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见圣楼

见圣楼

明代 庞嵩

人人欲见圣,岂以面目求。由之乃克见,真见惟真修。

诗人庞嵩的古诗

有怀九章寄北途滨江诸友九首 其四

明代 庞嵩

望望青原山,昔侣白鹤仙。杳矣东廓翁,念之成潸然。

罗浮山和邹方伯四首 其三 石楼

明代 庞嵩

兀兀擎双楼,南天望不极。枕石批霞餐,岂羡黄粱粒。

寿沈母

明代 庞嵩

仙子凌空跨鹤来,碧桃香荐紫霞杯。不须海上论筹算,祇看梅花岁岁开。

远游出郭

明代 庞嵩

平生不作临行泪,今日出门偏洒缨。今冢樵云回注目,季儿灯火重关情。

百年道计三冬路,两地心期万里程。人事天心若留意,满江风雨忽开晴。

贺蔡高冈七十三寿辰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七十三年岳降祥,远从南海荐霞觞。岂缘吸养仙丹寿,且喜真传道脉长。

云梦春风时对育,天关晴日倍辉光。贞元再见清宁会,翙翙高冈有凤凰。

语影

明代 庞嵩

欲行欲行,顾子行行。惯与子亲,子作吾仆。

高淳民芮首忠得心疾予一言药之而瘳兹来见诗以赠归

明代 庞嵩

羡尔南来路四千,此心原可对青天。翳门关外罗浮月,满照珠江归去船。

送梁节斋表兄掌教灵川

明代 庞嵩

清江已解观澜意,又向灵川看逝流。正派本来浑一脉,光风在处正相求。

苍连岭表千山树,爽引江东百尺楼。夜合有怀天共远,几时樽酒续绸缪。

策勋鲸海册为来潮推

明代 庞嵩

羲皇画易开天地,讼师协济随成比。蛮夷贼宄内外殊,虞廷总属皋陶士。

才堪平理能治兵,禁非正义原同行。莱兵远却惟司寇,泮宫献馘归明刑。

圣贤矩度遗芳轨,古人亦可今人拟。渊泉浚养时之出,左宜右有皆相似。

来公本是浙中英,少年甲第腾蜚声。龙光初奋镆铘匣,十二屠牛立解铏。

潮邦正值风涛恶,横奔毒噬棼鲸鳄。惟公戢暴在安民,声色刑威本无作。

冰清玉润阳春旋,期年民自以不冤。驰驱愿效同仇志,荷戈执挺争相先。

曾贼渠魁已擒掊,党孽倭奴亦授首。赞猷辑士公居多,让德让功公不有。

口碑载道讴歌频,誉声上彻通苍旻。康侯晋锡从天下,补衮行应入紫宸。

乘风巨翮今未已,九万图南从此始。姬朝方吉承周公,壮猷共赞宣王理。

有文谟,有武备,出将入相皆吾事。伫见勒绩燕然收功铜柱,纪万年之青史。

纪别五章

明代 庞嵩

煦煦者和,维时之春。物胥以育,于胥海滨。胥斯海滨,荣斯欣欣。

物斯欣斯,矧伊人斯。

浩浩者流,曰维珠江。萃彼百川,其沛滂滂。可以济桴,可以载航。

无曰德则小,谁哉子量。

丽彼春江,朝阳孔熙。彼山则翠,于江之湄。中有行舟,其鸣咿咿。

维鸥鶒则飞,维鸳鹭则飞。

鸟之扬矣,江之长矣。鸟之悦矣,江之阔矣。壮哉子观,目云豁矣。

莫予物违,形之脱矣。

既载我酒,亦将我殽。酌别春江,其情交交。其情交交,其行逼逼。

水岐路分,维子之适。作此好歌,以慰戚戚。

丁四首,俱吉阳书院景物 其四 如斯桥

明代 庞嵩

夫子在川上,示以逝如斯。法天以行健,见易时见之。

汲达摩泉

明代 庞嵩

曹溪未演传衣法,越井何因卓锡来。山下有泉应自汲,静而清处是灵胎。

过小金山登妙高台

明代 庞嵩

自惜驰驱地,遨游今独閒。不因筵祖道,已破利名关。

适意鸢鱼外,忘形天地间。德云苏老逝,休更问回环。

闻常邑诸耆老为建惺庵弟生祠复有啧啧以善政告予者答之

明代 庞嵩

大君即吾父,百姓为吾儿。天下本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吾职,岂敢他求知。吾祖耕鹿门,颇识民之依。

愿推衣与食,忍见啼寒饥。虽有尧舜心,敢谓无其咨。

偏反常棣华,愧乏甘棠枝。昔予忝京兆,民乃留生祠。

惺弟按全浙,生祠重见之。兹予过常邑,行道传口碑。

见予问同姓,述旧喜以悲。不有按治良,何以安流移。

为建长生位,以系吾民思。徐氏实倡义,民心同秉彝。

民风足徵厚,岂以笑貌私。寄谢诸父老,种德弘镃基。

玉女潭佳境八首 其三 虬鼍峡

明代 庞嵩

泉出漱玉轩,奔流迤东首。水石固有所,行遇嗔相偶。

天河落万丈,直出龙门口。砥柱屹不动,壮哉遏湍浏。

乍惊龙马饮,下破虬鼍走。此可凭观澜,君莫笑迂朽。

过顺德罗京兆别业

明代 庞嵩

碧水遥分银汉长,夹城连抱水云乡。层崖怪石晴空出,古木苍藤晚吹凉。

京兆宅联丹桂蔼,水仙宫袅紫檀香。凭高欲罄衷肠话,金谷何妨酒百觞。

涵春亭

明代 庞嵩

春水来方塘,群芳散疏牖。独坐亭中央,微醺数杯酒。

元旦洞庭湖

明代 庞嵩

长风净洗旧污尘,喜讶新年景色新。宝历千回俱大统,玉绳一昔又壬申。

岳阳入望湖光荡,衡洞回瞻岳翠春。此去王孙信行步,寰区谁是异乡人。

狂风二章

明代 庞嵩

狂风倏起,埃霾障天。阻我中路,微亦有缘。

狂风且恶,摇摇我衣。我脚则定,岂风动则移。

天山堂避暑

明代 庞嵩

六月炎荒疑冻雪,天山池馆枕幽城。已无酷吏阶前拥,时有故人天上迎。

竹叶影侵诗骨瘦,柳梢柔飏葛衣轻。出门咫尺驱驰地,便有炎凉几世情。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