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堙晓发

西堙晓发

明代 陆深

日出山雾黄,五月气犹肃。溟濛十里馀,辕马伤局缩。

岂不惮驰驱,所欣恣余目。沈沈树隐岑,稍稍黍抽陆。

仰观云中岫,俯视涧底谷。境深工出奇,地古尚馀朴。

驾言问民风,十稔九无熟。岩嵌时突烟,委复閟土屋。

行行重嗟咨,明光竟遗覆。予本登才贤,幽探事陶育。

抚此晋阳区,孱绵愧食肉。

诗人陆深的古诗

内丘大风尘

明代 陆深

沙曲风尘冉冉高,行行偏念圣躬劳。行天日月悬平野,万乘旌旗捲怒涛。

山势远随驯象辇,春光正满衮龙袍。侍臣亦有扬雄赋,欲奏河东愧二毛。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翠节亭亭摇翠云,淡鹅黄剪薄罗纹。向阳心事依然在,不共南风早策勋。

书扇赠棋士褚子高

明代 陆深

阵马冲车次第行,触蛮蜗角总功名。山中尽日无人到,卧听松间落子声。

经筵词二十首 其六

明代 陆深

百官朝下殿门前,仗马双牵七宝鞭。黄道正中移步辇,侍臣班从赴经筵。

和赵类庵题画鱼

明代 陆深

天池咫尺候龙飞,荇带荷钱出水肥。神物自应多变化,长竿空傍钓鱼矶。

与余方池草池兄弟游三岩

明代 陆深

山下三岩逐二难,春风初试杏花寒。人情倦去方惊老,江面东来渐觉宽。

一代交游论出处,百年身世杂悲欢。浮云本是山中事,欲为苍生起谢安。

来青轩和玉溪韵

明代 陆深

磴转峰回年复年,古藤乔木暗流泉。西天正在西窗外,一片青青落照前。

赠别汪天启同年

明代 陆深

借问何所悲,相知新别离。掩袂各挥涕,步步不得辞。

恐堕儿女情,挥酒尽一卮。念我同门友,高举振羽仪。

东西各有过,与子愿独偕。意多觉别促,情亲身不违。

仰视白日速,嗟此道上泥。久要四海志,岁年空路岐。

慷慨发我歌,我歌当向谁。谅子重察识,会面知有期。

西园四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绿阴红雨大江头,远有三山近十洲。花外画轮莲叶棹,夜深灯火上西楼。

风入松 和桂洲内阁赏芍药用虞文靖公韵

明代 陆深

绝胜国色带朝酣。偏称胆瓶簪。清严开向丝纶阁,容谁驻、墙外游骖。

笑靥露匀胭粉,衣裳霞想罗衫。

黄金屋角绣云蓝。乳燕学呢喃。试把一杯黄票酒,倚阑封、罢紫泥椷。

一段太平气象,分明冀北燕南。

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

明代 陆深

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白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

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送皇甫子循谪黄州推官

明代 陆深

雪堂旧路君重到,赤壁文章五百年。一向东曹分郡檄,却从南斗望台躔。

流尘远道征袍上,宿雨清秋客鬓前。明发大江过夏口,中流应有济川船。

念奴娇 同费钟石宗伯再和桂洲扈驾南巡

明代 陆深

六飞南下,大河上、多少祯祥云物。紫气平明浮水面,向晚更穿奎壁。

画舫盘龙,楼船綵凤,两岸沙如雪。开头捩柂,长年也是人杰。

休誇碧汉银潢,天上人间,一派灵源发。界断华夷奔大海,岛屿烟波明灭。

一曲一千,三门三级,惊起冠中发。圣人康济,太史大书年月。

经筵词二十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经筵开自祖宗朝,按月逢旬第二朝。今上春秋偏好学,三千年后见神尧。

春日送客即事

明代 陆深

春阴漠漠昼沉沉,度岭穿林深复深。关路望穷人正去,野花开处鸟能吟。

鲁桥热

明代 陆深

赤日行空正当午,老夫畏热如畏虎。计程归路三千七,值我行年六十五。

昨过任城旧酒楼,山川信美非吾土。仲宣太白俱仙才,安得并载黄龙浦。

此日池塘杨柳风,此时庭院芭蕉雨。牙缃架插馀万卷,衮钺心传破千古。

满座时看羽扇摇,半酣起拂吴钩舞。已约清风成故人,更须霖雨歌明主。

回瞻殿阁忆微凉,却向园庐依茂树。

重阳试笔

明代 陆深

积水澄鲜云日凉,花芳开过木犀黄。一年又是重阳节,閒倚西楼看雁行。

又闺词四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庭锁繁花昼景长,绣针刻晷记春光。行天嫌杀金乌懒,到得黄昏怯上床。

西州门行

明代 陆深

怅望西州路,经年感旧恩。尝因石头醉,不觉至州门。

至州门,应恸哭,舆疾归来尘满目。羯儿江上兵八千,鼋子车中年十六。

苍生满地终奈何,一枕白鸡春梦足。中原心,东山志。

两难凭,俱不遂,几人能有羊昙泪。

新城趋涿州喜见西山

明代 陆深

杳杳青云间,崒嵂黄金台。行人多苦黄,常恐北风来。

渐近始分明,熟视惊还猜。相逢陌上人,顾问首屡回。

所期既以遂,郁纡开我怀。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