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亨信
黄门释褐记青年,会际风云岂偶然。侍讲春官承异宠,乘骢宪府迈群贤。
驱驰远道惭司马,契爱情深比惠连。此去又为千里别,几时相对酒如泉。
题琴樽访友图
白云滃滃满空谷,茅堂隐映多乔木。隔岸青山势若龙,当门流水清如玉。
幽人栖遁知何年,童颜鹤发犹飞仙。登高谩赋紫芝曲,濯足时和沧浪篇。
问奇有客来何许,一叶扁舟渡江浦。载酒深期慰别怀,抱琴为觅知音侣。
人生会合那可常,一觞一咏情难忘。只恐月落酒杯尽,依然离别成参商。
自惭久客无南北,怅望乡关树云隔。何当拂袖归去来,山中醉倚梅花白。
赠周节妇
芳年二九稿砧捐,素志坚持誓不迁。教子立身为后嗣,养亲尽孝慕前贤。
华铅艳饰浑慵理,孤影寒灯祇自怜。节义由来天所佑,中流覆棹独能全。
题绥阳八景
金紫嵯峨势插霄,鹧鸪苍翠更岧峣。鹧林寿岭春光媚,古洞龙门景物饶。
竹下清泉常汩汩,杏梢晴霭自飘飘。仙翁归隐多幽兴,足迹何曾到市朝。
联奎坊
名门积庆信无违,父子联科世所稀。月桂两攀诚卓异,奎星重映倍光辉。
皋皮接武乘骢马,儒服传家著绣衣。文献百年推阀阅,门前华表自巍巍。
挽刘主事母
嗟哉刘氏母,懿行敦且醇。孝敬奉舅姑,姻睦谐姻亲。
教子闻断机,剪发曾留宾。惟子克务学,云路早奋身。
释褐粉署郎,慈训尤谆谆。政兹享禄养,寿考期百春。
胡为振遐佩,奄尔隔世尘。音讣闻京师,走吊多缙绅。
母仪不复睹,哀些徒沾巾。
题游春图
满目春光淑景融,游人并辔出郊东。莺花烂熳诗怀壮,宫锦淋漓酒兴浓。
夹道垂杨青袅袅,激湍流水绿溶溶。悬知日暮忘归去,醉倚危楼第几重。
武馀清乐卷
阅武归来脱战袍,诗书适兴乐陶陶。道遵孔孟儒风盛,学究孙吴武略高。
试爇龙涎弹绿绮,谩将虎韔橐乌号。安边正尔需贤将,会睹承宣沐宠褒。
秋菊轩
哲人嗜好异凡庸,种得秋香菊万丛。绿叶盈盈含玉润,金英灿灿傲霜风。
繁华宁羡桃和李,贞洁惟亲竹与松。千载屈平堪比迹,啜英端可制衰容。
题画四景 其三 秋景
风气萧森柳叶黄,倚阑极目海天长。白云飞处亲庭在,缩地何由到故乡。
寄同邑陈侍郎廷器
容台归隐旧山庄,乔木连阴映草堂。万卷有书窥至理,一尘无虑拟羲皇。
还丹已信黄茅熟,却老宁愁白发长。我有引年应得请,耆英结会共徜徉。
贺寿诗
昨宵南极一旦光,罗绮筵开集画堂。戏彩诸孙皆俊伟,称觞贺客尽颙昂。
椿萱秀茂欢声远,兰玉阴深庆泽长。百岁应知登鹤算,绵绵五福自繁昌。
题雪梅
铁石心肠壮,冰霜节操坚。纤尘应不染,洁白自娟娟。
题画寄邬玄中
石榴雨绽珍珠颗,山鸟风梳翡翠翎。遥忆故人千里外,画图聊寄别离情。
挽包德怀
谪宦栖迟鬓已苍,朋簪诗酒日徜徉。亨衢尚拟登华秩,绝壑宁知失夜航。
颇恨青蝇污白璧,空怜素志比秋霜。我来欲致生刍奠,忍听啼乌泣夕阳。
辛酉宣府岁暮书怀
塞北驰驱又二冬,宣城除夕思忡忡。先茔远隔沧溟外,天阙遥瞻紫极中。
笑饮屠苏惟我后,谩题桃句与谁同。六旬有六明朝是,拟解朝簪学老农。
题平沙落雁图
霜入枫林叶半秋,几行征雁落荒洲。殷勤带得平胡信,玉塞参军未白头。
题萧世英千户行卷
将军先业在筠阳,乔木森森映画堂。三世功勋昭汗简,一门忠孝播馀芳。
暌违谩叹关山隔,游宦空惊岁月长。致政安居归故里,香山九老共徜徉。
挽俞汉远
早有声华动里闾,偶从戍役入皇都。淋漓翰墨人争羡,洒落襟怀世罕如。
荐剡交驰期效用,邯郸梦断竟长驱。旧游凋谢诚堪悼,蒿里歌残重叹吁。
题画莺
簪笔当年侍玉京,掖园屡听晓莺声。归来乡国看图画,无限心情在凤城。
清明日云中分院偶成
清明节届日迟迟,三叠绵衣体不离。岭表此时摇画扇,桑乾河水尚流澌。
罗亨信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178篇诗文
寿滁阳赵士衡
挽陈处士守初
寅庵
送友游罗浮
挽徐用中
曲江云舍
兰溪渔隐
题栖竹轩
挽西宁何先生
赠沈成章
西伯访渭
送熊都御史弟归吉安
送建阳张大尹复任
送荣副纲还广州光孝寺
系马
送邵婿捧敕命还东莞
题墨梅寄邬玄中二首 其二
送黄武赴黄梅知县
送工部林主事归羊城省祭三首 其二
丹凤鸣阳
贞节卷
依陈副都所寄韵三首 其二
挽举子刘旸
挽知府李至刚内孙氏恭人
和李祭酒赠行诗韵
怀洮州李公子瓛
挽邓大尹二首 其二
学稼轩
梅兰竹石卷
辛亥九月望后二日北京大雪偶成
送钟以义还潮阳
送刘守忠祭墓
挽南京陆彦升父
山狐
送仪给事兄子平归东莱
偕老堂
挽刘都事父
安南感怀
挽僚友余得祥御史
答同年翟彦荣所寄韵
挽邓大尹二首 其一
金台别意图
题安晚轩
挽知府李至刚
题竹寄邬玄中
江村归意图
题墨梅写怀
陈抟高卧
挽张给事母
灞桥诗思
挽监生卢用宾
挽高邮王处士
题画四景 其二 夏景
送陈舍鼎捧诰南归
会宴太监郭公清凉亭
送赵公子省亲回洮阳四首 其四
送陈以礼省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