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道出溧水遇雨借宿计图长家留赠

道出溧水遇雨借宿计图长家留赠

明代 庞嵩

麦郊春润布甘霖,短袷迎风冷透襟。喜有高门新榻下,愧无南国旧棠阴。

何因琼玖情偏厚,渐引杯盘乐更深。踧踖趋庭知有子,岂无叔夏素传心。

诗人庞嵩的古诗

右与杨时哲 其一

明代 庞嵩

政府几年仍陋室,官居今见有高楼。和衷幸借同寅力,亦汝殷勤解董修。

虎爬泉

明代 庞嵩

衡岳最高峰,泉自山顶出。何以山顶泉,阴阳有呼吸。

山泽自通气,涓流喷觱沸。观泉观我生,沛此育万物。

题兰台号

明代 庞嵩

采芳游览遍湖山,万翠庭中独种兰。但得有人常入室,坐忘香里意相关。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 其七

明代 庞嵩

玉女开澄潭,盘盘玉阳洞。养静时闭关,煮石谁人共。

题陈中阁山人号

明代 庞嵩

四百峰头旧结茅,望悬中阁翠云交。铁桥有路通仙窟,丹灶无烟任鹤巢。

指点篆符遗竹叶,索吟春意上梅梢。与君共陟飞云顶,净洗尘氛万虑淆。

竹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春水池塘护短栏,几根雪外倚琅玕。飔飔忽动云和籁,又捲疏帘对月看。

登小金山望斗南弟不至 其一

明代 庞嵩

石径无尘古刹幽,僧开方丈傍丹邱。昙花阶下和云落,山色波间抱日流。

出洞烟霞封宝殿,悬厓星斗护灵洲。宦情羁思添离恨,骢马不来独倚楼。

又赠别霍子勉衷应召补鄞县尹六首 其五

明代 庞嵩

士无德举主,先公忘己恩。子今酬知己,惟报君与民。

向彼潝潝徒,太虚过浮云。

旧吏杨时哲王宪相从久入京时复一至执轴乞诗书往事分题各四首予之 ...

明代 庞嵩

五华山耸接滇池,绕郭龙盘总绿漪。残牍尚惭经刷手,且看河洛续遗碑。

南坪蒙泉二丈论王湛学旨

明代 庞嵩

欲识东皇面目时,真根灵干长新枝。真言妙诀终真见,致著躬行是致知。

远有疑时焉自信,近如通处不妨随。中空日日悬双鉴,肯把成心却自师。

谒甘泉先生祠院拟修

明代 庞嵩

忆予湛夫子,看山酬夙缘。行年八九酬,两陟衡岳巅。

紫云开讲院,丹壑引流泉。背倚南台峰,天柱联撑天。

左襟岳宇秀,右邻文定贤。洞深奥复奥,翠屏抱当前。

高建白沙祠,低处开井田。更有祝圣台,祝圣千万年。

重门辟大道,纳级升堂轩。乡约集诸老,青衿开心传。

文风忽丕变,礼乐相交先。遗泽在一方,庙貌肃俨然。

嗟予系天关,三约踰酬年。今朝始一到,点检多遗愆。

两斋已颓圮,门墙颇更迁。岌岌白沙宇,欹斜亦将颠。

乃亟鸠众工,爰方斲且虔。植邪以有立,易腐以为坚。

斋廊且有待,两垣筑环联。心勤力不违,弱驾谁能鞭。

岂无同心者,勖哉成予言。

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 其二 过青霞谷

明代 庞嵩

路引朱明宅,楼高倚翠霞。江门曾授钵,沙贝此移家。

坐榻光风远,敲诗到日斜。玉梢梅吐白,端可记年华。

赠别高笥峰象峰碧峰黄峰并令郎侄孙诸彦

明代 庞嵩

天曹旧识东床面,岭海重劳北使车。岭里交情从此厚,百年高谊更谁如。

乘风舟楫趋涢楚,入室芝兰满砌除。并驾五常休独羡,八龙端的嗣簪裾。

喜陈中阁刘三台二公入会

明代 庞嵩

石门控沙表,空中见中阁。洒洒遗世见,勇脱簪缨缚。

蜿蜒迤三台,乌石层城角。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东西各天隅,乌兔自腾跃。梦寐隔蒹葭,中央讵能泊。

幸有缩地缘,共赴香山约。九老联衣冠,七贤岂遗落。

江湖轸忧君,窈窕聊寻壑。出岫云何心,归飞鸟自乐。

沉吟续骚雅,图书阐河洛。与之同逍遥,翱翔遍寥廓。

书林怀兰卷

明代 庞嵩

幽谷有奇芳,移来植前庭。天风播天香,惟德与之馨。

绻绻不忍采,握之泪盈盈。培根固自昔,岂以旦夕成。

手泽今犹在,于以吐含英。纫佩随鹓行,馨香达明廷。

岂不堪瀼露,浥露如沾缨。岂无贤人亲,眷此伤我情。

愿言再培植,沃以流泉清。龙孙日蕃茁,千载承芳名。

番山秋色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百粤风光丽,三城秋倍妍。祥云连粉堞,皎月耀晴天。

水播鲲翎变,花明骥足先。河南原有谶,重见辂生鞭。

又赠别王阳冈赴召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宰我对问社,误看周人栗。千载嘘遗风,竞言淬刀笔。

吹疵摘细故,脔胾凌万物。哀我同胞民,楚钳剥肤骨。

谁将一拯之,春和布穷窟。我爱王阳冈,明刑在钦恤。

克念堂订会呈岑蒲谷大方伯

明代 庞嵩

皇风泛遐轨,周道丛榛芜。太羹杂浓胾,澄源变潢污。

谁将挽颓流,崄巇共匡扶。缅怀在西方,美人挹子都。

棠荫弘仁渥,嘤鸣故相呼。华筵敞薇幄,旨酒芬醒壶。

邺中启寒盟,建安美朋徒。皎皎玉树林,而乃容葭莩。

八月天气佳,四美良且俱。岂直驰艺苑,引我康庄涂。

康庄在何许,倚衡见中孚。堂颜卓克念,允矣千圣谟。

愿言各努力,至德恒不孤。

卧仙岩

明代 庞嵩

壶中别有天,谷口浑无事。一枕八百秋,风雨轰雷鼻。

倦翼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精力苦日短,乘閒强登眺。登山陟其顶,倚云发孤啸。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