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刘辰翁
青玉案(用辛稼轩元夕韵)
寿王太守 其四
八千秋与八千春,此语繇来未识真。曾共麻姑擗麟脯,笑看沧海几扬尘。
点绛唇(和邓中甫晚春)
虞美人·徐家破镜昏如雾
临江仙(辛巳端午和陈简斋韵)
摸鱼儿(和谢李同年)
春景 寒尽怕春销
飞絮新烟外,东风托信遥。春犹有寒否,寒尽怕春销。
画阁围红兽,行鞭裹黑貂。便无三月雨,也不再花朝。
倚翠还轻扇,飞红共落潮。少年宜秉烛,莫负可怜宵。
春景 空院落花深
绿沈空院雨,依约旧谁家。已废惟芳草,尤深是落花。
阴阴迷燕垒,籍籍失蜂衙。数点埋香玉,千枝委雪沙。
楼残金谷障,路合玉钩斜。唤醒弓弯舞,天风即海涯。
山花子(春暮)
春景 林花扫更落
花外愁如海,持觞为扫林。犹深犹可惜,更落更难禁。
片片春将尽,三三径莫寻。青苔才列席,红雨又沾襟。
不是乘风去,应如立雪深。柳绵欺我老,旋拂遍能侵。
水调歌头 其十三 甲午九日牛山作
不饮强须饮,今日是重阳。向来健者安在,世事两茫茫。
叔子去人远矣,正复何关人事,堕泪忽成行。叔子泪自堕,湮没使人伤。
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渊明自无可奈,冷眼菊花黄。
看取龙山落日,又见骑台荒草,谁弱复谁强。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
减字木兰花(有感)
青玉案(暮春旅怀)
清平乐·深红半面
法驾导引
春景 其二 落花香满泥
花落秦虞兮,纷纷东复西。举头无霁日,满地是香泥。
红雨愁如海,絮风飘上堤。和成文杏垒,软衬锦鞯蹄。
妙舞惊飞燕,醉归扶竹鸡。谁家采桑女,陌上自相携。
酹江月/念奴娇 其二 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
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
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
恼恨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唐多令·风露小瀛洲
唐多令·日落紫霞洲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491篇诗文
夏景 其二 衣冷欲装绵
望江南/忆江南
团景 月满团夜长
浣溪沙(春日即事)
酹江月/念奴娇 其六 怪梅一株,为北客载酒移寘盆中,伟然
行香子·海水成尘
西江月·曾与回翁把手
酹江月(赵氏席间即事,再用坡韵)
水调歌头·不见古时月
忆旧游·渺山城故苑
菩萨蛮(湖南道中)
摸鱼儿(守岁)
宴春台(寿周耐轩)
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
唐多令·零露下长洲
乌夜啼·何年似永和年
忆秦娥·惊雷节
秋景 其二 出逢危叶落
点绛唇(寄情)
金缕曲(乡校张灯,赋者迫和,勉强趋韵)
减字木兰花(乙亥上元)
秋景 山园细路高
莺啼序(感怀)
霜天晓角(寿张古岩)
六州歌头·向来人道
摸鱼儿(甲午送春)
鹧鸪天 其六 立春后即事
长相思(喜晴)
促拍丑奴儿(辛巳除夕)
摸鱼儿·又非他
酹江月/念奴娇 其五 五日和尹存吾,时北人竞鹭洲渡
春景 新火起新烟
冬景 负暄
菩萨蛮(丁丑送春)
夏景 既雨晴亦佳
水龙吟 其七 和中甫九日
恋绣衾(己卯灯夕,留城中独坐,忆当涂买灯,姑苏夜舞,再集赋此 ...
春景 其二 小水细通池
南乡子(乙酉九日)
摸鱼儿(春暮)
玉楼春 其一 侯仲泽约饮螺山灵泉寺,余与邓中甫候久,欲暮,归 ...
夏景 其二 夏雨生众绿
鹊桥仙 自寿二首 其一
春景 仰蜂粘落絮
清平乐(石榴)
春景 马上逢寒食
临江仙(晓晴)
兰陵王·丙子送春
春景 疏帘看弈棋
青玉案(寿老登八十六岁,戊午六月十七日)
金缕曲(寿李公谨同知)
水龙吟 其一 寓兴和巽吾韵
冬景 独钓寒江雪
秋景 悠然见南山
浪淘沙(有感)
夏景 绿荷雨跳珠
水龙吟·看人削树成槎
摸鱼儿·想幼安
春景 吹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