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 其二

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驿骑奁封入禁门,六宫匀面失妆痕。应嗤万里通西域,只得连山苜蓿根。

诗人刘一止的古诗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 ...

宋代 刘一止

六代金陵是帝州,诸侯玉帛等山丘。指挥大匠新宫阙,早晚鸣鞭向石头。

次韵必先侍御和郑维心忆梅并寄维心

宋代 刘一止

紫梅溪上春先到,馀不沙边草未芳。五字真曾赋桑落,四弦犹忆调枫香。

雪中孤艳应愁绝,竹外斜枝不掩藏。永望佳人在空谷,此时幽独未须伤。

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仍次其韵 其二 秀野堂

宋代 刘一止

往在东风浩荡边,故将诗酒作春妍。渊明好客妨何事,卿去教知我欲眠。

次韵沈必先尚书见别一首

宋代 刘一止

翩翩旗尾破新晴,颇似龙驹脱在坰。再上封章辞雨露,故令高节焕丹青。

卿云媚日怀仙隐,白鹭迎舟宿晚汀。预想山斋春酒熟,可无残梦到南屏。

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海内文章说大门,故宜生长此儿孙。玉昆金友总秀出,历块过都不足论。

道中杂兴五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姚黄花中君,芍药乃近侍。我尝品江梅,真是花御史。

不见雪霜中,炯炯但孤峙。

水村二首示友人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浮花荡漾青蘋小,绿柄攲垂剪刀草。朝从港东暮港西,采花撷草无尽期。

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眼中未饱公莫回,饥肠作恶如鸣雷。

次韵江西李相君七咏 其四 竹亭

宋代 刘一止

公家爱竹传闻旧,要看凌冬色不浮。日报平安何用许,至今好事想风猷。

方时敏寄和诗复用韵报之并简季高理前止酒之语季高尝梦萧相国戒勿 ...

宋代 刘一止

畴昔城南隅,莲叶秋田田。从公觞玉醪,醉墨看云烟。

我乃世背驰,公独肯顾怜。追思十年梦,仅熟一觉眠。

念当老扁舟,生理师计然。不意菰芦中,复见琼瑶篇。

笔力如置阵,弥缝认先偏。从容步武间,左右方若圆。

又如清庙音,三叹闻疏弦。安得化为云,追逐飞上天。

题毗山吴约仲旷远亭一首

宋代 刘一止

追思五十年前梦,山压平湖水梦门。白鹭未惭公子贵,青松不屈大夫尊。

文辞朴凸推鼻祖,标置孤高到耳孙。更喜新亭名意好,吴郎清峻芮郎温。

贾居仁侍郎挽诗一首

宋代 刘一止

礼乐三千字,论思二十年。声名江夏愧,志节祖生先。

阅世初何有,安心晚更贤。对棋无复德,悲泪渺林泉。

李方叔侍郎挽诗一首

宋代 刘一止

论议当今耸外庭,英英人物照丹青。文章共道追千古,训诂曾看媲六经。

畴昔鹓行今几在,异乡薤露不堪听。老成远矣何嗟及,闻说郎君有典型。

方秘监允迪挽诗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同舍西雍四十春,乱离君我两春存。宁惟交道全金石,罕见人间此弟昆。

雅志泽民终莫遂,微言忧国岂堪论。鸬鹚渡口千峰合,悽断西风泪睫昏。

次韵沈次律家并蒂芍药一首

宋代 刘一止

习家池馆酒如淮,为破幽人一日斋。前庑芳菲骈蒂萼,后堂莺燕啸朋侪。

忽惊暗绿将成幄,却喜双红欲缀钗。草木会为门户庆,而今兰玉已当阶。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 ...

宋代 刘一止

闻难君王敢自安,鞭笞貔虎向江干。英谋睿决知谁敌,世祖周宣比并看。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 ...

宋代 刘一止

祖宗先德后刑诛,八叶升平振古无。驯致小羌如许黠,五兵虽惨亦时须。

道中杂兴五首 其一

宋代 刘一止

濒春欲生妍,梅蕊先媚好。宁辞犯霜雪,渐拟苏百草。

耿耿甘独待,馀恩及枯槁。

次韵方允迪袐监九日登高一首

宋代 刘一止

九日意萧条,病卧如漳滨。红萸起自插,黄菊兹及辰。

身落芹藻间,心与鸿雁亲。想见龙山游,嘲谑落帽人。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邻。白发俱许长,清愁浩无垠。

四年京华别,前事宁忍询。国耻久未雪,愤切此逐臣。

革路何时还,今谁叫穹旻。驾言写心忧,一涴衣上尘。

扁舟羡鸱夷,举酒忆季真。目极樵径风,便拟从采薪。

但恐嵌岩中,不著功名身。报国君尚强,我拙甘长贫。

次韵九日四首 其四

宋代 刘一止

向来风韵照清秋,气压元龙百尺楼。倒载时时忆池上,朝回日日醉江头。

甘泉正念论思旧,辅郡仍推誉望休。勃窣媻姗老归客,赖公与酒得浇愁。

和何山总老一击轩二首 其二

宋代 刘一止

此地丹青画不成,本无圣解及凡情。道人来往风烟外,不是如来行处行。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