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 其一

戏为张叟题麻姑进酒图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人间游戏太风情,混沌初分蝙蝠精。勾引麻姑来侍酒,须妨妒煞老方平。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游西樵山六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暧暧山下村,黄云穫秋田。郁郁山上村,茶灶飞秋烟。

山中多奇石,亦复多名泉。颇闻此山中,古亦有神仙。

何人此读书,谈道傲圣贤。樵夫闻大笑,遂为外人传。

天地有此山,几世而几年?凡愚斗智力,凿破古洞天。

治穷盗贼起,耕牧难晏然。丹井尚未湮,书堂亦未倾。

暮雨秋萧萧,欲往不敢前。岂有绿林豪,能识博士船。

次韵答维卿师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流落天南今八载,接天海气昼昏昏。锦袍银烛追前梦,夜半涛声倍断魂。

次韵答晴皋自桂林东下舟泊阳朔见寄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徵帆又挂桂江头,露下秋高潦未收。入海古来仍此水,好山多处自维舟。

画中九马逢阳朔,吟罢双鱼寄广州。追忆故人当独夜,乱峰相对写离忧。

禽言和姚俊卿孝廉韵六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树枝烧得著。十日并出,轨道交错,妖光怪芒,天焚地烁。

手无后羿弓,安得九乌落?榑桑根焦海水涸。树枝烧得著?

重九日游长潭六首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高台不可上,中有道士庵。不知何因道,奔走善女男。

上悬百尺崖,下俯千尺潭。同行各倦游,我力差能堪。

兴尽且姑止,胜境非不探。滩头有村店,恰坐人两三。

绿茶香盈瓯,丹橘珠满篮。是时日加午,鸡声隔烟岚。

小溪何清浅,溅溅来西南。溪上读书堂,一饭秋茹甘。

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载酒名园取次过,江城无奈落花何!天涯幸有生春手,写出南枝雪意多。

酒楼题句

清代 丘逢甲

红云四照酒光浓,开宴蓬莱顶上峰。手拨劫尘看世界,茫茫人海战群龙。

去岁秋初抵鮀江,今仍客游至此,思之怃然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沦落天涯气自豪,故山东望海云高。西风一掬哀时泪,流向秋江作怒涛。

忆上杭旧游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前年记作上杭游,路入林塘境便幽。三宿空桑吾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饶平杂诗 其十二

清代 丘逢甲

椎结遗风尚宛然,凤皇山畔种畬田。山中自作槃瓠国,更在佗王左纛前。

答叶季允

清代 丘逢甲

平生风义柳堂门,雄直依然粤派存。谁料南荒柔佛国,听松庐更有诗孙。

题梁佩琼女史

清代 丘逢甲

琼妃南驭瑶台鹤,小驻霞旌飞素阁。天风吹坠步虚声,散布人间诧灵作。

梅花海里吟香云,咳珠唾玉何缤纷?瑶天鹤去愁不返,五色蝶化留仙裙。

海山仙人念灵侣,手抚瑶华镌剩语。碧桃花落青鸾空,展卷频呼奈何许。

罗浮梦雨铢衣凉,宝音不断南云长。愿携香句洞天诵,四百四峰娥月光。

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欲回天地入孤舟,家住由拳古越州。为语君王正尝胆,未容少伯五湖游。

以摄影心太平草庐图移写纸本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昔者陆放翁,庵额心太平。自云此三心,取自黄庭经。

放翁振奇人,平生喜谈兵。上书论北伐,策马尝西征。

未甘以文字,供奉小朝廷。至老志不衰,家祭诗可徵。

吾生于放翁,所遭百不同。同者惟此心,天或哀吾穷。

有海畀不波,有岁畀常丰。吾穷足自慰,老作太平翁。

西湖吊朝云墓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心持一偈證人天,草歇无芳柳不绵。谁采蘋花荐遗冢,秋风渔唱满湖烟。

题仗剑昆崙看瀑图

清代 丘逢甲

万山万水发祖处,万方人物此胚胎。欲寻盘古开天迹,仗剑昆崙看瀑来。

台湾竹枝词 其十四

清代 丘逢甲

铁笛吹来竹外烟,梅花消息素怀牵。瑶台芳讯来何暮,惆怅溪桥欲雪天。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岂独伤心为古人,五年前事迹俱陈。青青几树河桥柳,不待飞花已送春。

对月放歌答友人

清代 丘逢甲

振华楼头看今月,今月冰人销侠骨。今人却忆古月光,恨我生不逢羲皇。

君胡怀今不怀古?锻月入诗寄阏父。阏父落拓今诗颠,将诗诉月愁南天。

南天入秦始受吏,秦月曾照龙川尉。却怜今月无古光,独倚楼栏看剑气。

题骆宾王集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义师散后遁僧寮,老抱雄心托浙潮。此笔江河流万古,多因曾檄伪临朝。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