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治平丁未仲秋游伊洛二川六日晚出洛城西门宿

治平丁未仲秋游伊洛二川六日晚出洛城西门宿

宋代 邵雍

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
更闻数弄神仙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诗人邵雍的古诗

首尾吟 其二十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出入时。春初暖兮日迟迟,秋初凉兮云微微。

轻风动垂柳依依,细雨过芳草萋萋。林下小车游未归,尧夫非是爱吟诗。

小圃逢春

宋代 邵雍

随分亭栏亦弄妍,不妨闲停酒垆边。
夜簷静透花间月,昼户晴生竹外烟。
事到悟来全偶尔,天教闲去岂徒然。
壶中日月长多少,烂占风光十二年。

由听吟

宋代 邵雍

由听而失,以听为宾。
而今而后,何复信人。

皇极经世一元吟

宋代 邵雍

天地如盖轸,覆载何高极。
日月如磨蚁,徃来无休息。
上下之岁年,其数难窥测。
且以一元言,其理尚可识。
一十月二万,九千馀六百。
中间三千年,迄今之陈迹。
治乱与废兴,著见于方策。
吾能一贯之,皆如身所历。

三十年吟

宋代 邵雍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首尾吟 其三十九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在时。何处不行芳草地,谁家不望小车儿。

花枝好处安详折,酒盏满时撋就持。闲气虚名都忘了,尧夫非是爱吟诗。

再答王宣徽

宋代 邵雍

大达诚无碍,人人自有家。
假花犹入念,何者谓真花。

代书谢王胜之学寄莱石茶酒器

宋代 邵雍

东山有石若琼玖,匠者追琢可盛酒。
君子得之惜不用,殷勤远寄林下叟。
林叟从来用瓦盏,惊惶不敢擎上手。
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
未知贤友何时归,男子功名未成就。
朝廷先从忧者言,方今莫如二虏丑。
汉之六郡限辽西,唐之八州隔山后。
自馀瓜沙甘与凉,中原外而不能有。
奈何更饵以金帛,重困吾民犹掣肘。
若非堂上出奇兵,安得阃外拉馀朽。
直可逐去此腥擅,西出玉门北逾口。
城下狐狸既不存,路上豺狼自无走。
太阳烜赫耀天衢,氛妖接变匿尘垢。
功成不肯受上赏,印解黄金大于斗。
乞洛辞君出国门,归鞍暖拂天街柳。
千官如壁遮道留,仰面弄鞭不回首。
乡人夹路迎大尹,醉拥旌幢锦光溜。
下车拜墓还政馀,不访公门访亲旧。
始知此器用有时,吾当为君献眉寿。

无腼吟

宋代 邵雍

事曾经见,物曾持鍊。天地之间,俯仰无腼。

尧夫何所有

宋代 邵雍

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
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
窃料人间乐,无如我最多。

别谢彦国相公三首 其三

宋代 邵雍

尝走狂诗到座前,座前仍是洞中仙。无涯风月供才思,清润何人敢比肩。

和云

宋代 邵雍

万里幕四垂,一片云自飞。秪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

首尾吟 其一一九

宋代 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诧老时。金玉过从旧朋友,糟糠欢喜老夫妻。

瓦烧酒盏连醅饮,纸画棋盘就地围。六十六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道装吟 其一

宋代 邵雍

道家仪用此衣巾,只拜星辰不拜人。何故尧夫须用拜,安知人不是星辰。

极论

宋代 邵雍

下有黄泉上有天,人人许住百来年。
还知虚过死万遍,都似不曾生一般。
要识明珠须巨海,如求良玉必名山。
先能了尽世间事,然后方言出世间。

金玉吟

宋代 邵雍

圣在人中出,心从行上修。金于沙里得,玉向石中求。

疑信吟

宋代 邵雍

人无轻信,事无多疑。
轻信招釁,多疑招离。

闲居述事

宋代 邵雍

竹雨侵人气自凉,南窗睡起望潇湘。
茅簷滴沥无休歇,却忆当初宿夜航。

大笔吟 其二

宋代 邵雍

酒喜小杯饮,诗快大字书。不知人世上,此乐更谁如。

学佛吟

宋代 邵雍

饱食丰衣不易过,日长时节奈愁何。
日名少日投宣圣,怕死老年亲释迦。
妄欲断缘缘愈重,徼日去病病还多。
长江一片常如練,幸自无风又起波。
邵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54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