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一日韩子华以靖节斜川诗见招游李园既归遂苦风雨三日不能出 ...
少年喜追随,老大厌諠哗。惭愧二三子,邀我行看花。
花开岂不好,时节亦云嘉。因病既不饮,众欢独成嗟。
管弦暂过耳,风雨愁还家。三日不出门,堆豗类寒鸦。
妻儿强我饮,饤饾果与瓜。浊酒倾残壶,枯鱼杂乾虾。
小婢立我前,赤脚两髻丫。轧轧鸣双弦,正如橹呕哑。
坐令江湖心,浩荡思无涯。宠禄不知报,鬓毛今已华。
有田清颍间,尚可事桑麻。安得一黄犊,幅巾驾柴车。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