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和曾子固舍人二首 其一

次韵和曾子固舍人二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阊阖晨开玉殿浮,灵鳌不动海波柔。是般仙果三千岁,一样春风四百州。

鸾扇影寒裁就月,蜃炉香煖结成楼。从今不顾瑶池宴,閒却西巡八骏骝。

诗人陆佃的古诗

送虞太熙学士知太平州

宋代 陆佃

黄尘初出国门东,杨柳青青画隼红。占得度关云色异,想知登望月明同。

曾传嚼蜡风情外,更悟烹鲜政事中。闻说太平迎候远,安排骑竹有儿童。

依韵和查应辰朝散雪二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三阳新已换三阴,润泽才踰一寸深。无地得施调国手,惟天知有爱民心。

霜毛一半浑如雪,玉貌诸馀少似今。且向尊前尽情醉,不须辛苦问为霖。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十二

宋代 陆佃

阿谁莲步拟搀先,相见从他次数偏。曾学驻颜知药喜,免教渝约问蓍圆。

春风省识非平日,昏雾中看类老年。闻说上林今更好,一如尧禹旧时天。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五

宋代 陆佃

市井初传为一空,直疑伊洛谩当中。别承仙掌非时露,剩占薰弦几日风。

自愧霜髭难更黑,谁怜粉面不长红。岂惟画史愁传貌,兼使诗人费尽功。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十一

宋代 陆佃

春归岑寂厌书空,赖尔相陪酒屡中。未必前身非叔子,不应后至似防风。

赌留坐客排双陆,借与都人画二红。须信年芳有虚发,莫教杨柳误前功。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十二

宋代 陆佃

几时诗债许蠲除,直待金鸡放赦书。神峡自来云一片,仙山多是玉群居。

祇缘貌类欣临镜,却为情亲忘见梳。不怕飞泥侵妙质,吾家斤斧正风如。

和毅夫倒用无字韵春诗四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皇家宝历万年馀,礼貌群臣自古无。龙马已陪阿阁凤,鼎湖犹想裕陵凫。

刘郎莫恨桃千树,匠伯应怜栎一株。犹喜后来门户在,小儿能赋昆崙奴。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十四

宋代 陆佃

桃茢无堪谩祓除,芭蕉何事倒抽书。凤凰骑罢犹轻举,乌鹊桥成得燕居。

抵死劝持雕玉盏,象生描在镂金梳。当时若使阏氏见,未怕平城刻得如。

中秋微阴

宋代 陆佃

年年月色是中秋,莫为今宵海秋楼。要得长圆真妄意,放教微暗亦良筹。

步金砖秋颜仍好,颓玉山前德尽柔。生怪嫦娥苦羞涩,都缘瞋不强公游。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其三

宋代 陆佃

不与寻常草木群,看来端的好群人。神仙比并容颜似,姊妹推排次第均。

浮薄未应随世态,靓妆浑似任天真。得他和气知多少,占尽河阳一县春。

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二

宋代 陆佃

酒半诗成日转西,骊珠才抵一丸泥。骊饶白雪无人和,不忿东山有妓携。

班缀定应连玉笋,姓名还得梦金题。飞腾便见新官上,传语花开慎莫齐。

从驾幸龙德宫

宋代 陆佃

玉锁晨开厚载门,人家随处著彫轮。潜龙宫邸来惟旧,复辟帘帏卷尚新。

深巷尽言窥日月,粗官难得后埃尘。戴恩自觉丘山重,愿放鳌更六万春。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四

宋代 陆佃

妆阁无端画月黄,见他閒淡转苍忙。陇头惆怅经年别,衣上慇勤尽日香。

期刻莫将蓬鬓插,思量消得瓠犀尝。若教梵竺诸天有,何必龙华引象王。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九

宋代 陆佃

恰似蒲萄水亦奇,游人多似后奇池。壶中日在归前落,醉里诗成醒后知。

芳径绰开杨柳树,小墙阑出杏花枝。老拳毒手浑相若,望立降旗是几时。

和周邠朝奉

宋代 陆佃

相见还如颍水滨,不应衰迈久滨尘。几回醉里成狂客,一向诗中作贵人。

故国生涯元自薄,老来情分剩相亲。荐贤况有诸公在,早晚除书下玉宸。

依韵和曾子开舍人从驾孟飨景灵宫四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汎洒从誇雨点匀,九天宫阙自无尘。五更玉勒争门入,十里珠帘夹道陈。

薄宦即今双鬓改,从官还是一番新。须知鸾驾重涓日,不似春秋四卜辛。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其十三

宋代 陆佃

来时宾客正谈空,更值僧斋饭空中。便拟商量归慧日,豫传消息与香风。

夏蚕三叶空馀绿,秋木重花祇浪红。惟有此花花与子,两曾相见是神功。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五

宋代 陆佃

北窗高卧识羲黄,静看东君职事忙。短帽上垂年少事,净瓶中养月馀香。

镜鸾羞愧临梳裹,盐虎推先在飨尝。试问古来谁可伴,风流东晋有诸王。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四

宋代 陆佃

东君著力信神奇,桃李中间水满池。定是祇教淮甸有,若为长得泰州知。

行藏正倚楼千尺,勋业初横草一枝。投老尚堪驱使在,问春何似少年时。

尔雅新义成查许国以诗见惠依韵答之二首 其一

宋代 陆佃

背未成鲐齿未鲵,暂时来放五云低。初从荆国犹年少,久侍神皇见日跻。

近正铅黄新眼目,指南尘土旧轮蹄。爱君文采真难敌,他日横空是紫霓。

陆佃

陆佃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公元一〇七〇年),擢进士甲科,调蔡州推官召为国子监直讲。安石以佃不附已,专付之经术,不复咨以政。徽宗时,为尚书右丞。每欲参用元祐人才,遂低佃名在党籍,能为中大夫,知亳州。► 14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