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天平寺

天平寺

宋代 范成大

旧游彷佛记三年,轰饮题诗夜满山。
山上白云应解笑,又将尘土涴朱颜。

诗人范成大的古诗

晓诣三井观

宋代 范成大

路转市声远,宽闲古城东。
适从红尘来,忽入苍烟丛。
槿心倾穠露,芋叶翻微风。
秋阳澹篱落,残暑不必攻。
野老熟睡起,日高首如蓬。
官身骑官马,君应笑龙钟。

携家石湖赏拒霜

宋代 范成大

水上晴云綵蝀横,许多蜂蝶趁船行。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元日立春感叹有作二首 其二

宋代 范成大

元日兼春日,閒身是老身。行年申直戊,交运丑支辛。

岂敢綦安佚,聊希刮钝屯。童儿看书户,把笔已如神。

重读唐太宗纪

宋代 范成大

父子情深苦亦深,盖天神武一沾襟。
想当拔刃投床际,也忆海池舟里心。
承乾谋父保天年,青雀图兄亦两全。
隐刺诸儿却孥戮,一私知隔几山渊。
更张聊欲亢吾宗,仁孝承家合至公。
天发杀机那可料,正投阿武祸胎中。

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

宋代 范成大

玻瓈江头春渌深,别时沄沄流到今。祇言日远易排遣,不道相思翻苦心。

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人生若未免离别,不如碌碌无知音。

姚夫人挽歌词

宋代 范成大

衿帨虞鳏后,诗书孟母邻。高怀琴意静,晚福诏恩新。

自古悲风木,于今咏涧蘋。松铭无溢美,百世考坚珉。

以狨坐覆蒲龛中

宋代 范成大

蠹蚀尘昏度几年,蒙茸依旧软如绵。
且来助暖乌皮几,莫忆冲寒紫繡鞯。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 其八 分岁词

宋代 范成大

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馀即分岁。

地炉火软苍朮香,饤盘果饵如蜂房。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

小儿但喜新年软,头角长成添意气。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

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

老翁饮罢笑撚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代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真瑞堂前丹桂

宋代 范成大

血色凡花太俗生,花工新意染秋英。
袍红太重鞓红浅,画不能摹句写成。

蚤晴发广安军,晚宿萍池村庄

宋代 范成大

夜雨洗烦蒸,晓风荐清穆。
云头聩铁山,日脚迸金瀑。
暑涂头日凉,远客万事足。
羁人正奔波,观者何陆续。
翠盖立严妆,青裙行跣足。
俗陋介南徼,物华入东蜀。
竹萌苦已青,荔子酸犹绿。
修芦密成篱,直柏森似纛。
泥乾马蹄松,路坦亭堠速。
暮投何人庄,窗户暗修竹。

再赠寿老

宋代 范成大

澹斋寂莫澹庵空,玉柱金庭一梦中。
我病君衰犹见在,莫嫌俱作白头翁。

秦楼月·楼阴缺

宋代 范成大

楼阴缺,栏干影卧东厢月。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

宋代 范成大

沙际春风捲物华,意行聊复到君家。年年我是曾来客,处处梅皆旧识花。

官减不妨诗事业,地寒犹办醉生涯。城中马上那知此,尘满长裾席帽斜。

午窗遣兴,家人谋过石湖

宋代 范成大

云日初收破柱雷,小窗坐稳兴悠哉!
熏炉花气朝酲解,茶鼎松风午梦回。
谢客门闌风动竹,惜春时节雨肥梅。
画船破浪亦一快,闻道湖光如泼醅。

戏题无常钟二绝

宋代 范成大

著衫脱裤两浮休,切莫随渠认路头。
三尺蒲牢关底事,寻声接响大悠悠。

望乡台

宋代 范成大

千山已尽一峰孤,立马行人莫疾驱。
从此蜀川平似掌,更无高处望东吴。

问月堂酌别

宋代 范成大

半明灯火话悲酸,此会情知後会难。
四海宦游多聚散,一生情事足悲欢。
鬓丝今夜不多黑,酒量彻明无数宽。
醉梦登舟都不记,但闻风雨满江寒。

戏赠勤长老

宋代 范成大

从君挥麈演金乘,我已无心缠葛藤。第一圆通三鼓梦,大千世界一窗灯。

罢参柏子庭前意,权作梅花树下僧。饭饱閒行复閒坐,人间有味是无能。

天童三阁

宋代 范成大

松萝羃天堕空翠,迎面风香三十里。曾宫亭亭隔瑶水,碧瓦琼榱五云里。

千佛当门无半偈,声闻未解祖师意。遍参踏破青鞋底,前楼后阁玲珑起。

閒客那知如许事,东斋听雨烂熳睡。觉来一转聊布施,普请云堂来拟议。

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77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