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傅茂元二绝

次韵傅茂元二绝

宋代 刘子翚

濠乐亭前花已披,马军送酒故来迟。
只愁风雨卷春去,红染芳效一径泥。

诗人刘子翚的古诗

过楚怀王庙

宋代 刘子翚

割据销残运,并吞息战尘。
遗民犹悯楚,三户欲亡秦。
念昔怀王立,潜图霸业新。
降颜欣接士,薄伐屡窥邻。
慷慨心何壮,囏难势未伸。
干戈怜暴骨,玉帛更和亲。
末路人多诈,轻谋祸及身。
单车行凛栗,伏甲变逡巡。
鹿走章台下,龙沉渭水滨。
素棺归惨淡,故老恨酸辛。
岁月今何在,兴亡迹已陈。
愁阴生古庙,翠蔓锁重堙。
有客投清酹,临江忆放臣。
听谗虽主惑,多难亦时屯。
愤气摩星斗,哀词动鬼神。
飘零琼玉佩,寂寞蕙兰春。
毁誉千年定,穷通一死均。
招魂嗟已矣,抱石想漂沦。
恋恋空回首,行行欲问津。
潸然忧国泪,今古独醒人。

和丘斯行牧牛颂

宋代 刘子翚

软草丰苗任满前,苍然觳觫卧寒烟。
直饶牧得浑纯熟,痛处还应著一鞭。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十二

宋代 刘子翚

万炬银花锦绣围,景龙门外软红飞。
凄凉但有支头月,曾照当时步辇归。

书斋十咏·砚瓶

宋代 刘子翚

小瓶防砚渴,埏埴自良工。
怀抱清谁儿,聊凭一滴通。

祝道人日供梅兰偶成小诗二首

宋代 刘子翚

病眼亡聊祗强回,道人得得供新梅。
谷寒未必春先到,几夜冰蟾照得开。

同范智闻五月十四日夜赏月

宋代 刘子翚

微风净郊原,暮色含清夏。
层巅月欲上,炯炯木叶罅。
丰姿一发亏,爽气千毫射。
流光不著地,黄抹溪西舍。
翩然释峤飞,云流鳞鳞化。
常恐螺髻青,失此骊珠挂。
奇观天所吝,老眼得屡借。
不嫌神太清,跣立高梧下。
故人肯留连,一笑偶良夜。
浊醪勿虚杯,庭缟醉可藉。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宋代 刘子翚

一点春回枯卉,万家譟动寒墟。
凤饼龙团玉食,伤心半入穹庐。

兼道携古墨来墨面龙纹墨背识云保大九年奉敕

宋代 刘子翚

长春殿古生荆荟,犹有前朝遗物在。
锦囊珍重出玄圭,双虬刻作蜿蜒态。
枯皮剥制弄几刓,断玦精坚磨不杀。
吾闻李氏据江左,文彩风流高一代。
当时好玩不独此,器用往往穷奢汰。
徵工选技填御府,不惜千金为赏赍。
治兵唐推英卫精,治民汉许龚黄最。
惜哉取士不知术,妙手独得庭邽辈。
真主驱驰八极中,荒王逸乐孤城内。
汗青得失更谁论,尤物竞为人宝爱。
嗟余视此真粪土,事有至微犹足戒。
投文欲往吊江流,幽魂未泯应惭悔。

会蔡子思张叔献二教授

宋代 刘子翚

胶庠夙昔记追随,物变时移万事非。
晓阙风烟胡骑满,夜窗灯火故人稀。
中郎秉德无瑕颣,平子谈经有旨归。
独我衰迟愧朋友,蹉跎已觉壮心违。

杂题四首

宋代 刘子翚

残霞销暝色,新月长圆辉。
黄落树滋本,夜眠人息机。

曲倚

宋代 刘子翚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籙,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次韵陈成季郡会

宋代 刘子翚

疾雨狂风恨若何,芳晨坐觉寺闲过。
惜花意欲春长在,对酒年来饮不多。
雅会欣闻珠履集,新词好付雪儿歌。
风流阁老推前辈,喜客温颜似醉酡。

书斋十咏 其四 纸拂

宋代 刘子翚

拂儿虽草创,日用最相亲。莫遣维摩室,潜生庾亮尘。

观二刘题壁

宋代 刘子翚

温其题诗新历寺,落笔风雨惊长林。
眼高一世常欲骂,想见掀髯坐岩阴。
致中题诗新兴寺,坏壁岁久莓苔侵。
山僧好事亦可喜,解诵鸟啼春意深。
我来经览浑如昨,玉友金昆念离索。
投林倦翼不同栖,况复分飞在寥廓。
故山终胜他山好,新交不如旧交乐。
何况把酒问鸥盟,卧听松风同一壑。

园蔬十咏·芋

宋代 刘子翚

分得蹲鸱种,连根占地腴。
晓吹黏玉糁,深碗啖模糊。

谕俗 其一

宋代 刘子翚

故园丧乱馀,归来复何有。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匹夫快恩雠,王法谁为守。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致中惠瓜因成二绝句

宋代 刘子翚

故人夙有瓜畦约,走送筠篮百里间。
翠{左无右瓦}琼罂才一握,极知风味胜黄斑。

园蔬十咏·苦益

宋代 刘子翚

虽无适口味,暖益功稀比。
菜苦不登盘,言中多逆耳。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醉山简

宋代 刘子翚

倒载山公岂酒狂,群儿拍手岘山旁。汗青等是虚填耳,不把云台唤酒乡。

次韵熊叔雅七言

宋代 刘子翚

只今漂荡贾长沙,来往三山蹑纬霞。
马上新诗犹忆友,枕边幽梦不离家。
风惊枯苇连汀雨,霜着寒枫满树花。
却记梁园初识面,干戈岂料落天涯。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3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