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密庵三首 其一

游密庵三首 其一

宋代 刘子翚

半参樵径绕危岑,彷佛精庐若可寻。怪底扶筇筋力健,暖风晴日送登临。

诗人刘子翚的古诗

李伯时画十古图郑尚明作诗诗辞多振绝因为同赋 醉山简

宋代 刘子翚

倒载山公岂酒狂,群儿拍手岘山旁。汗青等是虚填耳,不把云台唤酒乡。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九

宋代 刘子翚

神霄宫殿五云间,羽服黄冠缀晓班。
诏许群臣亲受籙,步虚声裹认龙颜。

刘道祖江程万丘顺甫讲易孟子拾其意为二十韵

宋代 刘子翚

吾初读七篇,未领跃如义。
晚而窥大易,稍解寂然意。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尽心则无余,穷神忽超诣。
以斯印群书,拈出句句是。
君臣父子间,运量周旋际。
体之则光明,杂物了无累。
伟哉此陈编,孔孟心所寄。
有如撞洪钟,合响入迢递。
言高听者聩,不绝仅如缀。
幸北良友集,一发万古祠。
真长富辞原,百折无留势。
文通秉文均,裁度取中制。
宛丘坐忘言,袖手岂深闭。
鄙怀顿为空,快若扫长篲。
旁观二三子,耳剽咸愕眙。
诱之循循然,活处鱍鱍地。
气质虽有拘,学问欲如蜕。
时乎不再来,过此恐少味。
大书鑱坐隅,以起衰惰气。

曲倚

宋代 刘子翚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籙,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与纯臣原仲温其煮鱼羹

宋代 刘子翚

从宾会高堂,嘉鱼脱重渊。
霜鳃尚呀呷,绿藻仍牵连。
厨人起揎袖,刀机鸣铿然。
断尾頳縠碎,批鳞玉花翩。
云雷蓊深釜,清香已遥传。
投葱裂素丝,裁姜落金钱。
陶瓯举筠箸,更觉真味全。
细纹松江鲈,缩颈槎头鳊。
吾侪但知饱,美恶无弃捐。
何论调羹手,聊复试小鲜。

寄题观澜亭二首

宋代 刘子翚

未合沧溟势不休,喷云啮石几经秋。
雄心戏欲相吞吐,一纵词澜笔下流。

胡明仲罗养蒙为悠然集追用前四叠之韵

宋代 刘子翚

筠州喜陪笑语新,銮坡自来清湖滨。
更招明月作三客,此外正复难其人。
瑶觞十飞才小醉,追逐牢愁出肝肺。
吾侪邂逅非作豪,常恐真欢来不继。
更兰已番四叠歌,却唤轻舟浮绮罗。
一声横笛不知处,荷气苒苒风头多。
玉山未倒谁之耻,霜露沾衣聊且已。
维舟落月界平潭,翠乱红披扶不起。

次韵林吉甫游天宫

宋代 刘子翚

闻说星郎隐翠峰,鵷鸾回首大明宫。
倦游壮岁抛朝绂,归梦清江忆钓筒。
贤圣相期黄卷裹,是非都付浊醪中。
更闻莲社多幽侣,我欲时来问苦空。

送曾彦思减罢赴阙

宋代 刘子翚

马首成南渡,西风木叶疏。
去程烟雨外,孤馆别离初。
未试平戎策,空怀逐客书。
汉皇方问赋,谁复荐相如。

次韵方学士万卷楼

宋代 刘子翚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於今叹不辰。
我亦平生识传癖,可怜朱墨费精神。

黄彦达之衡山有诗留别因次其韵

宋代 刘子翚

穷腊冰霜千里客,此行何事更客关。
永怀契阔徒酸鼻。无力吹嘘祗厚颜。
铅椠一囊身计拙,烽烟匝地世途艰。
曳裾端向龙门去,清梦犹应忆故山。

怨女曲

宋代 刘子翚

空原悲风吹苜蓿,胡儿饮马桑蓿曲。
谁家女子在氇城,呜呜夜看星河哭。
黄金为闺主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怜母惜呼小名,择对华门未轻许。
干戈漂荡身如寄,绿鬓朱颜反为累。
朝从猎骑草边游,暮逐戎王沙上醉。
西邻小姑亦被虏,贫贱思家心更苦。
随身只有嫁时衣,生死同为泉下土。
出门有路归无期,不归长愁归亦悲。
女身如弱难自主,壮士从姑不如女。

送彭奭应礼部试

宋代 刘子翚

君家诗礼冠南区,文阵堂堂尽壮夫。
流杰姓名归大族,周官事业属吾儒。
争题玉字传金榜,翻奋朱鸾与凤雏。
月桂香传南北卷,千言长策耀天衢。

读李忠愍文集

宋代 刘子翚

英姿直节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扰攘。
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
身轻欲抗豺狼怒,名在终同日月光。
曾与先君共褒录,拊编交感泪浪浪。

与致明对榻

宋代 刘子翚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
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
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
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游密庵三首

宋代 刘子翚

幽兴无边未遽穷,泉声随屐下寒空。
一秋梦桂仙洲碧,盘礴才能半日中。

潭溪十咏·莲池

宋代 刘子翚

莲池一亩余,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九日登北山

宋代 刘子翚

戏马英雄安在哉?閒因九日上崔嵬。
步穷岩壑身忘倦,望尽乾坤意始开。
已向晚风伴落帽,可无新菊共浮杯。
佳时及早须行乐,老境侵人咄咄来。

次韵黄宰一源亭二首

宋代 刘子翚

闻说催耕步涧幽,田家喜气共春浮。
仁声似水潜潜物,不作惊人汹汹流。

题石井二首

宋代 刘子翚

道经兰若偶停鞭,客裹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37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