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四 平后

杂咏一百首 其八十四 平后

宋代 刘克庄

歆已作佐命,雄甘为大夫。独馀黄室主,不肯面新都。

诗人刘克庄的古诗

岁除即事十首 其十

宋代 刘克庄

瘦骨春衫薄,华颠綵胜垂。菱花应窃笑,妆束不相宜。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九

宋代 刘克庄

横议游侠四出,清流标榜自贤。血染瓜田方止,尸投浊河可怜。

送叶尚书赴永嘉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曾系金狨扈属车,田间访旧尚勤渠。都忘森戟临方岳,但记燃藜共值庐。

谢守吟来谁继者,洛英老去各何如。山林深密江湖远,相见烦公问起居。

卜算子·风汉闲中做

宋代 刘克庄

风汉闲中做,彼岸神舟渡。万里晴空无片云,月照南溪路。割断冤情苦,默默明玄趣。一任傍人笑我贫,肚里非常富。

鹊桥仙(林卿生日)

宋代 刘克庄

一封奏御,九重知已,不假吹嘘送上。从今稳稳到蓬莱,三万里、没些风浪。
臣年虽老,臣卿尚少,一片丹心葵向。何须远比马宾王,且做取、本朝种放。

戊午元日二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败絮萧然拥病身,久疏朝谒作閒人。公卿各趁黄麾仗,宾客谁看乌角巾。

菱照无情难讳老,杏梢作意已撩春。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赠防江卒六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陌上行人甲在身,营中少妇泪痕新。
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

解连环·左弧悬了

宋代 刘克庄

左弧悬了。把柴门闩定,悄无人到。惭傀得、一二亲朋,□□□□□,温存枯槁。玉轴银钩,撺掇我、比磻溪老。乏琼琚可报,惟有声声,司马称好。卷收绒鞯锦袄。且行拾遗穗,醉藉芳草。做一个、物外闲人,省山重担擎,天大烦恼。昔似龙鸾,今踏飒、不惊鱼鸟。愿从兹、享回仙寿,准汾阳考。

贺新郎·行乐尤宜少

宋代 刘克庄

行乐尤宜少。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也不记、金莲曾照。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齐得丧,等嘻笑。集无韩子潮州表。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与同叔、俱尝知道。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秋菊盏,献公釂。

梦与尤木石论史感旧七绝句 其五

宋代 刘克庄

金榜朱扉此帝居,旧游恍似梦清都。可怜白首充修撰,到了藏山一字无。

再和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鹄袍再著姑行法,雁塔重来定策名。大尹前呵宽贾岛,相定十反访州平。

故溪旧有钓鱼石,平地今多陷马坑。不信天公囚两鸟,一鸣会遣百虫惊。

长相思·朝有时

宋代 刘克庄

朝有时。暮有时。
潮水犹知日两回。人生长别离。
来有时。去有时。
燕子犹知社后归。君行无定期。

虎暴二首 其一

宋代 刘克庄

趫捷超山径,咆哮啖土墙。昔无当道卧,今有税人场。

班特归栏早,韩卢入窦忙。四方多伏弩,未可恃雄强。

即事六言四首 其二

宋代 刘克庄

有时眼花落井,有时鼻孔撩天。工诗只是少黠,说禅莫是大颠。

水龙吟 自和前二首 其三

宋代 刘克庄

病翁一榻萧然,不知世有欢娱事。雀罗庭院,载醪客去,催租人至。

报答秋光,要些酒量,要些诗思。奈长鲸罢吸,寒蛩息响,茶瓯外、惟贪睡。

穷巷幸无干贽。或相过、莫知谁氏。柴门草户,阙人守舍,任伊题字。

自和山歌,国风之变,离骚之裔。待从今向去,年年强健,插花高会。

得江西报六言十首 其八

宋代 刘克庄

芈姓公子哀郢,黍离大夫悯周。杜云野老潜哭,谷谓寒儒浪愁。

示画者

宋代 刘克庄

眉宇巑岏鬓秃残,愧君模写向冰纨。削瓜古有形相肖,掷果今无众聚观。

且可夷犹狎鸥鹭,不消夭矫比龙鸾。去为将相开生面,莫貌山翁骨相寒。

解连环(甲子生日)

宋代 刘克庄

揆余初度。笑汝曹绯绿,乃翁苍素。一甲子、带水拖泥,今岁谢君恩,放还山去。政事堂中,把手版、分明抽付。向门前客道,老子出游,人不知处。
小车万花引路。又谁能记得,观里千树。老冉冉、欢意阑珊,纵桃叶多情,难唤同渡。买只船儿,稳载取、笔床茶具。便芸瓜、一生一世,胜侯千户。

夏旱四首 其三

宋代 刘克庄

吾闻曲礼当凶岁,诸大夫安敢食粱。婢臛香芹羹过美,水车声畔不能尝。

鹊桥仙·蒲鞭渐弛

宋代 刘克庄

蒲鞭渐弛,缿筒渐少,安用知他渐外。从今也莫察渊鱼,做到不忍欺田地。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大家赞祝太夫人,长伴取、鲁侯燕喜。
刘克庄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87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