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

清代 纳兰性德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纳兰性德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译文

月落城乌啼未了,起来翻为无眠早。薄霜庭院怯生衣,心悄悄,红阑绕。此情待共谁人晓?
月亮已经落下,城头上栖息的乌驴仍啼呜不已。我辗转难眠,索性披衣到庭院里去。院子里结着薄霜,寒意透入我尊薄均夏衣。我在回廊里徘徊,忧愁满腹,这种心绪能告诉谁人知道呢?

纳兰性德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此调有单调、双调,唐人用单调,宋以后始有双调,此体为单调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韵。
城乌:城楼上的乌鸦。
“薄霜”句:谓清晨庭院里一层薄霜,凉意袭人,夏衣已不胜其寒。生衣:夏衣。唐王建《秋日后》:“立秋日后无多愁,渐觉生衣不著身。”

纳兰性德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创作背景

  夏天的月夜,满心愁事的词人辗转反侧不能成眠,起床又为时尚早,最是百无聊赖。而在这样的孤独无聊中,终究是来到了院中,看到在庭院中已经结了薄薄一层的霜,凉意袭人,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来怀念自己的妻子卢氏。

纳兰性德天仙子·月落城乌啼未了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相思和孤寂之情的词作。
  整首词前五句都是写景,对那位夜来无眠的愁人形象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通过愁人的耳之所闻,心之所思,身之所感等细节的描写,勾画出他此时的孤寂与无聊意绪。
  夏天的衣服想必是较为单薄的,而词人在内悲凉之中,似乎也忘记了更换衣物,就这样穿着单衣来到庭院中。此时此刻,词人唯觉得八中悄然黯淡,左右环顾,看红色的栏杆围绕四同,改言又止之下,只是叹了一句,心中这样的情怀不知有谁知道。纳兰调是含素的,而有时甚至略显晦涩。“心悄悄,红阑绕”,若是有人相伴,则不会到这样孤寂无期的境地, 即使失眠,也能同游庭院中,清设闲话,或仅仅是陪伴也好神。
  最后一句写情,将词中所酝酿的愁怨一下子抒发出来,令人动容。
  全词通篇都使用了词人最为擅长的白描手法,空灵自然,景情俱到,篇末点旨,但景情俱到。整首词显得格外空灵自然。在篇末,搁下一个或许已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将全词孤清寂寞意境推向了顶点。全词表达了词人相思孤寂的情怀。

诗人纳兰性德的古诗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清代 纳兰性德

林下闺房世罕俦,偕隐足风流。今来忍见,鹤孤华表,人远罗浮。
中年定不禁哀乐,其奈忆曾游。浣花微雨,采菱斜日,欲去还留。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清代 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采桑子·凉生露气湘弦润

清代 纳兰性德

凉生露气湘弦润
暗滴花梢
帘影谁摇
燕蹴丝上柳条

舞鹍镜匣开频掩
檀粉慵调
朝泪如潮
昨夜香衾觉梦遥

拟古 其四

清代 纳兰性德

白云本无心,卷舒南山颠。遥峰如梦中,孤影吹能还。

忽然峰高霞,霏霏欲成烟。风花落不已,流辉转可怜。

皎洁自多愁,况复对下弦。高楼夜已半,惜此不成眠。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

清代 纳兰性德

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清代 纳兰性德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己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屏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尽一帘红雨,屏谁亲系花铃。

西苑杂咏和荪友 其三

清代 纳兰性德

香引轻飔散玉除,下帘声彻退朝初。马前此日承恩数,也逐清班许钓鱼。

卜算子·新柳

清代 纳兰性德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菩萨蛮·榛荆满眼山城路

清代 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清平乐·凄凄切切

清代 纳兰性德

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扈跸霸州

清代 纳兰性德

霸山重镇奠神京,鸾辂春游淑景明。
万呱银涛冲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
花乘暖日迎来骑,柳带新膏绾去旌。
八寨雄图今更固,行随赏乐胜蓬瀛。

浣溪沙·寄严荪友

清代 纳兰性德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
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清代 纳兰性德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青风听彻采菱讴。
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船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清平乐·风鬟雨鬓

清代 纳兰性德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玉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减字木兰花·烛花摇影

清代 纳兰性德

烛花摇影,冷透疏衾刚欲醒。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
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银汉难通,稳耐风波愿始从。

寻芳草·萧寺记梦

清代 纳兰性德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和,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兴京陪祭福陵

清代 纳兰性德

龙盘凤翥气佳哉,东指斋宫玉辇来。
影入松楸仙仗远,香升俎豆晓云开。
盛仪备处千官肃,神贶乘时万马回。
豹尾叨陪须献颂,小臣惭愧展微才。

百字令·宿汉儿村

清代 纳兰性德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芳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青衫湿遍·悼亡

清代 纳兰性德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清代 纳兰性德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
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235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