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琬怀
无声喘月。村景连天阔。树底牧童衣短褐。长笛横吹乍歇。
西畴南亩犁过。饱瞑两岸晴莎。白石年年不烂,休愁扣角来歌。
望江南 其二十九 杂咏
江南好,风味不寻常。席上春盘青笋嫩,茶边寒具玉兰香。
那免一思量。
清平乐 打鱼图
沿溪结网。风定轻浮桨。遥看鹭鸥来两两。蓬顶柳阴摇荡。
武陵路隔前途。朝餐夕宿菰蒲。划破一天晓雾,低头欲拂珊瑚。
鹧鸪天 栗
几日秋风打满筐。肯输鹤俸助猴粮。登盘荐客传高会,每与安期枣共尝。
宜自采,慢蒸黄。杜陵风致最思量。燕山也有龙山味,酒后茶边夜夜香。
鹧鸪天 橘
遥忆江乡千树栽。晚秋时节锦成堆。古人作颂非无意,独擅光华南国才。
香酥润,抵浓醅。几回珍重渡淮来。当筵不共瓜李剖,留待年朝枕畔开。
鹧鸪天 长至后二日病起
病里年光倍觉忙。葭灰律管又飞扬。消停针指经三月,彩线无心较日长。
伶俜影,欲扶将。低徊又过镜台旁。忽惊骨相同仙鹤,短发全沾秋后霜。
鹧鸪天 芋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蝶恋花 晒书
检点瑶签抽甲乙。邺架频翻,携乙先挥拂。几处断纹仙字失。
蠹鱼竟尔飘然逸。
不共曝衣交月七。添上芸香,辟恶宜除湿。三味何年尝到溢。
只须扪腹当晴日。
临江仙 望雪
可惜燕台雪色,从来未著梅花。瑶姿玉质委尘沙。
檐空栖野雀,树古踏寒鸦。
几处浅斟低唱,党家风味争夸。何人清兴和尖叉。
围炉呵冻笔,携灯煮新茶。
天香 秋日憩邹氏园
一棹才停,双扉乍启,邹阳旧日池馆。三径盘纡,几层湿翠,泉语涔涔成串。
亭台曲折,正一带、疏帘尽卷。桂树浓香阁下,飞来恍行天半。
最好斜阳红澹。倒遥山、高低影转。仿佛米家图画,座中补满。
如此园林偏是,客应约、明春重来玩。输与幽禽,烟峦长伴。
鹊桥仙 七夕雨霁
片云乍捲,暮烟消尽,隐约鹊桥消里。年年织室此时开,羡风浪、银河不起。
殿前蜜誓,楼头乞巧,那有闲情管理。只将别恨与离愁,都分付、词人赋拟。
望江南 其二十一 杂咏
江南好,草绿寄奴城。沽酒客来双屐滑,打鱼人去一舟轻。
浮玉望中明。
鹧鸪天 笋
不待雷声惊蛰过。乌键折土遍山阿。青青未挺参差节,一捻春纤似琢磨。
穿石罅,渡泥窠。鸡腔燕尾美如何。只须玉版频参透,便抵胸中成竹多。
望江南 其十二 杂咏
江南好,企望夕阳边。梅里高风吴泰伯,兰陵雅迹宋坡仙。
云树接苍烟。
满江红 冬窗感作
长至才过,正九九、消寒时节。纱窗掩、壶冰不化,炉烟易灭。
印雪试看鸿爪聚,补巢应叹鸠身拙。忆乡园、开遍腊梅花,金丸裂。
思往事,成幽咽。寻远梦,徒清切。展南华一卷,从头参彻。
水上鱼龙原幻态,云中鸡犬都仙骨。论人生、须学虎头痴,传三绝。
望江南 其二十八 杂咏
江南好,彩笔发新思。恽氏画图留粉本,陈家词谱界乌丝。
终古有名驰。
望江南 其十 杂咏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斗叶疏帘春寂寂,投壶小院夜铮铮。
回想不胜情。
苏幕遮 卖花声
晓云轻,晴旭早。摘取红英,欲换摘钱小。唤过短墙经曲道。
清脆吟腔,远远酬啼鸟。
雨初晴,春正好。忍贷韶光,不管东皇恼。闲倚楼头听渐杳。
几阵回风,微送馀香袅。
望江南 其十六 杂咏
江南好,热闹过花朝。赛社沿村喧击鼓,卖饧隔巷听吹箫。
新涨没平桥。
望江南 其二十七 杂咏
江南好,香雾养花天。午倦帘栊多蝶舞,晓寒庭院正蚕眠。
风脆纸鸢弦。
苏幕遮 踏歌声
按鸾笙,催羯鼓。片片梁尘,散作霓裳谱。毕竟清音何处度。
满院杨花,寻遍春归路。
听筝堂,飞雪舞。嚼羽含商,愿也何曾误。只怕步虚留不住。
一雨三声,吹上群仙府。
刘琬怀
刘琬怀,字韫如,一字撰芳,阳湖人。刘汝器女,嗣绾妹,金坛虞朗峰室,有《问月楼集》。► 80篇诗文
望江南 其三十 杂咏
望江南 其三 杂咏
金缕曲 题嫂汪玉英拈花倚鹿小照并挽之
虞美人 秋夜同舜音姊作
三台令 晓起观盆荷作
临江仙 咏蕉扇
沁园春 池上钓鱼同人分作
望江南 其十一 杂咏
望江南 其十八 杂咏
浣溪沙 听雨
沁园春 题织山水图画幅
望江南 其二十六 杂咏
望江南 其二十三 杂咏
虞美人 舟行即目
浣溪沙 看花
蝶恋花 海棠下感作
沁园春 悼梅
望江南 其十七 杂咏
蝶恋花 扫花
望江南 其二十二 杂咏
望江南 其十四 杂咏
沁园春 咏水仙花
望江南 其二十 杂咏
望江南 其十三 杂咏
望江南 其十九 杂咏
望江南 其四 杂咏
沁园春 同诸嫂斗马吊戏作
沁园春 鸦
沁园春 中秋后一日夜坐感作
临江仙 重九前病中作
苏幕遮 鸟声
浣溪沙 闻画眉作
沁园春 题庄川媚 盘珠 《紫薇轩词稿》
沁园春 送春
金缕曲 菊影
临江仙 得子宽粤中来札,知岁底决计来京,慰甚。作此
望江南 其五 杂咏
满江红 读大兄尚絅堂遗集感作
望江南 其十五 杂咏
望江南 其七 杂咏
望江南 其一 杂咏
金缕曲 春日感作
金缕曲 见新燕作
清平乐 述怀
苏幕遮 泉声
望江南 其八 杂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