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已亥杂诗 228

已亥杂诗 228

清代 龚自珍

复墅拓墅乞墅了,吾将北矣乃图南。
无妻怕学林甫独,有子肯为王霸惭。

诗人龚自珍的古诗

端正好

清代 龚自珍

数年华闲中黯黯。记不起、谁思谁怨。金炉香袅昼沈沈,并叠作,闲愁片。

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

邻儿半夜哭

清代 龚自珍

邻儿半夜哭,或言忆前生。前生何所忆,或者变文名。

我有一箧书,属草殊未成。涂乙迨一纪,甘苦万千并。

百忧消中夜,何如坐经营。剪烛蹶然起,婢笑妻复嗔。

万一明朝死,堕地泪纵横。

已亥杂诗 1

清代 龚自珍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寒夜读归佩珊夫人赠诗,有“删除荩箧闲诗料,湔洗春衫旧泪痕”之 ...

清代 龚自珍

风情减后闭闲门,襟尚馀香袖尚温。魔女不知侵戒体,天花容易陨灵根。

蘼芜径老春无缝,薏苡谗成泪有痕。多谢诗仙频问讯,中年百事畏重论。

已亥杂诗 216

清代 龚自珍

瑰癖消审结习虚,一篇典宝古文无。
金灯出土苔花碧,又照徐陵读汉书。

已亥杂诗 275

清代 龚自珍

绝业名山幸早成,更何方法遣今生。
从兹礼佛烧香罢,整顿全神注定卿。

因忆两首 其二

清代 龚自珍

因忆斜街宅,情苗茁一丝。银缸吟小别,书本画相思。

亦具看花眼,难忘授《选》时。泥牛入沧海,执笔向空追。

已亥杂诗 16

清代 龚自珍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
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四

清代 龚自珍

手种江山千树花,今年负杀武陵霞。梦中自怯才情减,醒又缠绵感岁华。

己亥杂诗 其二四九

清代 龚自珍

何须宴罢始留髡,绛蜡床前款一尊。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已亥杂诗 134

清代 龚自珍

五十一人忽少三,我闻陨涕江之南。
箧中都有旧墨迹,从此袭以玫瑰函。

行路易

清代 龚自珍

东山猛虎不吃人,西山猛虎吃人,南山猛虎吃人,北山猛虎不食人。

漫漫趋避何所已,玉帝不遣牖下死,一双瞳神射秋水。

袖中芳草岂不香,手中玉麈岂不长。中妇岂不姝,座客岂不都。

江大水深多江鱼,江边何哓呶。人不足,盱有馀,夏父以来目矍矍。

我欲食江鱼,江水涩咙喉,鱼骨亦不可以餐。冤屈复冤屈,果然龙蛇蟠我喉舌间,使我说天九难、说地九难。

踉跄入中门,中门一步一荆棘,大药不疗膏肓顽。

鼻涕一尺何其孱,臣请逝矣逝勿还。嘈嘈舟师,三五詈汝:汝以白昼放歌为可惜,而乃脂汝辖。

汝以黄金散尽为复来,而乃鞭其脢。红玫瑰,青镜台,美人别汝光徘徊。

腷腷膊膊,鸡鸣狗鸣。淅淅索索,风声雨声。浩浩荡荡,仙都玉京。

蟠桃之花万丈明,淮南之犬彳亍行。臣岂不如武皇阶下东方生。

乱曰:三寸舌,一枝笔,万言书,万人敌,九天九渊少颜色。

朝衣东市甘如饴,玉体须为美人惜。

己亥杂诗 其九十八

清代 龚自珍

一言恩重降云霄,尘劫成尘感不销。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琴歌

清代 龚自珍

之美一人,乐亦过人,哀亦过人。月生于堂,匪月之精光,睇视之光。

美人沈沈,山川满心。落月逝矣,如之何勿思矣。美人沈沈,山川满心。

吁嗟幽离,无人可思。

已亥杂诗 7

清代 龚自珍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已亥杂诗 3

清代 龚自珍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己亥杂诗 其一一六

清代 龚自珍

中年才子耽丝竹,俭岁高人厌薜萝。两种情怀俱可谅,阳秋贬笔未宜多。

己亥杂诗 其二十一

清代 龚自珍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已亥杂诗 97

清代 龚自珍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
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

已亥杂诗 304

清代 龚自珍

图籍移徙肺腑家,而翁本学段金沙。
丹黄字字皆珍重,为裹青氈载一车。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40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