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折枝葵花栀子画

题折枝葵花栀子画

元代 刘崧

山栀蜀葵何日栽,春深常是共时开。微风池馆清无暑,曾看佳人并折来。

诗人刘崧的古诗

余归自南京与舍弟子彦相见于清江舟中别去承寄绝句六章依韵奉答 ...

元代 刘崧

十年奔走度晨曛,望断江南水竹村。不是田园无旧业,极知天地有深恩。

奉和秦佥事文刚分巡保定道中见寄韵

元代 刘崧

承闻揽辔历西山,风物萧条井邑间。边日数峰明紫翠,海霜万树散斑斓。

单居谩感经时别,远涉应知隔岁还。无奈天寒乌鹊噪,为君长夕倚松关。

水口山居杂兴六首 其四

元代 刘崧

秋气日以厉,霜露日以繁。草木各变色,松桂何轩轩。

物生有本性,天运恒不言。自非闭塞候,焉识春夏温。

乃知天地间,盛衰同一源。乘时夸毗子,皦皦安足论。

南阳河口晓望

元代 刘崧

北风打头船进迟,南阳河口正流澌。玉皇庙前杨柳树,行人却望忆来时。

陪陈尹饮江上雨过夜归明日赋此

元代 刘崧

渡江云断桥,把酒风振袂。芳园遂幽寻,良友适远至。

谐谈且云欢,酬劝忽已醉。一雨洗尘襟,千山拂凉翠。

柘林既回薄,兰渚复延企。月转城东门,萧萧送归骑。

次周所安寄短歌

元代 刘崧

周郎春兴醲如酒,绕屋陂塘种杨柳。忆曾相过赏东风,手引流霞

雪霁舟出钓洲斜望云石诸山喜赋

元代 刘崧

晨出钓洲南,陂陀见云石。紫烟晴欲蒸,白雪寒更积。

乔林拥玄黛,流土杂坟赤。溶溶色流动,江水光荡射。

定有高世人,栖神荫寒碧。

题关山秋霁图

元代 刘崧

关门迢递通何处,野寺依稀记昔年。未拟炉峰看瀑布,直疑剑阁上青天。

春夜论诗和王子让三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江草青青江水生,故人相见总怜情。云来雨去青天里,一日阴晴几变更。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其五

元代 刘崧

团薄者谁子,捕鱼溪水中。林深不见日,寒杀石楠风。

庚子行

元代 刘崧

庚子二月廿四日欲午,日有重环大盈堵。居民惊走妇女怪,不敢喧传到官府。

一环赤黑晕日角,三环侧连白光络。白光贯日日色惨,阳乌塌翼愁冲薄。

念此日是太阳精,昏祲重重竟安作。吾闻古有日重光,明帝得之汉道昌。

长安非近日岂远,仰视低头泪如泫。

登三顾山次王子启

元代 刘崧

闻子避地日,南登三顾峰。长吟白云里,笑拂青芙蓉。

芙蓉何亭亭,秀色相倚叠。仙人坐中顶,气与元始接。

俯视白下城,累然若蓬丘。淦水不可涉,西山焉得游。

谁能拥长彗,蜂蚁罄一扫。莫遣秋风尘,惊飞污瑶草。

瑶草萋以绿,繁华谁敢争。永怀东海客,身隐扬令名。

拂衣本馀事,终亦恋冀阙。献纳倘未酬,从君卧萝月。

早行雾中过田家失道

元代 刘崧

我行烟雾中,不复辨原陆。幽幽闻鸡犬,隐隐见松竹。

田家迷远近,阪路有崎曲。已觉瞻望劳,谁云往来熟。

题枯林上人墨兰四首 其四

元代 刘崧

杜若䕷芜忽已残,西风泽国故多兰。閒来竹底拾翠羽,月下不知清露寒。

题甘溪归养图为萧国录子所赋

元代 刘崧

先生归隐甘溪日,七帙高堂雪满簪。不待鼎珍陈至礼,便如饮水也应甘。

检故箧中得亡儿觭所服药裹赋以致悼

元代 刘崧

汝葬已在野,汝药尚在笥。当时閟神功,事往一流涕。

神仙岂不死,海上多奇方。俯仰犹昨朝,呜呼今则亡。

题栈阁晴峰图

元代 刘崧

曾闻剑阁上青天,栈道萦纡路几千。更过陇头听流水,白云西下自秦川。

奉答丁克诚拟古四首并各因其首句云 其四

元代 刘崧

幽兰湛秋露,远系君子思。繁华逐飘风,乃以色见知。

春阳无悴容,冰雪有令姿。感物固贫贱,反躬服芳菲。

鹿鸣咏好我,永谢贻令辞。愿言慰离别,勖德此其时。

三峰樵者歌为宗原张员外赋

元代 刘崧

若有樵者清且閒,游栖乃在三峰山。雨馀濯足深涧底,日高伐木乔林间。

人生出处若云变,买臣会稽君不见。秖今怀绶作员郎,却望三峰思故乡。

莫君写鹰图

元代 刘崧

莫君写鹰如写生,毛翮嘴爪皆天成。轩然缣素出奇骨,眼光上掣层云惊。

狠如猛士赴敌场,烱如愁胡望八荒。屹如虎将坐戎阃,歘如雷电驱干将。

皂雕最大木鹞小,老鹘两翅森开张。角鹰戴角下廖廓,海风飒飒天飞霜。

当时见画画搏击,突过陡捩捎平冈。山禽塌翼雉碎首,仁者见之心惨伤。

知君才名重江海,攻画苦心三十载。楚公绝笔见孤骞,太华峰尖见精采。

只今阴山谁复过,鸣鹘猎骑方森罗。江南万里芳草绿,奈尔鹰隼飞扬何。

刘崧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589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