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乌蛮滩谣 其一

乌蛮滩谣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乌蛮滩险恶,篙足须齐落。撑得篙湾湾,不愁水乾涸。

诗人屈大均的古诗

素馨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人气添芬烈,开偏与夜宜。如霜留到曙,未月戴多时。

挂帐成璎珞,张灯废料丝。中秋凉爽夕,香作雪风吹。

木槿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舜华难与久,每恐美人非。好日嗟无及,香车愿不违。

红葩餐未忍,紫蒂摘休稀。为与衣如雪,蜉蝣生意微。

送孙丈归黄山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去年东岳兼西岳,来往真如天际云。今日黄山游不得,三十六峰空待君。

君归好向汤泉浴,曾见骨青而髓绿。容成教以驻年方,服食虚无坐紫床,道成相与随轩皇。

临江仙 折梅赠内子

清代 屈大均

梅妻本是梅家女,白头香雪相偎。同白绿萼总重台。

凤餐珠蕊结仙胎。

村号梅花谁不羡,早从梅岭归来。南枝暖待北枝开。

百年春色忍相催。

梅花村作

清代 屈大均

路从卖酒田,乃至梅花村。罗浮梅大宗,太古多遗根。

纷纷诸岩谷,红白皆子孙。蔽亏玉女峰,含吐扶桑暾。

依依绿毛鸟,朝夕相寒暄。白名曰么凤,啾嘈似有言。

团团以相抱,首尾无一存。倒挂以自娱,雌雄情何敦。

氤氲两翅间,一一梅花魂。

再送从弟无极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秋天今肃杀,山林凄且凉。游子临归风,忧心以多方。

皇天若浮云,报施何靡常。黄钟委尘垢,瓴甋登明堂。

吾生既不辰,子亦命无良。雄翡而雌翠,今朝难同翔。

哀哉骨肉情,临别徒徬徨。

樽前 其二

清代 屈大均

掌中朝夕白椰杯,杯有黄花及早梅。酒尽不令高卧得,开门每望白衣来。

风光好 荷叶

清代 屈大均

似田田。似钱钱。半作罗裙衬午眠。绿香鲜。

双双菡萏开花笔。当兰室。小楷曹娥代答笺。女书仙。

野菊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苦苡生宜野,无心篱落间。只因甘味少,得使冷香閒。

兰已当门尽,松犹待客还。萧疏簪数朵,未觉鬓毛斑。

镜中人 本意和吴湖州

清代 屈大均

暮如霜,朝如雪。长与玉颜相接。形影可怜无别。处处同明月。

郎爱个人那爱妾。妾让个人清绝。罗袖为伊开笑靥。

更使能言说。

东湖曲 其三

清代 屈大均

天生一片素馨田,来作炎洲士女妍。多食荔支颜更好,楼船不隔碧纱烟。

伏波射潮歌

清代 屈大均

后羿射日落其九,伏波射潮灭六口。海水至今不敢骄,随月盈虚少沓潮。

流向东西各半月,新潮既长旧潮消。将军天命治南海,万古波涛精爽在。

前驱海若后波臣,民免为鱼仗真宰。

锦堂春慢 贺廖君新宅

清代 屈大均

地是兰湖,城当穗洞,华堂新见翚飞。羡王家春燕,复返乌衣。

碣石宫边久客,浮丘市上初归。镇向花林偃卧,长弄瑶簪,长弄珠徽。

锦里先生接近,又青莲白苧,词笔同嬉。笑桐孙百尺,桂子双围。

蕉老雌雄仙蝠,梅芬大小豪犀。未化千年霜羽,尚识庐耽,尚识令威。

荷叶杯 雁二首 其一

清代 屈大均

又见边鸿飞至。归未。嘹呖一声秋。衔书不忍过高楼。

愁么愁。愁么愁。

广州竹枝词 其四

清代 屈大均

洋船争得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点绛唇 淡红梅

清代 屈大均

背有微红,绛桃一半为根蒂。幼姿偏半。种得才三岁。

漏泄年光,心吐香难制。花虽细。弄人多计。不惜胭脂泪。

传言玉女 巫峡

清代 屈大均

棹下瞿塘,忽见满天苍翠。玉姬纤收,天烟螺十二。

魂梦未冷,作雨今还香腻。君臣非惑,仙灵多媚。

二暮三朝,已黄牛,又白帝。却看娟妙,若明霞水际。

胭脂水倾,半染楚妃衣袂。香溪微饮,使人如醉。

罾布谣

清代 屈大均

以罾为布,渔家所造。著以取鱼,不忧风飓。

长春石室

清代 屈大均

长春先生好吹笛,吹之裂尽华山石。一笛持来只一吹,岁用琅玕数千尺。

一吹即复投岩中,笛与人间制不同。人间不见长春笛,惟闻笛声满碧空。

仙人自古重音响,吹使乾坤气清爽。一曲中和致太平,遗音千载穿云上。

我向先生石室栖,每寻长笛临回溪。愿作仙人笛弟子,朝朝吹彻云台西。

赠别武昌陈子山昆弟之作

清代 屈大均

江汉何滔滔,其神足纲纪。大别如长城,中分南国水。

君家高冠山,黄鹄当门峙。形势雄湖湘,人才争郁起。

昔我客汉阳,求友得一士。岂知君弟昆,乃在吾桑梓。

伯仲圭璋姿,青云翘玉趾。所得凤凰毛,多分诸季子。

三百日弦歌,情礼为终始。贤父师于家,金玉相涤理。

扬粤观人文,化成察所以。颜曾昔童蒙,造道莫能止。

年少圣所畏,惭予将暮齿。清夏珠江湄,饮饯交壶矢。

执手情依依,所赠惟璚蕊。我本荆楚人,秭归有故里。

先臣居屈沱,女媭砧在彼。安得从君归,三闾陈簠簋。

汉家重楚声,离骚多所拟。君为宋景徒,努力事兰芷。

屈大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 5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