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调歌头 其八 癸卯中秋作

水调歌头 其八 癸卯中秋作

宋代 刘克庄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

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

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诗人刘克庄的古诗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宋代 刘克庄

麟经之笔既绝,蚕室之书遂行。
聃非二子同传,齐鲁两生失名。

挽楼旸叔二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白首临凋瘵,齑盐似旧时。仅持一麾止,安用五车为。

库有留州赋,家无葬地资。空馀清俭字,长使郡人思。

志仁监薄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

宋代 刘克庄

岚翠屏环墅,溪光炼抹坤。
尚书华栋改,先辈钓矶存。
久卧漳滨疾,谁招楚泽魂。
昔惭葵卫足,今喜叶归根。
自志台卿墓,休争谢传墩。
牧慵贪草暖,鸟急怕林昏。
时许樵分席,何烦客扫门。
早嫌皮袋臭,晚悟髑髅尊。
童子便高枕,偷儿瞰短垣。
岁寒始知柏,劫火不焚璠。
恩未忘簪履,衰难恋厩轩。
抽身脱胶扰,掩耳避啾喧。
联句那无藉,藏书幸有繁。
故交频暖热,新贵断寒暄。
篱落多疏阙,犹须折柳樊。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六

宋代 刘克庄

萧察数步闻臭,荀令三日犹香。老子年来鼻塞,不分鲍肆麝房。

梅花五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糁地纷纷著树稀,岁华摇落惨将归。世间尤物难调护,寒怕开迟暖怕飞。

竹溪间道至水南不入城而返小诗问讯

宋代 刘克庄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

送明甫赴铜铅场六言七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盐铁论儿读否,聚敛臣子攻之。公卿大夫民贼,贤良文学汝师。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恰则垂髫两髧,俄然揽镜千丝。昧老聃守黑义,动墨子染白悲。

和乡侯灯夕六首 其五

宋代 刘克庄

街鼓鼕鼕霜月寒,冶游夹道拥如山。衡门谢客孤吟过,铃阁忧民一念关。

变赤地馀成佛国,望红云处隔仙寰。华灯收了霏微雨,最好耘田更钓湾。

木兰花慢·维摩居士室

宋代 刘克庄

维摩居士室,晨有鹊、噪檐声。排闼者谁欤,冶容袨服,宝髻珠璎。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姑射神仙雪艳,开元妃子春酲。鄜延第一次西京。姚魏是知名。向欧九记中,思公屏上,描画难成。一自朝陵使去,赚洛阳、花鸟望升平。感慨桑榆暮景,抉挑草木微情。

杂咏一百首·阿娇

宋代 刘克庄

甫闻阿娇进,又报卫娘留。
莫倚金为屋,重重只锁愁。

送方漳浦

宋代 刘克庄

颇闻送者诗盈轴,我有樵歌子试听。
岩邑虽然人所畏,畲民均是物之灵。
二升饭了官中事,一字廉真座右铭。
见说守侯如召杜,断无走吏至公庭。

南山感旧 其四

宋代 刘克庄

弹指七十年,颜发遽如此。棒喝夹攻之,碓磨备尝矣。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代 刘克庄

谁能遁而无闷,吾非恶此欲逃。
林下寂寂人少,花间累累塚高。

浪淘沙(素馨)

宋代 刘克庄

目力已茫茫。缝菊为囊。论衡何必帐中藏。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
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余生日,林农卿赠此词,终篇押一韵,效嚬一 ...

宋代 刘克庄

抽还手版,受用处、十分轻省。便衣剪家机,饭炊躬稼,且免支移系省。

帝悯龙钟蠲朝谒,予长假、毋烦申省。笑木石虚斋,暮年忺做,端明提省。

闲冷。橐金散尽,书筒来省。有小小楼儿,看山待月,绝胜崔公望省。

两鹤随轩,一奴负锸,此外诸馀从省。把一身本末,绿章奏过,泰玄都省。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十七

宋代 刘克庄

图霸卧薪尝胆,为农拾穗行歌。短衾敛首形矣,高官如跋疐何。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祝鮀非是佞,莒仆未为凶。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断无麟在薮,独有鼠穿墉。千古谁俦匹,依稀似敬宗。

赠防江卒六首 其五

宋代 刘克庄

战地春来血尚流,残烽缺堠满淮头。
明时颇牧居深禁,若见关山也自愁。

安溪黄明府得子

宋代 刘克庄

宰公心印佛心慈,吉兆前知抱慈期。喜溢亲闱占鸑鷟,来从帝所下骑麒。

芝兰庭户芽初茁,荼堇原田味变饴。加我数年渠稍长,要看丱角出吟诗。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8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