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甫
客至
酬郭十五受判官
宴胡侍御书堂(李尚书之芳、郑秘监审同集归字韵)
巴山
泊松滋江亭
白小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步屧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誇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料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吹笛
泊岳阳城下
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石龛
春水生二绝
又观打鱼
洞房
病柏
春日江村五首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
小寒食舟中作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送裴二虬作尉永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896篇诗文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遣意二首
有感五首
游龙门奉先寺
课小竖锄斫舍北果林枝蔓荒秽净讫移床三首 其一
将别巫峡,赠南舟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
咏春笋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赠蜀僧闾丘师兄
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中季明
哀王孙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泛)
陪王侍御宴通泉东山野亭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得寒字)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九日五首
寄岑嘉州(州据蜀江外)
饮中八仙歌
石镜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阆中行
曲江二首
赤谷
梦李白二首·其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瀼西果园四十亩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画鹘行 / 画雕
行次昭陵
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头四咏。丁香
八阵图
崔氏东山草堂
戏为韦偃双松图歌
雷
铁堂峡
蒹葭
晚晴
杜位宅守岁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赠田九判官(梁丘)
玉台观(滕王造)
万丈潭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得舍弟观书自中都已达江陵,今兹暮春月末…情见乎词
羌村三首·其三
南池
送率府程录还乡
覆舟二首 其二
晓望
江陵节度阳城郡王新楼成王请严侍御判官赋七字句同作
草堂
长吟
留别公安太易沙门
春日忆李白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