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首尾吟 其四十六

首尾吟 其四十六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秋出时。楼上清风犹足喜,水边芳草未全衰。

才凉便可停新酒,薄暮初能著夹衣。都没人间浪忧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诗人邵雍的古诗

训世孝弟诗十首 其九

宋代 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吁嗟分拆听搬唉。囊中财物他嫌少,祖上田园你要多。

夫妇眼前虽快乐,儿孙日后恐消磨。何如孝弟亲乡党,子孝亲兮弟敬哥。

首尾吟 其十三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忠恕时。诗限物情闲处见,诸般药性病来知。

暗于成事事必败,失在知人人必欺。家国与身同一体,尧夫非是爱吟诗。

谢君贶宣徽用少微今已应星文

宋代 邵雍

一字诗中义未分,少微今已应星文。闲人早是无凭据,更与闲人开后门。

首尾吟 其五十八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相度时。诗放手时须放手,得开眉处且开眉。

狂情多见好人喜,僻性少为他物移。只恨一般言不到,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十二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渐老时。每用风骚观物体,却因言语漏天机。

林间车马自稀到,尘外杯觞不浪飞。六十一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答傅钦之

宋代 邵雍

钦之谓我曰:诗似多吟,不如少吟。
诗欲少吟,不如不吟。
我谓钦之曰:亦不多吟,亦不少吟。
亦不不吟,亦不必吟。
芝兰在室,不能无臭。
金石振地,不能无声。
恶则哀之,哀而不伤。
善则乐之,乐而不淫。

依韵和浙宪任度支

宋代 邵雍

官路寻真已得真,可堪轻负洛城春。
江湖想望三千里,休使乡朋想望频。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六

宋代 邵雍

年老逢春春意多,波光谁染柳谁搓。波亭正好爱不彻,草木向荣情奈何。

便把樽罍通意思,须防风雨害清和。千红万翠中间里,似我闲人更有么。

高竹八首 其四

宋代 邵雍

高竹碧相倚,自能发馀清。时时微风来,万叶同一声。

道污得夷理,物虚含远情。阶前闲步人,意思何清平。

首尾吟 其二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坐看时。一气旋回无少息,两仪覆焘未尝私。

四时更革互为主,百物新陈争效奇。享了许多家乐事,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三十六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于中国作男儿。

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

鹧鸪吟二首

宋代 邵雍

翠竹丛深啼鹧鸪,鹧鸪声更胜提壶。
江南江北常相逐,春后春前多自呼。
迁客销魂惊梦寐,征人零泪湿衣裾。
愁中间处肠先断,似此伤怀禁得无。

窥开吟 其六

宋代 邵雍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情中明事体,理外见天机。

和商守雪霁登楼

宋代 邵雍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
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余残角两三声。
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鲜欢吟

宋代 邵雍

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
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可曾醉。
谁云忧找大於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首尾吟 其八十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欢喜时。欢喜焉能便休得,语言须且略形之。

胸中所有事既说,天下固无人致疑。更不防闲寻罅漏,尧夫非是爱吟诗。

首尾吟 其二十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出入时。春初暖兮日迟迟,秋初凉兮云微微。

轻风动垂柳依依,细雨过芳草萋萋。林下小车游未归,尧夫非是爱吟诗。

十分吟

宋代 邵雍

所谓十分人,须有十分真。
非为能写字,非谓能为文。
非谓眉目秀,非谓衣服新。
欲行人世上,直须先了身。

天人吟

宋代 邵雍

羲轩尧舜虽难复,汤武桓文尚可循。
事既不同时又异,也由天道出由人。

谢傅钦之学士见访

宋代 邵雍

长莫长于天,大莫大於地。
天地尚有极,自馀安足计。
世态非一朝,人情止于是。
以至立殊功。无非借巨势。
适会在其间,慎勿强生事。
虽严似雪霜,无改如松桂。
方惜久离阔,却喜由道义。
相别二十年,犹能记憔悴。
邵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5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