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只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 其五

后秋兴八首壬寅三月二只三日以后,大临无时,啜泣而作 其五

清代 钱谦益

橘中何地有商山?只影孤拳盖载间。只日焚天人少种,九幽持地鬼为关。

诘盘周诰封京观,雕琢淮碑颂伯颜。叹息申胥重趼后,报吴异策尚班班。

诗人钱谦益的古诗

后秋兴八首辛丑二月初四日,夜宴述古堂,酒罢而作 其七

清代 钱谦益

旄头摧灭岂人功,太白新占应月中。太荡沈灰元夕火,吹残朔所早春风。

揭空铙鼓催花白,搅海鱼龙避酒红。从此撑犁辞别号,也应飞盏贺天翁。

为诗赠新城王贻上

清代 钱谦益

风轮持大地,击扬为风谣。
吹万肇邃为,赓歌畅唐姚。
朱弦泛汉魏,丽藻沿六朝。
有唐盛词赋,贞符汇元包。
百灵听驱使,万象穷锼雕。
干灯咸一光,异曲皆同调。
彼哉諓諓者,穿穴纷科条。
初盛别中晚,画地成狴牢。
妙悟掠影响。指注窥厘毫。
瓮天醯鸡覆,井月痴猿号。
化为劣诗魔,飞精入府焦。
穷老蔽蔀屋,不得瞻泬寥。
正始日以远,词苑杂莠苗。
献吉才雄骜,学杜餔醨糟。
仲默俊逸人,放言訾谢陶。
考辞竞嘈囋,怀响归浮漂。
江河久壅决,厬潏亦腾嚣。
幺弦取偏张,苦调搜啁噍。
鸟空而鼠即,厥咎为诗妖。
丧乱亦云朊,诗病不可瘳。
譬彼膏盲疾,传染非一朝。
呜呼杜与韩,万为垂斗杓。
北征南山诗,泰华争岧峣。
流传到于今,不得免傲嘲。
况乃唐后人,嗤点谁能跳。
穷子抵尺壁,冻人裂复陶。
熠耀点须弥,可为渠略标。
昌黎笑群儿,少陵诃汝曹。
嗟我老无力,掩耳任叫呶。
王君起东海,七叶光汉貂。
骐骥奋蹴踏,万马喑不骄。
识字函雅故,审乐辨箫韶。
落纸为歌诗,绛云卷青霄。
自顾骨骼马,创残卧东郊。
敢云老识路,昏忘惭招邀!
河源出星海,东流日滔滔。
谁跖巨灵掌,一手堙崩涛?
为学尚根干,流俗沸螗蜩。
伪体不别裁,何以亲风骚?
珠林既深深,玉河复迢迢。
方当剪榛楛,未可荣兰苕。
瓦釜正雷鸣,君其信所操。
勿以独角麟,媲彼万牛毛。
伊余久归佛,繙经守僧寮。
枨触为此诗,狂言放调刁。
无乃禅病发?放笔自抑搔。
起挑长明灯,忏除坐寒宵。

寄东江毛总戎

清代 钱谦益

鸭绿江头建鼓旂,间关百战壮军威。间天自许孤忠在,赤手亲擒叛将归。

夜静举烽连鹿岛,月明传箭过鼍矶。纷纷肉食皆臣子,绝域看君卧铁衣。

《西湖杂感》二十首 其十九

清代 钱谦益

东风依旧起青蘋,不为红梅浣北尘。鼓箧儒生陈玉历,开堂禅子祝金轮。

青衣苦效侏离语,红粉欣看回鹘人。他日西湖志风土,故应独少宋遗民。

红豆诗

清代 钱谦益

春深红豆数花开,结子经秋只一枚。王母仙桃余七颗,争教曼倩不偷来。

西湖杂感(六首)

清代 钱谦益

其一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
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其二

潋艳西湖水一方,吴根越角两茫茫。
孤山鹤去花如雪,葛岭鹃啼月似霜。
油壁轻车来北里,梨园小部奏西厢。
而今纵会空王法,知是前尘也断肠。

其三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籍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侯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其四

冷泉净寺可怜生,雨血风毛作队行。
罗刹江边人饲虎,女儿山下鬼啼莺。
漏穿夕塔烟烽影,飘撇晨钟鼓角声。
夜雨滴残舟淅沥,不须噩梦也心惊。

其五

建业余杭古帝丘,六朝南渡尽风流。
白公妓可如安石,苏小湖应并莫愁。
戎马南来皆故国,江山北望总神州。
行都宫阙荒烟里,禾黍从残似石头。

其六

冬青树老六陵秋,恸哭遗民总白头。
南渡衣冠非故国,西湖烟水是清流。
早时朔漠翎弹怨,他日居庸宇唤休。
苦恨嬉春铁崖叟,锦兜诗报百年愁。

已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奉寄南都诸君子

清代 钱谦益

留都文物汉西京,虎踞龙蟠集俊英。虎庙神灵尝陟降,中朝佞幸敢纵横!

琐闱月白钟山晓,乌府霜寒淮水清。望尽浮云天北极,长安应见泰阶明。

放歌行赠栎园道人游武夷

清代 钱谦益

砺君吴刚斫月之玉斧,扬君鲁阳指日之戈殳。饮君邯郸一曲之美酒,赠君绕朝临行之策书。

忆君去年归书绣,高堂燕喜身垂鱼。雕轩列戟侯门屏,金章玉轴照座隅。

词人油素献歌颂,肩軿踵汗仍口呿。青阳逼除才隔岁,南冠顾影行次且。

秋风吹散孟尝客,廉公市门日旰虚。老夫冲寒走问讯,罨头冰雪胶髭须。

溺人但一笑,越吟多嗫嚅。班荆过逢桑下语,仓皇执手临交衢。

且勿赋河梁,且勿歌《骊驹》。听我《放歌行》,请言造化初。

厥初空界二十劫,毗岚橐风吹复嘘。金藏兴云雨如轴,金刚界结胎堪舆。

清水升天淀浊地,七金四洲高下殊。光音天人福报薄,地饼食竭林藤枯。

身光彫落器界暗,四轮墨穴游昏涂。宝音诸地起慈敏,化现日月天地星宫俱。

开张两仪布二曜,二十八宿磊落排空居。梵王口膍脐轮各种族,欲界障持善现相刲屠。

修罗荡脚波海水,生憎头上蹴踏双兔蜍。手幛日轮口啖月,日月怖匿天嗟吁。

此方蚩尤兄弟亦徒党,铜头铁额兴蝥弧。共工触头折天柱,后羿矫矢摧阳乌。

三王五伯迭整顿,君臣将相群拮据。撑天拄地定八极,为此衣冠礼乐争寰区。

东门啸戎索,北落移天枢。裸衣笑神禹,好冠诧勾吴。

退飞未许傍宋鹢,避风何地追鶢鶋。天地为笼逝安适,身藏藕孔难卷舒。

移眉下目吁可怪,闭门捕舌谁能逋。劾君以弹甘蕉之封事,案君以覆郑鹿之追胥。

误君以知雀语之公冶,贵君以辨牛鸣之葛庐。淳于冠缨大笑绝,舍人寠{宀数}居誉呼。

昆山抵鹊用良玉,泉泪洒涕成明珠。心惊蚁床自急捣,梦入鼠穴仍供趋。

斗间干将会须出,山头廷尉当何如。河鼓大星正芒角,横海兵气连无诸。

蛟门水立鸟不渡,子陵滩头断钓渔。老夫已办千日醉,吾子慎爱千金躯。

扁舟东下值元夕,红镫绿酒停姑苏。皋桥银筝裹红泪,迟君拂拭追欢娱。

元墓梅花众香国,西泠红雨桃千株。巾车蜡屐聊复尔,何用䡃辘催奔车。

武夷之君吾远祖,相见遥祝传区区。曾孙面皴头发秃,何当念我诒乾鱼。

酌君酒,揽子袪,我欲竟此曲,此曲烦且纡。咙㗅啽呓如梦魇,宫商失次无疾徐。

征马为踯躅,仆御亦踟蹰。乌啼鸦散君且发,玉壶酒暖还须臾。

放歌行,还须臾。东方瞻顾已精色,晨鸡喔喔鸣前除。

三良诗 高侍郎平仲

清代 钱谦益

平仲巡两河,揽辔出西台。就寇方燎原,宛雒荡劫灰。

移师围大梁,投鞍成覆敦。登陴七昼夜,死守凭崔嵬。

累卵我势急,中目贼焰推。保汴唯汝劳,国功帝念哉。

遂膺全豫寄,旌节焕昭回。解严逾夏秋,悉众贼复来。

长堑截飞鸟,巨炮轰殷雷。潜队穿地裂,梯冲舞风颓。

及堞骨相柱,薰穴尸成堆。负户我告病,濡褐敌未衰。

是时诸道兵,左次大河隈。半夜朱仙镇,十万溃喧豗。

沈城声援绝,馈运甬道隤。擂石尽发栋,陈焦资炊骸。

噬指徒恸哭,大临谁告哀。河伯为解围,洪流夜击礌,我师既北徙,贼戈亦南回。

优诏许休沐,宠秩旌厥能。还家甫抹马,虏入沂城隳。

抗辞骂凶丑,并命捐匹侪。吁嗟忠壮士,纠缠罹凶灾。

贼锋乍撞㧙,奴刃旋提捶。自从兵兴后,屠溃自相偕。

金柝不夜击,和门尝昼开。九攻敌已穷,三板志不乖。

方镇皆斯人,王略宁未恢。何当大星陨,坐见长城坏。

我非哭其私,惜此天下才。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六

清代 钱谦益

黄叶纷飞沟水头,白云萧瑟自高秋。馀年且问鸡豚社,故国空馀稻蟹愁。

匣里兵符凭语雀,镜中衰发乱群鸥。荒陂谁恼眠鹅鸭?午夜喧声似蔡州。

后秋兴八首九月初二日,泛舟吴门而作 其一

清代 钱谦益

槎枒枮蘖矗平林,刺眼浑疑战戟森。朔气亘天围大陆,金风掠地战重阴。

覆蕉野鹿年年梦,啼枕吟蛩夜夜心。漏尽木鱼声策策,依然木叶响寒砧。

楔后五日浴黄山下汤池留题四绝句遥寄河东君 其三

清代 钱谦益

沐浴频看称意身,刈兰赠药想芳春。凭将一掬香泉水,噀向茸城洗玉人。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 其五

清代 钱谦益

两戒关河万里山,京江天堑屹中间。金陵要奠南朝鼎,铁瓮须争北顾关。

应以缕丸临峻坂,肯将传舍抵孱颜。荷锄父老双含泪,愁见横江虎旅班。

题石崖秋柳小景

清代 钱谦益

刻露巉岩山骨愁,两株风柳曳残秋。分明一段荒寒景,今日钟山古石头。

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 其八

清代 钱谦益

金刀复汉事逶迤,黄鹄俄传反复陂。武库再归三尺剑,孝陵重长万年枝。

天轮只傍丹心转,日驾全凭只手移。孝子忠臣看异代,杜陵诗史汗青垂。

除夕山庄探梅口占报河东君

清代 钱谦益

数日西山踏早梅,东风昨夜斩新开。停车未许倾杯酒,走马先须报镜台。

冷蕊正宜帘阁笑,繁花还仗剪刀催。衫裆携得寒香在,飘瞥从君嗅一回。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 其五

清代 钱谦益

徼外行宫隔万山,朱光只在两河间。可令未派龟鱼种,却踞中原虎豹关。

槃木自来歌汉德,哀牢先许识天颜。于今垣市无推步,云汉遥佔鹑首班。

有美一百韵,晦日鸳鸯湖舟中作

清代 钱谦益

有美生南国,清芬翰墨传。河东论氏族,天上问星躔。

汉殿三眠贵,吴宫万缕连。星榆长历落,月桂并蹁跹。

郁郁昆山畔,青青谷水

闽中徐永存陈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四首 其四

清代 钱谦益

论交嵇吕更谁如,兵燹间关问索居。沁雪摩挲新拜石,杀青论勘旧藏书。

却看人世同巢幕,共笑残生出箯舆。莫讶和诗多讔谜,老来诞漫比虞初。

雨不止题壁

清代 钱谦益

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
天公尽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
钱谦益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 184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