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渔家傲·叮嘱庖人常作善

渔家傲·叮嘱庖人常作善

金朝 马钰

叮嘱庖人常作善。殷勤供养人休倦。殷把煎汤倾地面。摊凉冷。恐伤虫蚁行方便。日用柴薪并米面。无抛无撒无奢俭。内外净清忘俗念。真堪羡。将来决得居仙院。

诗人马钰的古诗

玉炉三涧雪 继重阳韵藏头

金朝 马钰

别乡关宁海,持真实为凭。怀三教作实朋。内日光为证。

悟清清净净,知湛湛澄澄。中养火虎龙吞。诀传来游泳。

道成归·阮郎归改道成归

金朝 马钰

阮郎归改道成归。修行人喜知。松峰影里乐希夷。何须唱艳词。姹婴动,虎龙随。云耕坎与离。三千功满赴瑶池。神光相貌奇。

十报恩 赠李校尉

金朝 马钰

一身便做个丹丘。於内常常云水游,离坎交宫真子午,甲庚易位没春秋。五行四象皆无用,三岛十洲却有由。功行无亏云鹤引,大罗天上列仙

无梦令·物外洞天金雨

金朝 马钰

物外洞天金雨。浇溉九还之数。猿马两澄澄,自是性停命住。命住。命住。产个胎仙飞举。

满庭芳 赴登州黄箓大醮

金朝 马钰

松柏岩前,烟霞洞里,清风吹动灵苗。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蓬莱客 赞尹真人

金朝 马钰

无烟漠。集仙观里飞仙阁。飞仙阁。巍巍高耸,半侵云廓。尹真法体方圆药。人还心敬消诸恶。消诸恶。本来灵物,免教流落。

系裙腰

金朝 马钰

昆嵛山上丹阳子,真得得、遇风仙。今生相应前生约,访秦川。

居地肺,结良缘。

离清坎静水生火,婴姹睡,虎龙眠。神凝气聚灵光现,驾云轩。

透祥烟。去朝元。

长思仙 赠六曲社丁李张三道友

金朝 马钰

休哀人。休哀人。急急灰心哀自身。回头结善因。早搜真。早搜真。营养身中神内神。功成礼洞宾。

蓬莱阁 和重阳韵

金朝 马钰

清清漠。漂漂运转蓬莱阁。蓬莱阁。盈盈个内,即非凡廓。炎炎火炼超升药。时时虎啸龙吟恶。龙吟恶。真真惊起,永无沈落。

西江月 赠吴知纲

金朝 马钰

学道休妻别子,气财酒色捐除。攀缘财念永教无。绝尽忧愁思虑。不得无明暂起,逍遥物外闲居。常清常净是功夫。相称全真门户。

桃源忆故人·鸳鸯未老头先白

金朝 马钰

鸳鸯未老头先白。有甚因缘难测。说破自然会得。盖为贪迷色。人还省悟溪山蓦。物外专修道德。清净神仙法则。得住蓬莱宅。

西江月·守拙宜乎宁耐

金朝 马钰

守拙宜乎宁耐。曾分秀气三台。龙吟分啸去还来。明月清风自在。五道霞光覆载。神珠养就辞胎。一声霹雳洞门开。始觉山侗奇怪。

桃源忆故人 赠李四官

金朝 马钰

闲思今古回头底。是非功成名遂。往往事无如意。猛悟寻归计。超然拂袖无家累。物外行功积累。博得圣贤欢喜。蓬岛安排你。

满庭芳 立誓状外戒

金朝 马钰

专烧誓状,谨发盟言。遵依国法为先。但见男儿女子,父母如然。水除气财酒色,弃荣华、戒断腥膻。常清静,更谦和恭谨,无党无偏。布素婪耽度日,饥寒后,须凭展手街前。不得贪财诳语,诈做高贤。常怀慎终如始,遇危难、转要心坚。如退道,愿分身万段,永镇黄泉。

遇仙亭 继重阳韵

金朝 马钰

喜喜蓬头。达达根由。永永誓不贪求。渐渐归于正觉,申申燕处优游。万万尘缘识破,专专志做持修。遇遇风仙传口诀,疑疑涤尽更何搜。灿灿不昏幽。玉玉金光结,心心愿做渡人舟。累累功成行满,真真去访瀛洲

临江仙 和赵殿试

金朝 马钰

访庚辛成造化,常清净童颜。哉表里得翛然。生真水纼,去复牵还。

子投贤贤不面,庵辱教来干。分修炼在三关。人真宿契,悟放心闲。

无梦令 继重阳韵 藏头 拆起十字 重阳教化

金朝 马钰

载忧多欢少。所谓父母并亡独担火院遇修仙无者离家缘,蚁穿珠通道。脑。首脑。郎田生瑞草。

捣练子 赠清净散人

金朝 马钰

休执拗,莫痴顽。休迷假相莫悭贪。休起愁,莫害惭。听予劝,访长安。逍遥坦荡得真欢。守清净,结大丹。

蓬莱客 述怀

金朝 马钰

离沙漠。顿忘宁海军中阁。军中阁。我无回顾,志清天廓。虚无撮住堪丸药。虎龙哮吼从教恶。从教恶。劝人修道,救人崖落。

报师恩 继重阳韵藏头

金朝 马钰

云言语已曾闻,下山侗再告君。诀传山成造化,情咄去没毫分。

圭烂饮醺醺醉,卯相吞灿灿雯。义显彰真宝录,京山上个眠云。

马钰

马钰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489篇诗文

金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