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红梅花得“红”字

咏红梅花得“红”字

清代 曹雪芹

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笑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赏析

《咏红梅花得“红”字》是《红楼梦》中邢岫烟所作,该诗和《咏红梅花得“梅”字》、《咏红梅花得“花”字》都出自小说第五十回。书中众人在芦雪庵联句,贾宝玉写诗“落了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花。大家又叫新来的邢岫烟、李纹、薛宝琴每人再作一首七律,按次用“红”、“梅”、“花”三字做韵。专命折得红梅的贾宝玉做一首《访妙玉乞红梅》诗。
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当时的豪门,特别是贵族人士,在精神上也日益空虚,做诗成了一种消磨时光和精力的娱乐。他们既然除了“风花雪月”之外别无可写,也就只得从限题、限韵等文字技巧方面去斗智逞能。小说中已换过几次花样,这里每人分得某字为韵,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唱和形式。描写这种诗风结习,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这一阶层人物的无聊的精神状态。
从人物描绘上说,邢岫烟、李纹、薛宝琴都是初出场的角色,应该有些渲染。但她们刚到贾府,与众姊妹联句作诗不应喧宾夺主,所以芦雪庵联句除薛宝琴所作尚多外,仍只突出史湘云。众人接着要她们再赋红梅诗,是作者的补笔,借此机会对她们的身份特点再作一些提示,而且是通过诗句来暗示的。作者曾借王熙凤的眼光介绍邢岫烟虽“家贫命苦”,“竟不像邢夫人及他的父母一样,却是个极温厚可疼的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她的诗中红梅冲寒而放,与春花难辨,虽处冰雪之中而颜色不同寻常,隐约地包含着这些意思。

诗人曹雪芹的古诗

金陵十二钗正册——巧姐

清代 曹雪芹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中秋对月有怀

清代 曹雪芹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姽婳词

清代 曹雪芹

姽婳将军林四娘,玉为肌骨铁为肠。
捐躯自报恒王后,此日青州土亦香!

红楼梦十二曲——留馀庆

清代 曹雪芹

留馀庆,留馀庆,忽遇恩人;
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
劝人生济困扶穷,
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仙宫房内对联

清代 曹雪芹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金陵十二钗正册 贾迎春

清代 曹雪芹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孽海情天对联

清代 曹雪芹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簪菊

清代 曹雪芹

瓶供篱栽日日忙,
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
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
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
拍手凭他笑路旁。

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

清代 曹雪芹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南柯子·空挂纤纤缕

清代 曹雪芹

空挂纤纤缕,
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
一任东西南难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
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
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红楼梦十二曲——恨无常

清代 曹雪芹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
望家乡路远山高。
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
儿命已入黄泉,
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聪明累

清代 曹雪芹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卿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菊梦

清代 曹雪芹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清代 曹雪芹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均逝水?
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他均聚均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唐多令·柳絮

清代 曹雪芹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团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好了歌

清代 曹雪芹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十二曲——分骨肉

清代 曹雪芹

一帆风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
告园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
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第四回回前诗

清代 曹雪芹

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

对月寓怀

清代 曹雪芹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薛宝钗咏白海棠

清代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