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学最古,肇自西汉时。寥寥千馀载,间有或盛衰。
庆历始下诏,四方如响随。良哉乐安伯,治体由本基。
远模类文翁,故事循鲁僖。课试月为度,讲解日有规。
教育犹父兄,片言不迩遗。学子五百人,弦诵何仪仪。
陶成礼义俗,大变西南维。距此已一世,继者贤其谁。
胡公庙堂老,天子深倚毗。下车急先务,劝学为之师。
时异心则同,两哲吹埙篪。作诗遗诸生,字字皆典彝。
近欲美材成,远使纯风熙。砻石建巨堂,竖柱不复攲。
九经满四壁,高下相支持。首尾传注完,粲然日星垂。
斯经与斯堂,天下难等夷。度地得胜势,西隅敞高扉。
气象自宏显,出门见通逵。嘉木种千本,敷阴接春晖。
人将不剪伐,异日甘棠枝。贱子昔在泮,执经趋绛帷。
尝闻先生训,敢告多士知。读书有本统,宜先穷是非。
微言率简易,众说殊支离。详观圣贤迹,于我犹蓍龟。
不独事辞章,华葩竞葳蕤。岂徒换爵禄,称谓生光辉。
立已如远游,纵横亦多岐。取舍各异辙,义利难两驰。
一足少蹭蹬,终身陷污卑。君子与小人,古今不同归。
勉哉笃志操,行副公所期。
梁公没世五百年,殊勋茂烈存简编。我怀忠议不复见,读至旧史尝喟然。
穷山老尉有狄氏,问之乃曰公其先。诰书家牒尽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
念公英节不见矣,见公远孙良可贤。况公远孙实贤者,本末趣尚畴能肩。
昔从五季衰乱来,簪组飘坠归农廛。平时下诏继绝世,沾以一命聊褒甄。
天资忠孝遂奋激,报祖许国惟勤拳。胸中已有霜雪在,饮冰食檗甘如膻。
尝云起迹自畎亩,幸得寸禄因赏延。语言动静苟一失,辱及吾祖为欺天。
信者清白与刚毅,异代犹有芳风传。如何十载走尘坌,绿发减尽成华颠。
青云岐路苦悠远,谁借跬步为阶缘。当途达者倘在念,一顾可使羽翼轩。
不惟廉操足敦劝,抑见袓德光绵绵。嗟予之意止如此,感愤为君书此篇。
提举道祖监丞爱灵隐泉之景因广其地可置坐席赋诗见贶极有雅味次韵 ...
巘溜涓涓在目前,更开馀地助宾筵。更池可鉴无深浅,樽酒相逢有圣贤。
每为野情贪胜概,暂凭清味涤尘缘。何时学得琴书趣,一写林间石上泉。
六经圣人心,言以寓微意。著示万世教,大略归简易。
先儒事研覃,传注发奥秘。其间岂无失,十数才一二。
沿波而讨源,自可见极致。学者不务此,纷纷竞非是。
所得方一毫,已谓尽千里。譬如就寸管,窥觇九清位。
又如持小蠡,测度巨浸水。近年经术兴,众说尤鼎沸。
或沿老佛解,或取鬼神议。或以对偶求,或用点画治。
往往勤万言,区区释数字。茫昧超洪荒,高阔等天地。
幽欲根死生,明欲混愚智。五常孰为常,百氏孰为氏。
古今名家学,一旦尽委弃。老生分退缩,钳口深有畏。
晚辈互驰骋,锐力不少避。兹事系风化,贤者慎措置。
吾乡句夫子,天禀最纯粹。事亲存至行,执卷考精理。
平生耽道腴,大嚼得鼎味。使之典胄席,琢玉成贵器。
不尔坐泮宫,好音变恶类。头白颜已苍,犹从一麾寄。
普慈实名郡,良俗先礼义。斯文久磨淬,浮笔耻诵记。
有心欲闻韶,作乐虑惉懘。有道欲适远,驱车患轩轾。
兹焉遇儒师,于学有统帅。公若舜权举,明若轩鉴视。
珍若太羹饱,快若醇酎醉。诗书文翁治,教育孟轲志。
虽则憩甘棠,清风似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