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园有怀孚若

李园有怀孚若

宋代 刘克庄

曾与山公醉不归,李园水竹尚依稀。
钿车疾取春莺唱,铁笛潜惊宿鸟飞。
昔把蟹螯同酒盏,今持马策叩城扉。
溪头一片无情月,偏照愁人泪满衣。

诗人刘克庄的古诗

喜雨五首 其四

宋代 刘克庄

昕朝避黄屋,露祷动苍穹。野老安知帝,豚蹄赛社公。

满江红 四首并和实之 其九

宋代 刘克庄

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颜色。今似得、三闾公子,四明狂客。

今不能钳言者口,天方欲寿中朝脉。算人间、岂有病无医,须针石。

年冉冉,袍犹碧。心耿耿,头先白。笑臣舒迂缓,臣山愚直。

拂袖归来羞炙手,望尘拜了难伸膝。把富春濑与首阳山,图斋壁。

西江月 其四

宋代 刘克庄

春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寝室二绝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众已咍㘆犹待月,身堪扶策便寻春。漏名牛党赞皇党,尚有蒙人苦县人。

杂咏一百首 其九十六 樊通德

宋代 刘克庄

妆束姑随世,风流亦动人。等闲拥髻语,千载尚如新。

处士妻十首 其四 老莱

宋代 刘克庄

王将托一国,自驾请先生。门外车迹众,莱妻投畚行。

杂题 其四

宋代 刘克庄

寄语涉川女,安知往问津。水神不妒汝,偏妒冶容人。

即事十首

宋代 刘克庄

瓜果跽拳祝,{左日右侯}罗扑卖声。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纵笔六言七首 其五

宋代 刘克庄

佛经六千馀卷,聃书八十一篇。今为二氏学者,我则两端竭焉。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宋代 刘克庄

静院闭花时,沉沉昼漏移。
偶然声出户,应是客围棋。
夜寂推枰响,机深落子迟。
恼禅天女去,入定老僧知。
鹄至难传艺,莺啼许借枝。
须臾分局势,何待烂柯为。

鹊桥仙(居厚弟生日)

宋代 刘克庄

俱登瀛馆,俱还洛社,各自健如黄犊。不消外监与留台,也不要、嵩山崇福。
我如原父,君如贡父,且把汉书重读。韩公当局等闲过,又看到、温公当局。

醉醒一首

宋代 刘克庄

醉梦发于真性,醒狂或者矫情。
左相饮如川吸,龙图笑比河清。

水心先生为赵振文作马塍歌次韵

宋代 刘克庄

洛阳牡丹隔万里,棘荒姚魏扶不起。
马塍近在杭州陌,野人只向诗中识。
匀朱傅粉初窥墙,海棠为屋辛夷房。
千林春色已呈露,一株国艳犹閟藏。
多情荀令香透袖,俊游恐落都人后。
摇鞭深入红云乡,解衣旋贳黄滕酒。
淮南芍药初过兵,人生何必塞上行。
坠裀委壤各有命,肯学冻士鸣不平。
移家欲傍园翁住,手开芜地通苹渚。
寻芳栩栩趁蝶飞,逐臭纷纷怜蚋聚。
君不见玄都吟笔妙燕许,诗人却遣世人怒。
君若拿舟独往时,我亦荷锄相随去。

沁园春(四和)

宋代 刘克庄

余少之时,赋和仲宣,檄如孔璋。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榻前密启明扬。宰物者方持玉尺量。元未尝弃汝,自云耄及,无宁寿我,或者天将李泰伯云:天将寿我欤。富有图书,贫无钗泽,不似安昌列后堂。新腔好,任伊川看见,非亵穹苍。

沁园春·历事三朝

宋代 刘克庄

历事三朝,觐而执圭,祭而裸璋。执宫莲引入,视淮南草,御屏录了,露会稽章。贪膜外荣,遗身后臭,晔也平生漫传香。颜发改,独丹基无恙,事在休忙。
曹丘生莫游扬。这瞎汉还曾自配量。已化为胡蝶,穿花栩栩,懒陪鹓鹭,佩玉锵锵。机蹉面前,钟闻饭后,我上堂时众下堂。从前错,欲区区手援,天下黔苍。

汉宫春(秘书弟家赏红梅)

宋代 刘克庄

青女初晴,向丑梢枯干,幻出妍姿。休烦苑吏翦彩,别有神司。东皇太乙,敕瑶姬、淡傅胭脂。还似得、华清汤暖,薄绡半卸冰肌。
应笑楚宫痴绝,略施朱则个,便妒蛾眉。唐人更无籍在,浪比红儿。祥云难聚,且丁宁、铁笛轻吹。拼醉倒,花间一霎,莫教绛雪离披。

题诚斋像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平园左相亚传,澹庵资政端明。老先生活八十,中秘书了一生。

柳梢青·申白苛留

宋代 刘克庄

申白苛留。绮园浪出,老不知羞。输与先生,一枝鹤膝,一领羊裘。便教赐履营丘。争似把、渔竿到头。冷落磻溪,张皇牧野,著甚来由。

夏旱四首 其三

宋代 刘克庄

吾闻曲礼当凶岁,诸大夫安敢食粱。婢臛香芹羹过美,水车声畔不能尝。

转调二郎神 其四 四和

宋代 刘克庄

近来塞上,喜蜡弹、羽书清省。更万灶分屯,百年和籴,惭傀更今半省。

蒙鞑残兵骑猪遁,永绝生猺侵省。做个太平民,戴花身健,催租符省。

何幸。行人来密,佥军抽省。但进有都俞,退无科琐,不用依时出省。

子厚南宫,仲舒西掖,又报岑参东省。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8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