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 其一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 其一

宋代 刘宰

白社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

书寄洪乔空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

诗人刘宰的古诗

挽杨真州母夫人二首

宋代 刘宰

祥烟霁日丽重闱,尚记升堂拜母时。
楚楚宾朋环绮席,翩翩仙子奉瑶卮。
五花天上疏恩宠,九秩人间仰寿祺。
盛事只今难彷佛,送车千乘拥灵輀。

和陈校书祈雨有应

宋代 刘宰

一念忧民敢惮烦,肩舆得得款祠坛。莫嫌勺水能多少,自是壶中世界宽。

真西山赞

宋代 刘宰

中国相司马,和气满华夏。
惜哉民始苏,身已要人扶。

题茅山泼墨池庆云庵

宋代 刘宰

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
涧咽吕公泉,桥横蜀道几。
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
何时具蔬笋,开门延客饭。

送珪老位普照

宋代 刘宰

结屋缘崖地苦悭,嘉名犹记寿丘山。
万家不隔高人眼,日月东西见往还。

谢诸友移且游德及亭

宋代 刘宰

老去疏文会,朋来惬素公。
结庐惭远引,挈榼荷亲临。
反旆孤成约,临池得胜寻。
鸟飞青嶂远,鱼戏碧波深。
挥尘荷香度,开樽柳色侵。
已欣年洊稔,犹冀雨为霖。
学道心坎得,为农力不任。
每因情款款,常恐岁駸駸。
坐久便徐步,觞频怯满斟。
非因苦衰疾,岂惮豁烦襟。
羁旅忘家食,辛勤念子衿。
範模资伯父,灯火惜分阴。
一第均儿戏,微言久陆沈。
箪瓢诚有味,山水会知音。
子事增吾感,吾言岂子箴。
他年黄鹄举,莫忘候蟲吟。

杀虎行谢宜兴赵大夫惠虎皮虎腊虎睛

宋代 刘宰

君不见阳羡周将军,射杀南山白额虎,
千古万古声流闻。又不见宜兴赵大夫,
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杀取无复馀。
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
虎多人不患,所患政之苛。
苛政减人门,猛虎戕人命。
择祸莫若轻,泰山之人论已定。
大夫性高明,下令走风雨。
所知在田里,了不见台府。
既令民免政之虎,又民民除虎之苦,
四境之民歌且舞。或云杀虎太伤和,
胡不令渠自渡河。我闻此言笑且呵,
大夫尤民尤,岂必限吾士。
不然邻国以为壑,信也白圭愈于禹。
古阳羡,今宜兴。
大夫邑之主,将军邑之民。
主宾多寡事不同,千古万古同清芬。

挽考亭陈居士二首

宋代 刘宰

八十人稀有,君年又过之。
康强由学力,孝友自天资。
瑞世芝三秀,承家桂一枝。
万山围陇首,昌大看他时。

社日僧舍风雨

宋代 刘宰

借蔬香积共晨炊,客里良辰总炊知。孺子从渠均胙肉,南翁无处听巴词。

神鸦得志饱终日,巢燕有心来及时。风雨聒人聋转甚,半钟浊酒可能治。

用韵烦蒋延陵寄前诗至章泉

宋代 刘宰

之子交游柳与刘,朅来声闻水刘流。
县知此去居三馆,可但当年记九丘。
沧海狎鸥犹好在,红尘没马肯回不。
短篇为寄章泉老,莫听浮沉付石头。

挽李闽师母夫人三首

宋代 刘宰

夫人天赋与神灵,初度祥光烛户庭。
归去足知躔次在,九霄还要老人星。

送洪季阳分教横州嫌呈丁师二首

宋代 刘宰

五百人中占上游,四千里外客诸侯。
南中赖有贤方伯,处我应须胜自谋。

仲玉和前诗见赠因再用韵

宋代 刘宰

官仓出粟遍东西,多谢朱公念隐微。
但觉闾阎犹菜色,不知园囿已花飞。
当年国论无同异,此日民言有是非。
天上鸳鸿方刷羽,海边鸥鹭已忘机。

送友人赴省试

宋代 刘宰

月满千门夜未央,忆陪多士凑文场。
露将寒透银袍冷,兴与秋来笔力刚。
十载转头成昨梦,一身为客尚他乡。
为言桂苑聊镳客,要折高枝压从芳。

和罗權丞至日雪韵

宋代 刘宰

台上五云纪,宫中一线添。
巧开三白瑞,幻出六花监。
宿麦犹期润,前山已见尖。
应怜贵公了,索句久巡檐。

读卫青传

宋代 刘宰

任侠行权世所诛,将军尚借齿牙馀。古来名将勤招选,底事牢辞不敢居。

过剡溪

宋代 刘宰

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一又湾。
想见雪天元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

送徐兄封川之行

宋代 刘宰

别时触目是愁端,适喜君怀宇宙宽。
千里事人犹见喜,寄声别驾好相看。

再用韵 其二

宋代 刘宰

绿杨陶令宅,芳草谢家池。开径应须我,酬君未有诗。

送黄竹磵

宋代 刘宰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
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
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
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
刘宰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30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