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内阁雪山呈少保杨澹庵 其二

咏内阁雪山呈少保杨澹庵 其二

明代 倪谦

几叠冰崖拥禁墀,玉堂吟对喜相宜。银屏恍自云中敞,瑶岛应从海上移。

爽气晴连鳷鹊观,涷痕融注凤皇池。鼎调深仗阿衡力,宁惜嵯峨暂效奇。

诗人倪谦的古诗

题竹二首 其一

明代 倪谦

扶疏林外几枝存,犹有清阴落酒尊。莫惜烟梢半摧折,春风争看长龙孙。

题竹石山鸟

明代 倪谦

楚江暮雨迷苍梧,淋漓绿玉烟模糊。巢深何处宿鸾凤,声断不闻啼鹧鸪。

一竿湿重欹疏翠,山骨巉岩露鳌背。孤仓特立此栖身,何异幽人独沉晦。

昂头缄啑常忍饥,羽毛应待朝阳晞。明看旭日放新霁,一任长空万里飞。

题庐山景

明代 倪谦

奇绝匡庐境,芙蓉翠万重。云迷白鹤观,日照紫烟峰。

虹影悬晴瀑,鸡声透晓钟。何当谢羁束,林下散閒踪。

次韵董廷器闺情 其十一

明代 倪谦

散步苔阶晚饭馀,月华如昼列星疏。碧天多少南征雁,若个能传万里书。

送崔冢宰克让赴阙

明代 倪谦

德尊望重有谁如,来典南铨数载馀。位冠六卿周冢宰,官联八座汉尚书。

寸心向日倾葵藿,万里朝天振佩琚。喜动龙颜逢旧弼,畴咨应见席频虚。

于景瞻以闺情和予梦中之作少寓热中之意因效颦以复十首 其八

明代 倪谦

一刻千金孰与偿,瑶琴无复凤求凰。妾心有似池中藕,虽断柔丝绾更长。

静庵为定上人赋

明代 倪谦

把茅为盖静为铭,断尽尘缘养性灵。断雨曼陀时散彩,林开檐卜自多馨。

蒲团定起云生衲,石鼎香消月满庭。已觉禅心如止水,须妨投砾试清泠。

次韵董廷器闺情 其十四

明代 倪谦

愁绪无期每自来,翠蛾双锁遣难开。夫君不学衡阳雁,一去如何忘却回。

夏日游宣府李挥使北园席上步于景瞻韵二首时天顺庚辰六月也 其一

明代 倪谦

野花园草竞芬芳,坐爱南薰透葛凉。饮量任开千日酝,醉魂犹到五云乡。

原思自信贫非病,杜甫谁知老更狂。倒着接䍦浑不省,路人争说自高阳。

扈从谒陵十咏 其六 侍阅军容

明代 倪谦

圣皇阅武禁门西,翠葆葳蕤簇仗齐。云拥旗幡辉日月,雷轰笳鼓振山溪。

材官结队皆罴虎,宝马成群尽駃騠。勋业由来输卫霍,却惭簪笔侍金闺。

送韩旸布政致仕还越

明代 倪谦

阳春到处辄回苏,老去辞荣乃丈夫。已负盛名垂汗简,只馀清节湛冰壶。

归田早办欧公录,赐地应分贺监湖。鹤骨松姿行益健,幽寻不必倩人扶。

画菘菜

明代 倪谦

秋末园蔬己着霜,青青偏爱晚菘香。沙锅烂煮和根咬,谁识淡中滋味长。

南郊草堂为陈天锡赋

明代 倪谦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
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
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
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墨梅和苗学士韵王牧之笔为谢景明题 其二

明代 倪谦

海月初高瘦影斜,淩寒璀璨吐冰花。一枝悬向高堂上,玉树从来属谢家。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 其二十六

明代 倪谦

碧海鸟沉莫景昏,东君娱客管弦諠。年丰已卜经三白,阳长方当会一元。

鹤发喜瞻南极粲,丹心常仰北辰尊。貂裘绣褥围炉坐,谁道连床席未温。

挽葛节润

明代 倪谦

君家兄弟玉连枝,何事霜风数见欺。客路旧怜归衬远,乡关今痛讣音迟。

一朝永诀成千古,两地相违仅二期。有酒莫浇原上土,凤毛相对不胜悲。

刘主静学士题墨梅见寄因次其韵以复四首 其二

明代 倪谦

一斥投边裔,寒肌瘦似梅。下帘秋院里,犹想共抡魁。

陈贞女诗

明代 倪谦

陈家有女年正芳,修容毓秀居兰房。诗书女诫过目诵,保抱诸弟淑且良。

父母生平最钟爱,明珠在掌门楣光。一朝许为舒氏妇,夫婿贤美年相当。

通名纳采币行久,及时待叶于飞祥。宦游浙上甫堪羡,客死淮阴殊可伤。

蓬山愿结连理树,丹穴竟作孤栖凰。含悲扼吭气顿绝,从一以殁礼所防。

寸心贞烈贯金石,万古大义扶纲常。玉环击断痛莫续,宝剑误分终共藏。

始知至性本天赋,况乃茂族由冠裳。英灵飒爽骨不朽,镇重富媪摩穹苍。

事君携贰返不逮,泯灭何异露与霜。更生有传我欲继,作诗聊为先揄扬。

寄邹廷璋 其一

明代 倪谦

几年书剑客京廛,扫尽溪山水共烟。今日南湖应改色,翠篷添只醉渔船。

家庆堂为吴宗政赋四首 其四

明代 倪谦

雪消寿自延,善积庆由天。试看浮世上,谁得似渠贤。

倪谦

倪谦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公集》等传世。► 33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