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元代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译文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不要再问前朝那些伤心的往事了,我重新登上越王台。鹧鸪鸟哀婉地啼叫,东风吹指初绿的衰草,残阳中山花开放。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


我惆怅地独自仰天长啸,青崇山峻岭依旧,故国已不在,满目尽是乔木布满苍苔,一片悲凉。头上的明月,柔和皎洁,仍是照耀过前朝的那轮,可是它又是从哪里飞来的呢?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注释

注释
前朝:此指宋朝。
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为驻兵处。
素影:皎洁银白的月光。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鉴赏

  中唐诗人窦巩有《南游感兴》七绝云:“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青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而窦诗显然又源于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本曲的前五句,化用窦巩的诗意,而“鹧鸪啼处”云云,则明显地流露出了霸业不存、风流事散的兴亡之感。倪瓒生活在元代的中晚期,无所谓遗民思想,曲中的“前朝事”是将越王台沿经的历史一网打尽,并不专指宋朝;但历史的盛衰、岁月的无情,一样会引起怀古者的“伤心”。窦诗是“伤心欲问前朝事”,而小令却“伤心莫问前朝事”,一字之差,绝望和无奈的感情色彩就表现得更加强烈。
  作者禁不住“怅然孤啸”。“啸”是感情激越、一舒抑塞的表现,而一个“孤”字,又有心事无人知会的意味。“青山故国,乔木苍苔”是登台的所见,它较之前片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更增加了悲凉的色彩。“当时明月”等三句又借助了唐诗的意境。刘禹锡《石头城》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李白《苏台怀古》也说“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明月是历史的见证,如今“依依素影”又高悬在越王台的上空。诗人独发一问:“何处飞来?”问得似乎突兀,但含意是十分显明的:“当时”的江山久已换主,那么“当时”的明月怎么又会飞来重临呢?这一笔同前引的《石头城》《苏台怀古》一样,是借助嗔怪明月的多事、无情,抒发怀古的幽思。作者起笔云“伤心莫问前朝事”,至此还是问了,并问得那样投入、那样悲哀。“依依”是依恋不去的模样,说明明月在天空徘徊已久。而诗人从“残照”时分直留到月夜,这“依依”两字也就成了一种移情手法,表现出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倦倦深情。
  这首小令除了善于从唐人诗句中袭意外,在景物的描写上也深得风神。“东风草绿,残照花开”表现江山无主,“青山故国,乔木苍苔”表现世事无常。以此为陪主之宾,则“越王台”的悲凉寂寞自在意中。又诗人选取了亘古恒在的景物如东风、残照、青山、明月,与时过境迁的绿草、野花、乔木、苍苔交插在一起,在特定的空间中导入了苍茫的时间感,从而将抚今思古的主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创作背景

  作者生活在元末明初,作为元代遗民,他始终不能忘记元兵南下、宋朝灭亡那段悲惨的历史。因此,他一生都没有在元政权下做官,隐逸山林,在他晚年时常追忆旧事,缅怀故国,抒写愁思。

诗人倪瓒的古诗

悼顶山寺清上人

元代 倪瓒

杯渡前溪见水源,偶来佩芷服兰荪。香台犹带山窗影,经卷长依松树根。

云起晴峰还有触,雪消春野不留痕。倏然我已忘言说,翠竹黄花自满园。

次韵曹都水

元代 倪瓒

夜寒馆里挑灯宿,山罽重敷六尺床。隐几萧条听坞雨,竹林烟幕煮茶香。

赠曹德昭

元代 倪瓒

谷口桐林落绛霞,仙帆初泊野人家。萧閒馆里青苔合,看到阶前芍药花。

与伯雨登溪山胜概楼

元代 倪瓒

楼下清溪夏亦寒,溪头个个白鸥闲。
溪回绿卷平堤水,林缺青分隔岸山。
若士振衣千仞表,何人泛宅五湖间。
绝怜与子同清赏,拟向云霄共往还。

赠沈生卖墨

元代 倪瓒

桐烟墨法后松烟,妙赏坡翁已久传。麋角胶清莹玄玉,龙文刀利淬寒泉。

山廨唯珍白鹅帖,云窗谁录古苔篇。爱尔治生吴市隐,收煤一室数灯然。

寄杨廉夫

元代 倪瓒

吴松江水春,汀洲多绿瑽。
弹琴吹铁笛,中有古衣巾。
我欲载美酒,长歌东问津。
渔舟狎鸥鸟,花下访秦人。

云槎轩

元代 倪瓒

已比沟中断,空思海上浮。随云秋汎汎,贯月夜悠悠。

无路通河汉,凭谁问女牛?漂摇非有待,吾道付沧洲。

早春对雨寄怀张外史

元代 倪瓒

林卧苦泥雨,忧来不可绝。
掀帏望天际,春风吹木末。
飞萝散成雾,细草绿如发。
念子独高世,南山修隐诀。
抚弄无弦琴,招邀青天月。
神安形不凋,迹高行自洁。
思之不可见,饥渴何由歇。
愿为鸾鹄翔,南游拂松雪。

夜作古木怪石因题

元代 倪瓒

夜游西园渚,初日光炯炯。徙倚岩石下,爱此林中影。

江城子·满城风雨近重阳

元代 倪瓒

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萍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

蝶恋花 以上十六首百家词本云林乐府。此下

元代 倪瓒

夜永愁人偏起早。客鬓萧萧,镜里看枯槁。雨叶铺庭风为扫。闭门寂寞生秋草。
行路难行悲远道。说着客行,真个令人恼。久客还家贫亦好。无家漫自伤怀抱。

次韵郯九成见寄

元代 倪瓒

郭外青山旧结庐,微茫野径望中无。残生竟抱烟霞癖,好事犹传海岳图。

夜壁松风悬雅乐,秋池菊水酌商觚。傥从世事求玄赏,好趁轻舟看浴凫。

荆溪秋色图为卜震亨题

元代 倪瓒

罨画溪头秋水明,上人逸笔思纵横。云山多少元晖句,不道毫端画得成。

对春树

元代 倪瓒

端忧对春树,影落身上衣。
美人手所成,纫缝愿无违。
步庭悲往躅,瞻景惜余晖。
芳襟沾露湿,兰珮委风微。
凝思自的的,染泽尚依依。
晨鸡催梦短,夜鹊逐魂飞。
欢爱自兹毕,憔悴损容辉。

寄李隐者

元代 倪瓒

南汀新月色,照见水中蘋。
便欲乘清影,缘源访隐沦。
君住钿山湖,绿酒松花春。
梦披寒雪去,疑是剡溪滨。

送潭州鲁总管

元代 倪瓒

翙翙文鹓飞渡淮,葳蕤五采下天阶。西畴昨夜雨初遍,田父讴歌有好怀。

湘潭山色随轻毂,谈笑来为此州牧。隔岸桐林散绮霞,三月洞庭春水绿。

听袁员外弹琴

元代 倪瓒

郎官调绿绮,谷雪赏初晴。两忘弦与赏,流泉松吹声。

问言踰八十,云尝见河清。挂帆望九华,神人歘相迎。

啖以海上枣,欢爱若平生。玄遇宁复得,惜哉遗姓名。

古诗一首奉送友仁贤良之京师

元代 倪瓒

吴山朝霭外,阊门春雨余。
超忽孤帆远,天末浮云舒。
君今北阙游,我栖南山庐。
荷锄事耕作,闭户咏诗书。
高林鸣禽曙,青苔行迹疏。
还期茅檐下,一枉故人车。

八月三日与刘道益连床夜话风雨凄然五日开霁道益赋诗见贻次韵一首

元代 倪瓒

扁舟小泊菰蒲雨,玄论却消身意尘。空寂室中无侍者,萧条云外不羁人。

酒杯畏病不复举,灯火新凉差可亲。袅袅秋风振庭树,绿波芳草似初春。

送惟寅

元代 倪瓒

春江烟霭绿,远树明清旭。归雁影斜斜,鸣声断复续。

陈君挂帆去,似与雁相逐。水际白云度,山中甘雨足。

安得从耦耕,柴门艺松菊。去去且入城,怀抱向谁倾。

姚公有古道,虚夷多远情。俾尔遂高隐,狂歌乐幽贞。

倪瓒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 15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