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粉痕香晕雨初乾,惆怅芳心怯晓寒。忆向小楼吹铁笛,湘帘十二捲朱阑。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二
南下旌旗晓日明,庙门东畔百官迎。亭亭绣盖随风转,万乘君王却辇行。
二月望晨起
修竹深溪带浅沙,隔篱初见小桃花。东风最是无情物,却与人间管岁华。
李白对月图
老白爱月不爱身,酒阑捉月秋江滨。平生见月即举盏,自道对影成三人。
采石深不测,青天高无垠。骑鲸一去忽千载,月与老白俱精神。
廿四日晓发平乐白岩追送山行数十里中途微雨有赠
山中秋色半阴晴,上相肩舆许并行。上有岁年悲短发,老无文墨愧诸生。
细谈旧事兼新事,遥听松声共水声。珍重桑榆最名胜,龙光咫尺是神京。
临清车行
南人不识车,北人不识舟。二者更相苦,役役不能休。
吾生本丈夫,安能绝行游。生长东吴郡,偕计来皇州。
岁暮风日烈,行行阻且修。黄尘翳白日,四牡騑梁辀。
未明候晨鸡,残更进薄羞。坚冰交狐豕,寒畴下羊牛。
疏林希突烟,迥野多荒丘。触目集野意,抚时萦羁愁。
岂不爱遗体,高居讵良谋。遑遑念饥溺,遐思禹稷俦。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九
斋辰服次圣躬劳,浅淡垂衣宝座高。昨日御批传帖下,龙纹重整赭黄袍。
和俞生暮春闺怨二首 其一
落花庭院草萋萋,雨鹳晴鸠各自啼。倦绣一春长闭阁,忽将清梦过辽西。
月下有怀王存约都谏倪本端祠部二首 其一
岁晚相思雪满庭,也知祠部亦冰厅。也期许我俱头白,云路何人独眼青。
落尽灯花收夜局,寄来诗草带春星。长安客舍多如许,每过门时马自停。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一
行出班东面照西,胪声高飏叩头齐。参差进讲并肩立,轮着周书孟子题。
武卿山中晚行
水流青山中,人行白云处。落日下西崦,馀光拂高树。
此行何所有,一眺空海宇。惭乏山林姿,来此成宾主。
大风宿留城
身世浮沈如一舸,一日千里十日坐。顺风人喜逆风怒,我任天公何不可。
随身所到一问津,去者从右来从左。古今道路无不然,自有亨衢自坎坷。
黄泥岸高绿树深,遥望前船密如锁。争先疾趋古所戒,夜宿澄潭傍渔火。
送胡汝载丞武昌
诗律从来彻骨清,哦松端不负兹行。星辰南斗占郎位,江汉西来抱县城。
鹦鹉洲边芳草合,凤凰台上远山晴。春明门外冲寒别,欲折梅花重有情。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六
寂寂春阴江阁閒,绿浮新雨涨潺湲。隔花一犬足高卧,门外借书人未还。
寄袭锦子
春风三月满汀洲,来看琼花忆壮游。二十年前文墨社,思君不见过杨州。
寄题张氏南庄
鹤坡南望水如天,亦有人家似辋川。莼菜鲈鱼无恙否,几时来泛季鹰船。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八
覆阶黄土接长安,白马朱缨金缕鞍。辇出桥门直西去,满城士女看回銮。
火花次杨东滨韵
巧凭铢两结根芽,暗里机关顷刻花。风火阵中疑带雨,楼台影里半为霞。
催开始信由人力,摇落宁须待岁华。文菊瓶梨俱烂熳,好开怀处是还家。
张西峰少参以诗促历次韵荅之二首 其二
秪办送迎酬过客,那知城市有閒人。何须凤历看时令,才有花开便是春。
山居八首 其一
十旬高卧画楼东,曲曲阑干面面通。远暝欲成梅子雨,晚凉初动楝花风。
长相思 次韵二阕 其一
山悠悠。水悠悠。山水中间一段秋。扁舟古渡头。
过芳洲。又芳洲。更好登临散远愁。谁家竹里楼。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六 还宫
题严介溪所藏何竹鹤画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三十三 六奏庆丰年之曲
甲辰元宵后二夜观市灯
閒居三首 其一
赠别徐昌国二首 其一
送刘甥兆元会试
次韵酬卫
四月一日与客登梅亭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六
送人往姑苏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十一 上清歌
戊戌冬至南郊礼乐庆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 一奏上万寿之曲
丑奴儿 其四
扈跸词三十二首 从幸显陵三首 其二十
咏石七首 其六 紫云
七十歌
三松图
俨山堂迟友
分题灯下细书寿副宪卢师召乃翁
雨窗春兴四首 其二
园居杂咏三首 其三
隋宫词二首 其二
秋水篇
漫兴五首 其二
游乌尤寺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八 保安道中大风
唐夫人五解 其一
见竹篇
浣溪沙 都下思家
我有江南屋
途中见县僚迎春
天津棹歌六首 其五
步虚词四首 其三
过溪庄留题
廿六日雪后赴金太常南郊观礼有述
席上联句限韵送沈仁甫宪副陕右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四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十
丁丑六月二日与东江石潭未斋介溪饯别閒斋司业于受公房联句二首 ...
谒曹九峰先生墓
戊戌元旦早朝
野航
西岩诗 其二
赠别安鸿渐给舍四首 其三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一 贺圣朝
书扇赠棋士褚子高
阳春曲十首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一
江行望洪都
阳春曲十首 其二
京口别黄甥良式
南望水涩舟不得去同行者谋就陆戏成自慰
晚放舟东渡
风入松 再填前腔送桂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