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退后呈郑使君十四韵

水退后呈郑使君十四韵

明代 区大相

四载风烟拥节旄,大川舟楫属贤豪。金沙涨挟青岩下,锦石秋吹碧浪高。

西郡日来沉雾雨,南溟天阔簸风涛。四方大水无不尔,九载襄陵此重遭。

已悼室庐同泛梗,转愁衢市渐容舠。三山欲出层波底,千水遥吞百雉牢。

万命一丝悬蚁穴,孤城三板足乌号。蛟龙纵意骋巨壑,鸿雁伤心哀暮壕。

十道变书连日上,颓隍版筑不时操。官疑苍水充行使,书出玄夷领郡曹。

陷溺似曾须宝筏,阻饥急用散仓廒。安危谁辨堤防力,利涉兼知抚字劳。

白马至今歌瓠子,黄楼终古奠徐漕。看君保障功成日,合有玄圭锡异褒。

诗人区大相的古诗

亲友梁黎辈念予北行日载酒过访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生平多宦旅,垂老未遑息。亲友念将离,载酒劳行役。

良宴不待期,累日继以夕。未别已绸缪,别去情何极。

和四家兄早春家园

明代 区大相

南园草色映堤新,小径莺声过雨频。花萼池边裁雅咏,芝兰庭下玩芳春。

溪桃笑日攀游骑,岸柳和烟罥舞人。家酝自堪成一醉,不须酤酒过西邻。

羊城八景 其一 石门返照

明代 区大相

石门江嶂断,来往思无穷。万水浮天外,千帆落照中。

再去田园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出门望四野,忧心恒忡忡。问子何所忧,百感填予胸。

谁云天泽远,举目尽疲癃。谁云周道平,荆棘高蔽空。

树木莽萧条,于何息吾躬。久知世路艰,悔不守固穷。

君子重谋始,古人戒薄终。卒卒营世务,羡尔高飞鸿。

太和宫杂曲 其三

明代 区大相

瑶阶步步整金莲,密语低声诉上天。罗帕捧来酬醮礼,金钗施尽当香钱。

春日城南望春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春还都未觉,春事不相饶。柳拂佳人不,花停上客镳。

易牵芳草思,难度落梅朝。迎暖浮杯蚁,辞寒减皂貂。

何由匹佳丽,车马洛城遥。

梅花歌与崔子玉诸公饮花下作

明代 区大相

江南气候足妍和,燕地风沙本自多。惟有梅花解人意,乡关客舍共芬华。

当年花里故人别,今日花前为谁折。玉椀银缸赏已新,毡毹锦帐香未歇。

醉把瑶华揽子裾,莫教羌笛怨离居。上苑花枝犹若此,故园春色定何如。

顾正谊画山水歌

明代 区大相

顾君自神其画品,往往不在宋元下。丹青妙手世罕传,当代沈文此其亚。

兴来一幅生绡帐,恍惚峦涧开茅堂。炎天赤日不到地,四座飒飒枫杉凉。

烟云咫尺藏变态,丹台石室知何代。隔岸人家花映溪,小桥却在溪烟外。

前山合沓势峥嵘,绿水不动波无声。万壑千岩忽满眼,对之使我心魂清。

忆昨归山采瑶草,结屋诛茅苦不早。眼底平看沧海流,杖头忘却苍梧道。

闻君早晚向吴淞,鲈鲙莼羹秋兴浓。便好高图钓鲈石,添作吴江江上峰。

岘亭再作

明代 区大相

独携千古意,偶向林间坐。由来岘首碑,此泪非空堕。

赠四兄 其二

明代 区大相

昆山有良璧,连城剖见珍。投君君不宝,委置同沙尘。

和氏既泣楚,蔺生复辞秦。光辉常夜发,声价动强邻。

圣代饰瑚琏,胡弃清庙宾。徒令被褐客,掩抑情不申。

愿言勿轻掷,识者需其人。

端溪杂咏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渔唱闲皆去,鸥群过不还。平江展如镜,不遣照愁颜。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芳草有奇姿,直木无曲干。结交为兄弟,黾勉涉世难。

临分理妙曲,闻者窃惊叹。知音谅不违,衷情自此见。

杭州歌 其七

明代 区大相

土风元比汴京和,花石何如艮岳多。传道先朝游幸日,六桥芳草翠华过。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

明代 区大相

每岁中官出,人思答圣情。闾阎敛愁叹,神鬼害骄盈。

不复忧天坠,何曾见海平。愚夫劳过计,小物有微诚。

采莲曲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别浦千花暝,回舟一水香。停桡休更折,留著伴鸳鸯。

閒居作长庆体兼劝诸少年 其四

明代 区大相

鸟语花容各自成,老夫那得太无情。茶炉药椀竹间榻,随分随缘过此生。

南浦曲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豫章南浦南,送郎下江帆。何用表离意,茱萸绣领衫。

游梅庵 其一

明代 区大相

松门长日闭烟霞,扫石焚香诵法华。禅客到来无所见,水晶宫里玉莲花。

湘中杂咏 其五

明代 区大相

纷纷木叶下江潭,远客乡书万里缄。无限征鸿愁不度,断肠秋色在湘南。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明代 区大相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

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区大相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