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李似之秉烛观梅诗

和李似之秉烛观梅诗

宋代 刘子翚

冻色沈万象,晴巅露皑皑。
通宵月观梦,梦破东风来。
小立值芳气,微寻见寒肧。
我病亦呼客,沙边久徘徊。
恍然惊老眼,一枝印清杯。
应知尘意尽,故向癯儒开。
谪仙爱逃禅,兹心政难灰。
觇新不待晨,烧烛寒岩隈。
草木有含章,发挥要天才。
赖公管领春,笔端起潜雷。

诗人刘子翚的古诗

明皇九马图

宋代 刘子翚

书生兀兀园不窥,见马岂辨骝与骓。
开图九骏立突兀,摸索知是真龙儿。
奔雷蹴踏原里动,曳练惨错风沙随。
华缨金络岂不好,矫首奋迅那容羁。
吾闻取骥如择士,竞爱妥帖惊权奇。
士怀倜傥众论斥,马有憔悴群驽欺。
六闲豢养固恩厚,横气摧折常鸣悲。
丹青傥不逢妙手,万世岂识真龙姿。
因思中原政格斗,铁骑倏忽银山移。
著鞭安得致此物,掩画四顾徒嘘欷。

宵长

宋代 刘子翚

宵长慵早寐,念念客愁新。
灯影明高屋,蛩声动四邻。
满怀平日事,双鬓倦游身。
避地从漂转,西风羽檄频。

园蔬十咏 其九 萝卜

宋代 刘子翚

密壤深根蒂,风霜已饱经。如何纯白质,近蒂染微青。

次韵方学士万卷楼

宋代 刘子翚

渊然推量德为循,酷爱收书定可人。
刘向讨论称好古,退之学问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传业,俎豆於今叹不辰。
我亦平生识传癖,可怜朱墨费精神。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其二

宋代 刘子翚

鼋鼎从渠染指,曲车绝念流涎。犹有清馋未已,茶瓯日食万钱。

新湾

宋代 刘子翚

苒苒寒生水面烟,吴歌唱罢月微偏。停桡又向湾前宿,一夜西风浪打船。

游密庵三首

宋代 刘子翚

幽兴无边未遽穷,泉声随屐下寒空。
一秋梦桂仙洲碧,盘礴才能半日中。

谕俗 其四

宋代 刘子翚

愚氓扰潢池,艰难亦常态。簪绅有包藏,事异吁可怪。

豺声久伺乱,鲸戮终何悔。游言张凶焰,巧谍移机会。

初如卵壳微,跐践悉糜碎。养成羽翮雄,飞掣韝绳外。

剪锄淹岁月,螫毒弥疆界。向来诘端由,罪白不容盖。

南冠囚载路,东市诛其最。隆宽俗与新,侥倖汝勿再。

中渡

宋代 刘子翚

渡南渡北是长亭,沙上行人立马情。
回首若无烟树隔,只应犹望见高城。

闻韩侯至

宋代 刘子翚

今代淮阴将,宣威瘴海东。
夜营兵气黑,寒啧战声雄。
有冠常亲讨,无官可赏功。
屹然沈鸷貌,识汝未侯中。

与致明对榻

宋代 刘子翚

胜会尝连榻,还欣与子同。
一灯寒夜永,残梦雨声中。
道旧惊身老,谈玄了性空。
卜邻今有约,泉石兴何穷。

剑潭赠李似表

宋代 刘子翚

夜窗把酒对鹅峰,分手悠悠各峰蓬。
舣棹相逢烟浪际,有家皆在乱离中。
胡儿久占清河地,壮士谁收赤壁功。
它日着鞭先后耳,飘零不用叹途穷。

九日登北山

宋代 刘子翚

戏马英雄安在哉?閒因九日上崔嵬。
步穷岩壑身忘倦,望尽乾坤意始开。
已向晚风伴落帽,可无新菊共浮杯。
佳时及早须行乐,老境侵人咄咄来。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

宋代 刘子翚

桃花偏傍谪仙居,点缀高岩今几株。
力士铛边欠何物,着鞭跨马是狂图。

次张守韵四首

宋代 刘子翚

泣怀三献玉,谦拒四知金。
势利焚和猛,诗书汲古深。
贵无长得意,闲有自由心。
岣嵝丹砂在,盟寒傥可寻。

寄题郑尚明煮茶轩三首

宋代 刘子翚

一点春回枯卉,万家譟动寒墟。
凤饼龙团玉食,伤心半入穹庐。

致中手谈见知胡漳州而奇仲未有定论

宋代 刘子翚

了无胜负著胸中,三百枯棋破老慵。云陈春收花脱树,雹声夜碎月衔峰。

危机每惮张颐虎,窘步休誇独眼龙。无复漳州赏新妙,只应公论付吾宗。

临池歌

宋代 刘子翚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

感白发

宋代 刘子翚

儿时坐涧石,散发如浮烟。
风惊绿鬅鬙,意谷凌飞仙。
那知二毛见,倏忽到老边。
蒙纱犹铲彩,猎鬓强呈鲜。
星星傥未已,遂恐华吾颠。
骑省叹遇合,郎潜感迍邅。
万古寄一辙,长歌悲昔贤。
流光不假借,志抱何由宣。
余龄事可知,已矣宁非天。
穷通各有待,憔悴孰使然。
凄其槁梧畔,惕若明镜前。
灵膏讵能涅,{左女右蓐}拂事可怜。
惟应幽室处,一猛放万缘。
尝闻卫生要,心白发自玄。

游密庵致明有喜雨诗次原韵

宋代 刘子翚

雨气经岩上,僧窗暗复明。
溪流生急响,松吹助狂倾。
{左禾右罢}稏无边润,蘧篨一味清。
仁心乐同饱,拥鼻发吟声。
刘子翚

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3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