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荅霍渭厓

次韵荅霍渭厓

明代 陆深

西望遥山紫翠铺,篷壶琼岛切清都。仙才何用东求海,王会仍须绘作图。

金榜日高悬五凤,玉河水满浴双凫。遭逢若论恩波阔,忆向潇湘万顷湖。

诗人陆深的古诗

次韵黄如英听管生弹琴

明代 陆深

逸人最爱冯虚阁,手弄丝桐自酬酢。清安身世甘寂淡,富贵交亲供谀噱。

天空境静初按谱,掩抑悲凄更丰约。淙淙岩背堕春泉,历历林梢下秋箨。

缓猱急引大可怜,含徵流商调相错。初闻古意三叠高,旋见失势千丈落。

勇如壮士提戈戟,静似佳人洗丹垩。吴山积雪开四窗,夜静金炉火犹烁。

是时相对拥青绫,顿使烦襟坐来铄。中郎此意妙莫传,炊爨之馀尚堪凿。

看君幽兴正得意,我和险诗聊善谑。须臾鼓罢阳春曲,门外青山映寥廓。

恭拟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上册乐章 其四 终献

明代 陆深

神降伊迩,终秩有严。三爵既右,百礼具瞻。惠我多福,以让以谦。

罔极难报,感惧载兼。洋洋皇祖,如见兮厌。

刘都阃送菖蒲

明代 陆深

虎须戟戟映窗纱,劲气孤标露有华。见说仙灵通九节,夜深清梦伴梅花。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六 凤鸾吟

明代 陆深

维皇上天佑圣明,景命宣。五云辉,三景润,七纬光悬。

协气生,嘉祥见,正万民,用群贤。垂衮御经筵。宵衣勤,政殿礼,圜丘大祀精虔。

明水洁,苍璧圆。秉周文,承殷荐。眷皇家,亿万斯年。

和荅胡汝载

明代 陆深

琼林珠阁不胜寒,惭负时趋白玉阑。独抱琴书耽寂寞,谁从花竹问平安。

沈腰己瘦频移带,潘鬓新添欲满冠。相对长安同作客,椷诗特地劝加餐。

秋日无聊偶然作

明代 陆深

问余何事每悽然,尺璧光阴阅岁年。旧读书今存蠹穴,新缝貂巳剩鹑悬。

常馀孤枕还乡梦,频乞东家买药钱。自信英雄须到骨,业身随处了尘缘。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四

明代 陆深

侍儿日日报花开,白白红红尽手栽。我自白头春自好,莫教风雨便相催。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三十 赵州闻柏乡驻跸

明代 陆深

回銮分日第邮程,御辇常兼四站行。圣旨特怜人马乏,柏乡驻跸道栾城。

开河待闸苦热

明代 陆深

长江无六月,此语为谁传。筠簟纱厨里,何人不可怜。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树成行更森爽。画阁含风蘸水开,仙槎到海随潮长。

波摇云梦通具区,地接蓬莱与方丈。何似黄尘千尺高,脱巾群饮总称豪。

银床玉井无由觅,赤脚层冰何处逃。徒闻东郡泉千派,不济南湖水一篙。

临流欲渡还晞发,待看西岩吐新月。万贯谁缠鹤背轻,一蓬自笑鸠巢拙。

人间合有清凉方,半捲湘帘坐超忽。君不见陶潜酿秫,两疏赐金。

罹此毒热,听我吴吟。

瑞应堂留别所知二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世间好事一百一,春日丽辰三月三。此地故人还故国,他时江北望江南。

新城趋涿州喜见西山

明代 陆深

杳杳青云间,崒嵂黄金台。行人多苦黄,常恐北风来。

渐近始分明,熟视惊还猜。相逢陌上人,顾问首屡回。

所期既以遂,郁纡开我怀。

题屈处诚雪竹

明代 陆深

萧萧云物满堂寒,屈老风神向笔端。带雪琅玕三百个,蒋家径里见袁安。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翠节亭亭摇翠云,淡鹅黄剪薄罗纹。向阳心事依然在,不共南风早策勋。

凤冈书屋为宁波朱允升赋

明代 陆深

凤凰冈下结幽居,能读先人万卷书。手种碧梧深雨露,谁题凡鸟到门闾。

楚狂空有歌相和,阿阁曾传事巳虚。见说上林工奏赋,白头未必老相如。

经筵词二十首 其五

明代 陆深

文华东启奉天东,滴翠浮青映碧空。讲艺谈经频设仗,太平天子坐当中。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二 醉太平

明代 陆深

星华紫殿高。云气彤楼绕。九夷重译梯航到。皇图光八表,玉宇无尘明月皎。

银河自转扶桑晓。平平荡荡归王道。百兽舞凤鸣箫韶。

初夏八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散步常依树,高眠且枕流。北窗陶令宅,南国庾公楼。

山居八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十旬高卧画楼东,曲曲阑干面面通。远暝欲成梅子雨,晚凉初动楝花风。

和介溪赏莲

明代 陆深

雨气自天香冉冉,风光临水碧飔飔。移来玉井仙人掌,开傍金波太液池。

本为怜芳衙散早,翻因解语酒行迟。新欢旧赏年华里,倚遍阑干有所思。

闰月廿七日雨雹圆如龙眼书异

明代 陆深

乱飐明珠玉不如,儿童惊喜走阶除。拾来颗颗圆相并,望里星星湿有馀。

造物自应工变化,阴阳谁为管盈虚。为农复恐伤农事,细检春秋起例书。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