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杜甫
冬日有怀李白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夕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驱儿 一作:儿女)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奉赠卢五丈参谋(琚)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时任华州司功)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别之澧朗
入乔口(长沙北界)
夏日叹
遣愁
夜听许十损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陶谢不枝梧,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阒。
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
蜀相
石镜
闻高常侍亡(忠州作)
万丈潭
峡隘
小园
覃山人隐居
南楚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896篇诗文
闻惠二过东溪特一送(以下七首,吴若本逸诗)
送李功曹之荆州充郑侍御判官重赠
冬至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新秋
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
返照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掖门在两旁如人之臂掖)
小至
夜宿西阁,晓呈元二十一曹长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得心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戏为六绝句·其一
伤春五首(巴阆僻远伤春罢始知春前已收宫阙)
又作此奉卫王
别崔潩因寄薛据、孟云卿(内弟潩赴湖南幕职
病橘
送何侍御归朝(李梓州泛舟筵上作)
卜居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適)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魏将军歌
千秋节有感二首 其二
三韵三篇 其三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原注故陈拾遗射洪人也篇末有云)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
戏为六绝句 其二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戏为六绝句 其四
覆舟二首
漫成二首
天末怀李白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滟滪堆
去蜀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登兖州城楼
得舍弟消息
奉寄章十侍御
江头四咏。栀子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
晓望
骊山
公安县怀古
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
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奉寄别马巴州(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新安吏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
铜官渚守风(渚在宁乡县)
苦战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