮南叶,秋风想越吟。邹枚入梁苑,逸少在山阴。
老鹤无衰貌,寒松有本心。圣朝难税驾,惆怅白云深。

送康判官往新安(一作皇甫冉诗)

唐代 刘长卿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近庐霍,水色胜潇湘。
驿路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泛曲阿后湖,简同游诸公

唐代 刘长卿

元气浮积水,沉沉深不流。春风万顷绿,映带至徐州。
为客难适意,逢君方暂游。夤缘白蘋际,日暮沧浪舟。
渡口微月进,林西残雨收。水云去仍湿,沙鹤鸣相留。
且习子陵隐,能忘生事忧。此中深有意,非为钓鱼钩。

送陶十赴杭州摄掾

唐代 刘长卿

莫叹江城一掾卑,沧洲未是阻心期。
浙中山色千万状,门外潮声朝暮时。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48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