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中送春三绝 其二

山中送春三绝 其二

明代 邵宝

留春不住送春归,多事杨花点客衣。有兴重来那用约,青山白发久忘机。

诗人邵宝的古诗

云庄十石辞 其九 隐屏

明代 邵宝

晨彗兮墓前,夕次兮墓左。有石兮如屏,栖栖兮隐我。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八 留月峰

明代 邵宝

月明兮峰景,既东兮复西指。佳期兮夕骋,扣环窦兮栖栖。

寄钱子推是日子推宿山中

明代 邵宝

病不登山梦到山,也知高兴在松关。云随社老看碑去,风送邻僧供茗还。

无石似龙还画葛,有崖如玉合书颜。更烦题我新精舍,脩竹千竿屋数间。

新晴出郊之惠山

明代 邵宝

步出西郊见暮春,树头红尽绿初匀。上方下界无游女,北坞南冈有逸人。

山色倍增今雨碧,泉声转入近池真。竹根处处惊雷动,忠定祠前数箨鳞。

题画送胡仁夫 其一

明代 邵宝

酌泉饮君君莫疑,此泉德本与君宜。烦君持向开河去,宋老祠前奠一卮。

白鹿洞怀苏虚斋

明代 邵宝

虚斋游处我还游,每见新诗石上留。对月幽怀双榻晚,乘风高兴一槎秋。

九龄度远何须问,安定功多却许收。欲向匡峰望巫峡,楚天云尽有江流。

酷热

明代 邵宝

晚来坐爱一轩空,酷热偏教苦病翁。酷影空怜花里月,秋声安得树间风。

耳闻暑雨咨方切,指计炎蒸伏正中。柳岸阴多舟似屋,共谁长啸五湖东。

次孙司勋种松

明代 邵宝

观树如观民,岂不试故艺。勋曹庭中松,植难果谁厉。

公为百年谋,乃徇一朝计。知乎向来非,勤搔动浮柢。

揠苗信轲书,免归僮仆戾。元气天地间,万木未尝敝。

吾心有妙机,到此深造诣。况当春雨时,点点荷嘉惠。

一培一灌之,缓急在调剂。新梢隐孤高,短叶露修丽。

虽无虬龙姿,白日弄阴翳。主人退自公,往往成小憩。

奇哉拔地材,卓尔倚天势。作诗告方来,植也自兹岁。

桃李正芳华,何心较坚脆。请公看岁寒,雪馀晚峰霁。

与如山诸友避暑山中

明代 邵宝

閒行五六七人同,竹林日影松坛风。客言此会舞雩下,僧歌我词盘谷中。

茗盌及泉元有味,竹垆当暑却无功。冯谁传语知微子,秋夜山房好作东。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明代 邵宝

三子从容侍一亭,夜深灯火共谈经。因君却愧蒿庵意,曾许春风点瑟声。

于烈妇辞

明代 邵宝

贼来贼来,贼来辱我。辱我不可,不如杀我。我身有如玉,可杀不可辱。

仓卒无所逃,一死万事足。君不见邻家有妇,忍辱随贼上马行,风尘历尽终无生。

寄孙九峰司徒

明代 邵宝

九峰山里寄书来,珍重司徒手自裁。出处四朝今旧德,沈酣三礼古遗材。

爱公欲徒吟诗社,老我时登点易台。喜接贤郎难答拜,愁看江上雁飞回。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一 思乐堂

明代 邵宝

为山兮既仞,为池兮亦寻。宛水石兮斯在,昔之人兮此心。

水汪汪兮石磊磊,嗟伊人兮不待。堂既构兮像悬我,山岳兮池海。

雨中荅杨澹成

明代 邵宝

旧堤溃尽水奔徂,腹疾春来我未苏。腹厦庇人心本有,一车载鬼事非无。

病深难与医求艾,苦极聊为子弄雏。明日阴晴何处卜,漫将耕穫对田夫。

容春轩六咏 其二 拟渠井

明代 邵宝

横渠复古心,纸上聊云尔。我画我中庭,亦复横渠纸。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

明代 邵宝

采采兮荷华,西之渚兮东涯。水天风兮香远,淹中洲兮日斜。

再荅王郡公

明代 邵宝

太守诗来老衲收,清风长满听松楼。清山坐雨谁三日,嗟我怀人又一秋。

对酒且须诸客赋,省耕还及早春游。最怜多稼亭前月,夜夜光明照远洲。

观泉巾

明代 邵宝

织騣复织騣,制此头上巾。有名合从我,我是观泉人。

无缨不须濯,山中况无尘。百坡既已夥,一角亦非真。

萧萧九峰雨,秋风送凉新。吾自爱吾物,悠然梦千春。

费子美过锡病不能来遣其子来访且索诗遂赋以赠

明代 邵宝

病馀闻荐喜君来,秋卷南归又几回。齐瑟未须论往事,燕台终不负良材。

朝廷礼遇应前席,家世文章自上台。江郭萧条惊岁晚,凤凰池上有春雷。

林泉家庆歌

明代 邵宝

地官为诗寿外姑,却作林泉家庆图。林泉谁欤地官舅,家人大义宜从夫。

伟哉林泉五男子,女子子孙仍倍此。孺人稀寿正康彊,玉树芝兰满庭戺。

塘庄第宅森相联,板舆胜日相周旋。四时和气入盂鼎,山果甘脆江鱼鲜。

向来家法主母贤,诸郎承业今蕃延。诗书礼乐久成习,长似林泉未老年。

百年志体真两得,一杯春酒人争先。此时母也谢未许,方忆林泉偕笑语。

朝看调膳暮问衣,秋阅登禾春弄杼。母兮此心上有皇天知,报以诸福更百千岁如一时。

贤甥地官祝在图与诗。君不见萱花丛开傍慈竹,忧怀释尽长对猗猗菉。

邵宝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