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公出驻节陶太守池馆踰宿徙居行台 其一

公出驻节陶太守池馆踰宿徙居行台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秋色覆琼宇,寒花转白蘋。檐晴喧瑞雀,藻密隐祥鳞。

山石堆云远,池涧引泉新。混混无止息,级级故峋嶙。

长吟时顾影,伴峙且欹巾。流行敢混俗,卓立自超群。

野旷多奇趣,境清无纤尘。主人开绿野,五马驾朱轮。

英风凌苍汉,壮志御青云。竹帛恒自矢,声华应耻论。

诗人区元晋的古诗

退斋林都宪饯别诗教和答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念年湖海两相望,何幸堂堂共举觞。乍叙寒暄惊始定,细论故旧感偏长。

烟波满目重倾盖,尊俎临岐又隔乡。此日一壶花下酒,非关春暮亦堪伤。

洛昌道中次韵写怀

明代 区元晋

芦荻洲前飞云□,满江秋色漾星槎。满书担小官囊薄,湖海身浮客念赊。

击楫正逢匏有叶,弹冠那计宦为家。青松白石何时约,应笑驱驰鬓已华。

别驾卢慕泉表弟以新居举孙诗见教和之

明代 区元晋

隐隐江山结构新,望中佳气毓祥麟。望应宗胤流芳远,不负侯封布泽勤。

台阁故雄今日景,风云尤藉后来人。笑予蓑笠君朱绂,同对渔竿祝五云。

镇远行台一与剑潭熊太守夜奕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竹影移荫满石坛,公馀棋子正堪弹。百年日夜消浮局,万古山河费几盘。

鼎足暂分刘可守,鸿沟中断羽堪寒。奕馀指点玄玄谱,世事谁甘袖手看。

村庄漫述和赵中丞韵 其三

明代 区元晋

晚爱幽堂入径斜,开云种玉祇三家。每从过续看流水,也放清閒数落花。

芒屦登山誇赤舄,香粳随分饱胡麻。春来满地参苓长,纵住青门不种瓜。

嘉莲呈瑞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偎红还倚白,并蕊却丫开。共比鸳鸯锦,宁知冰玉荄。

同心临碧水,分影拭瑶台。岁岁东风好,秾华此借媒。

和寄梅村钟邦伯 其二

明代 区元晋

鞍马风尘忆旅踪,孤琴万里笑孱童。旧游零落知音少,三叹朱弦调可同。

读厓志有感次高春元韵

明代 区元晋

国步如棋局面残,正寻生着死中难。正岖恢复孤臣在,十二金牌一召还。

沉海敢忘忠捧日,逢厓空有恨排山。试看蜀魄啼春处,犹带英雄血泪斑。

东台赵中宪以手册三图委题分韵奉和四首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绮陌香风袭骑忙,千门红紫斗春长。宁知跨凤吹箫处,犹有忘忧在北堂。

一拳石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梦里罗浮安在哉,醒看奇岫俯高台。自犹记得飞云顶,移动云根一片来。

叠韵写怀

明代 区元晋

阿翁还笑作翁年,养鹤家贫费鹤田。每把诗书贻燕翼,预调心性到韦弦。

开尊便续芳园乐,爱客谁如北海贤。试课溪头花柳句,东风红紫又成千。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酉水辰山翠满津,解冠从此乐馀春。酒携竹下呼邻老,诗赋梅边寄远人。

薜荔墙低时过月,桂花丛密自抟云。柴关莫讶烟霞僻,市鼓尘喧本厌闻。

寿李逊白初度

明代 区元晋

琼枝灿错绕华筵,寿酌逢翁兴独偏。野鹤顶成年自永,孤松苓就老踰坚。

七贤才一谁堪续,四老馀三数可填。徙倚庄椿歌此曲,又从熙穆论篯铿。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 其五 玉井潆流

明代 区元晋

泉声出柳塘,晴练跨殊方。润足千畦泽,甘分万井浆。

盈坎源源进,涵云烨烨光。尘冠羞未濯,何处听沧浪。

题洞中光霁台和韵

明代 区元晋

莫向湛然说定中,此心星宿本来通。此舒自觉沧溟阔,澹泊那教世味同。

花底鹤还清弄影,镜中云度锦流踪。山僧卓锡成何事,会见储龙起碧空。

咏梅和郑过斋老隐 其三

明代 区元晋

江门义口石桥东,雪后槎枒树树同。数点个中存一画,几人花外得神通。

溪上漫述

明代 区元晋

日照绛榴露滴葵,丛丛红紫覆前溪。天葩欲献琼楼远,倚遍东风谁与携。

和赵宪副诗轴见寄兼呈年家岑都谏

明代 区元晋

白雪声高俯众鸣,纵横笔阵万人倾。端令苏李为奴隶,肯放钟王作主盟。

六诏甘棠歌蔽芾,三槐清荫侈舒荣。秋来多少霜台兴,兰荐芬芳菊吐英。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 其四 丹桂秋香

明代 区元晋

把酒问群芳,何如秋桂香。仙标传兔窟,清影弄蟾光。

叶岂凌霜健,枝因傲雪苍。燕山花五树,同徵白眉郎。

和罗樵弟紫菊 其一

明代 区元晋

十月菩蕾紫滟新,护持元自有花神。金樽花底歌檀板,不向霓裳羡太真。

区元晋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3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