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倒垂梅

倒垂梅

明代 刘璟

姑射仙人玉雪裳,骑龙飞下白云乡。逋翁老去孤山冷,千载西湖水色香。

诗人刘璟的古诗

清溪观寄王嵩涧道士

明代 刘璟

斋居每忆清溪观,乱石巉岩漱碧流。双井泉通三岛脉,万松声度九天秋。

点易道人骖白鹤,吹箫仙子驾青虬。披云我欲寻真诀,愿借当年莲叶舟。

会稽姚节妇俞氏

明代 刘璟

整我绿绮琴,弹作孤凤凰。浮云为我结,白日为我黄。

姚氏有令妇,义烈明秋霜。盛年失所天,感伤独徬徨。

遗儿甫盈尺,姑嫜老高堂。杀身赴黄泉,置此谁扶将。

古人贵全孤,念念焉能忘。鞠养力既殚,劳劳情靡极。

贫病煎我怀,荼毒安可食。重念贞节妇,秉心金石坚。

金石有销毁,妇心无变迁。奉姑尽孝养,教子穷青编。

子兮善承志,力行迈儒先。业勤道自修,应诏班朝贤。

荣身显二母,旌节其来宣。矢诗示将来,馀庆长绵绵。

盘谷八咏 其七 松矶钓石

明代 刘璟

长松冠幽石,坡陀成钓矶。境閒众妙集,地胜红尘稀。

携壶时一往,垂纶泛涟漪。得鱼已忘钓,对客应无机。

澄波碧天影,绿阴西日晖。一身澹无营,万钟亦何为。

醉馀步山月,明晨渡来嬉。

刘审理宅即事

明代 刘璟

今宵去人哭,明日居人歌。行止有分定,人生知几何。

悠扬转蓬根,浩荡西北风。弱质任飘翻,栖息何时终。

顾此增永叹,永叹情靡极。举酒欲饮之,持杯三太息。

有生同此怀,幸会期无乖。张灯厉丝竹,我意君当谐。

譬彼天上月,暂盈仍就缺。念之动遐思,忧心不遑掇。

忧心曷能已,川流逝无止。大观亦齐物,讵谓私一已。

寄题西湖

明代 刘璟

西湖物色四时春,罗绮香风伴醉人。莫向登临重回首,六桥西畔更伤神。

小米小景 其二

明代 刘璟

采芝青溪滨,钓鱼青溪水。不慕磻溪名,莫洗颍川耳。

盘谷八咏 其八 竹径书斋

明代 刘璟

良田遗子孙,勤俭躬耒耜。牙签积高架,进修饰行止。

书窗竹径中,高举远朝市。皋比坐明师,几席罗弟子。

清虚见真心,静默臻妙理。济济青衿翔,振振忠贤起。

竹花缀嘉实,雏凤徵斯美。

幽石 其一

明代 刘璟

桃花间竹柳垂阴,独坐茅亭啸玉琴。紫凤翱翔碧霄外,人间何必有知音。

柳阴祖帐

明代 刘璟

都门杨柳垂青阴,祖帐送行伤客心。黄鹂愁醉别情苦,白鸟鸣嘶离思深。

欲把长条系春色,飞光如梭真可惜。临岐莫折杨柳枝,留取待君君早归。

山水扇面

明代 刘璟

清溪道士神仙侣,独究羲文先后天。玄鹤一声云缥缈,满林松影落阶前。

盘谷八咏 其二 龟峰春意

明代 刘璟

振策陟龟峰,极目散烦襟。扳萝越巘崿,观奇拥嵚岑。

气和濯柔荑,景淑悦鸣禽。淡薄白日辉,游漾轻云阴。

予情亦何欲,物理谅可寻。芳菲三春意,赑屃千年心。

持此较贞脆,因之寄知音。

梅花 其十

明代 刘璟

靓妆高髻不为神,绰约仙姿自在真。岁晚长江无凤侣,天寒空谷有佳人。

清香度水月笼影,□萼委堤风送尘。新叶渐抽青实小,人间正是艳阳春。

盘谷八咏 其四 西冈稼浪

明代 刘璟

开轩临西野,禾稼盈我眸。西冈稼微风,高浪涌崇丘。

扬扬翠云起,滚滚清澜浮。虽无乘槎事,恍若睹瀛洲。

大哉化育功,沛然和泽周。黍稌两穫宜,岁工期有秋。

含哺颂帝德,长年乐无忧。

狂夫杂兴 其二

明代 刘璟

不著虚空不染尘,无能无事养閒身。开窗坐对门前树,一雨经时绿意新。

雪山小景

明代 刘璟

几架茅茨蔽风雨,万重岩壑老云烟。开门长日无閒事,未必招提却是禅。

十五里荡

明代 刘璟

一叶轻舟落照中,开篷纵目竟长空。连塍禾黍横云绿,夹岸荷花照水红。

新雁带秋来远浦,老龙拖雨过前峰。当时真意知心寡,长笛一声生晚风。

梦校猎

明代 刘璟

生平常慕肉飞仙,马上论文佩两鞬。昨夜梦成孤枕上,满窗明月思蘧然。

题高先生画竹二首 其一

明代 刘璟

忆昔江南时,追凉隐篁竹。静观生意妙,息我尘外躅。

修干质尚柔,新叶阴始菉。披衣抚寒玉,逍遥散烦溽。

十年塞北游,梦想结心曲。披图忽见之,潇洒畅心目。

题诗谢客去,言尽意未足。

示李得阳 其一

明代 刘璟

平生适兴多閒话,付与时人作浪猜。一酌曹溪知水味,白云无意若为来。

送张南宾还会稽 其一

明代 刘璟

越吟羁客久思家,鞍马西风别路赊。归到故园行乐处,逢人应自说龙沙。

刘璟

刘璟

(?—1402)明浙江青田人,字仲璟。刘基子。洪武二十三年拜閤门使,奏事有阙遗者,多所纠正。谷王就封,擢左长史。靖难兵起,随谷王归京师,受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归里。成祖即位,召之,托病不赴,遂被逮至京,下狱自经死。福王时谥刚节。博学知兵,尤深禅学。有《易斋集》、《无隐集》。► 7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