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邻有废屋久闭金沙一枝忽穿屋山而出众为惊顾然亦竟无一赏者

邻有废屋久闭金沙一枝忽穿屋山而出众为惊顾然亦竟无一赏者

元代 刘诜

古屋幽花闭不知,忽穿碧瓦怒横枝。辛勤自致高堂外,却得行人立顷时。

诗人刘诜的古诗

寿袁恭甫

元代 刘诜

先生无酒自颜酡,笑掷人间玉酡罗。金谷楼台随地胜,铜人岁月入诗多。

邻翁重见三千履,春色分藏十二窝。为问东湖消息好,青衫催染楚江荷。

挽胡宗瑞节推

元代 刘诜

海内多先友,如今可几人。高冠馀后死,一第是前身。

雅俗形神远,穷通表里醇。山阳寒笛断,宿草欲生春。

和张子明学录三首 其一

元代 刘诜

比竹无至情,焦桐无馀滋。和音发清润,婉恋令人思。

奇蘤倾众目,矫然出藩篱。物理终有合,恨无音与姿。

桂山堂独坐

元代 刘诜

笙竽闹春晴,此处乃幽阒。啾啾处鸟鸣,寂寂鲜人迹。

青天树光动,白日瓦气湿。阴阴庭下影,满地不可执。

蛛丝网虚檐,悬叶如堕翼。缅怀昨日心,孰拟坐兹室。

抱迂世同薄,得景意自适。穷通信所遭,逍遥聊永日。

和许中立

元代 刘诜

始识未逾壮,重逢四十馀。狂随春酒尽,病与好诗疏。

有赋堪惩咎,无成托遂初。阿同频共语,时得问何如?

庚午春夏閒居即事三首 其一

元代 刘诜

老托园林困雪霜,橘株病悴蕙枯黄。荼蘼独擅春风力,无数新花出短墙。

和彭赞府琦初新岁陪拜黄堂之什二首 其二

元代 刘诜

金竹峰前共岁华,新诗同赋酒同赊。君如老柳春先绿,我似寒梅腊未花。

晴日市眉行却月,暖风客脸上流霞。小桃忽露墙东萼,春色宁遗陋巷家。

送曾韫晖赴京任檀州学正

元代 刘诜

芳年儒正紫貂裘,北出都门亦壮游。五季山川分汉界,太平学校过檀州。

禁杨拂籞黄金色,泮水通城碧玉流。寄语向来勒碑客,笔锥傥可到封侯。

和邓牧谦社日郊行

元代 刘诜

春风辋川花,社日浣溪酒。百年日旷怀,四海几佳友。

马蹄破莎泥,舆影掠桑亩。交深主忘宾,句逸心应手。

流水清绕庐,好山秀当牖。幽寻既有会,剧语不知久。

抚卷如同游,不待接踵肘。妙哉蓬莱音,三叹得希有。

送龚如逸赴南康学正

元代 刘诜

秋风千里送飞帆,又戴儒冠俎豆间。美教古来无鹿洞,清游天下少庐山。

弄乌綵服三年别,骑马青衫一日还。渤海家声元有旧,衢云努力更追攀。

山居即事四首 其一

元代 刘诜

井口橘依堑,井头桃覆屋。山家秋日晏,闭门数修竹。

文江同诸公晚步

元代 刘诜

意登何须高,一览万象足。大江绕孤县,草木入汇澓。

东山走虬龙,出没献所伏。晚晴天气正,新月映江渌。

徘徊数过舟,上下有迟速。是时清霜初,木落粳稻熟。

平田见沟塍,荒野纵牛牧。天时既已丰,世运或可复。

陋邦亦何为,巨镇今所独。遥闻郅都鹰,郡邑所侧目。

西乡瞰官涂,亦或理逃屋。苟安傥可期,未敢责深欲。

中秋故乡南邻杨氏招饮

元代 刘诜

老来归故里,百事非故情。惟有事间月,犹作儿时明。

是时秋且半,夕气忽已清。南邻招客饮,步听危涧声。

月色酒中乱,树影盘中横。乡曲佳节意,风露白发茎。

我怀岂在酒,酒觞且徐倾。

送周仪道往池州谒萧经历

元代 刘诜

三月江南湖水平,周郎理棹旧平津。古来多附青云士,秋浦今看白玉人。

燕子拂波江驿晓,杨花扑面柂楼春。老亲不管离忧苦,准拟秋风荐鹗新。

挽李凤林

元代 刘诜

笃行成迂阔,垂言累隐沦。儒林多未传,耆旧已无人。

家学传衣重,门生负土新。未须生世早,相望一沾巾。

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 ...

元代 刘诜

杖屦新年第一行,江山残雪画初成。春风岁岁藏何处,又与人间作晓晴。

閒居燕坐望城隅李花

元代 刘诜

春晴满天地,我独了一室。得欣或暂时,积念动弥日。

遥花洗宿润,姝静耿独立。日光照素服,玉气起数尺。

纷纷看花人,车马共朝夕。幽意当谁言,微风断城笛。

简晏提举

元代 刘诜

胸中至宝等隋和,鞭凤曾闻第一歌。天地百年乔木在,山川万里宦涂多。

诗成夜月扬州笛,赋罢秋风赤壁波。读彻大编无一语,低头东野愧如何?

晓起用麟孙韵

元代 刘诜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

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

城归涂中春暮野阴风物苍然

元代 刘诜

津桥半断水如雷,屋角古坟青草堆。三月荒村春最惨,万山微雨棘花开。

刘诜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187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