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佘翔
黄道躔霄汉,青阳逗帝畿。花明千树逗,日丽九重扉。
葱郁萦丹阙,韶华媚紫薇。仙桃蒸瑞霭,御柳拂晴晖。
燕入雕梁语,莺从绮阁飞。六龙争夭矫,五柞竞光辉。
雨湿红将绽,烟浓绿渐肥。玉绳星欲滴,金掌露初晞。
彤陛摇鸣佩,朝霞映彩衣。长杨誇浩荡,上苑庆芳菲。
词藻推潘岳,才名重陆机。天颜瞻咫尺,鹓鹭沐音徽。
雨夜宿文蔚斋中
交情谁复似芝兰,一室相将拥鹖冠。坐对西窗频剪烛,芭蕉叶上雨声寒。
题九鲤湖九首 其二 瀑布
寒泉泻下紫霄来,一道潺湲万壑哀。可是仙人遗匹练,至今犹挂白云隈。
谒子陵祠
若有人兮山之曲,抚长松兮倚修竹。乐衡门兮栖迟,临清流兮卜筑。
谢轩冕于当途兮,结隐沦于空谷。岂无九五之恋穷交兮,一举吾慕乎黄鹄。
唯桐江之潺潺兮,逝昼夜其相续托。渔钓以终身兮安,所取天下之桎梏。
瞻飞鸿之冥冥兮,听松风之谡谡。彼神龙之蟠九州兮,岂其与虾鲰而相徵逐。
使凤凰可得而罗兮,又奚异鸡鹜之争饮啄。邈哉高风留此芳躅,上有许由之耳兮,下有严陵之足。
酌雨露以为浆兮,燃日月以为烛。汉家宫殿草离离,七里依然烟水绿。
西苑 其一
御沟流水出宫迟,花落花开春不知。惟有梁间双燕子,看人楼上斗腰肢。
题可秩书斋 其四
名花如绮傍雕阑,小径烟花竹数竿。读罢玄经无别事,倚阑一曲月中弹。
送陈本虞游燕访其弟本容
仗剑辞吾党,翩翩向帝州。谢家春草梦,易水蓟门秋。
侠气倾三辅,诗名动五侯。黄金燕市里,早晚索骅骝。
宁海晚眺
海上晴虹驾作桥,云连蜃气望迢迢。三江日暮涛声起,不数西陵八月潮。
春园即事 其三
春云不雨昼偏寒,翠竹临轩长数竿。读罢离骚无别事,自锄芳径艺幽兰。
三洲十景 其六 三江雪浪
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送陈守巽之浙臬
使君声望起云霄,高隼抟风健翮遥。高岭行春曾露冕,钱塘系缆正观潮。
月明海国鸿初度,秋到江城柳未凋。若向西湖探胜迹,孤山猿鹤为谁招。
秋日登钓台 其三
犯坐星为客,狂奴重此邦。功虽希渭水,计自老湘江。
古洞无眠鹿,荒祠有吠厖。临风听短笛,调入水云腔。
陪陈玉叔游九鲤湖同陈彦冲作
使君飞盖动山灵,九鲤烟霞接幔亭。树缀岩峦空外碧,云移楼阁镜中青。
招来凫影栖仙洞,阅罢鹅群写道经。湖水潺湲人不寐,钧天广乐若为听。
望江郎山口占
空中鼎立石为朋,万古崔嵬不可登。莫是三峰移海岛,至今高出白云层。
三洲十景 其二 海寺疏钟
墟里黄昏候,投林鸟雀哀。渡头钟隐隐,风送普陀来。
途中呈立儒叔
小阮琵琶信陆沉,江湖何处觅知音。步兵莫作穷途哭,归去山中啸竹林。
送屠长卿还四明 其二
萧条书剑别吾曹,回首鹓班建礼高。不是三闾才见忌,千秋谁见楚人骚。
林太守元和招游凤林乐丘
相逢半隐逸,太守醉称翁。中散情多放,荣期乐未穷。
溪毛蘋藻绿,山果荔枝红。把酒听新瀑,长松日暮风。
秋日寄题姚在质草草亭
君家台馆似濠梁,几度论诗到草堂。春社酒醒双燕语,墨池雨过百花香。
桐阴满地吟秋色,竹影留人醉夕阳。可是名园幽兴熟,九华无日不相望。
明妃曲 其三
朝辞合殿暮交河,泪满宫衣泻素波。顾影自怜肠欲断,长门幽怨较谁多。
乌石山避暑
灵岩标北郭,下瞰白云乡。塔影悬初地,松涛落上方。
看云频枕石,闻梵欲依床。避暑疑河朔,传杯乐未央。
佘翔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609篇诗文
同徐茂吴游白岳信宿紫霄楼 其一
稽司理招饮夕佳园楼 其二
赠王弇州先生 其七
大田道中怀孟担
登八角楼
读弇州集赠王元美先生 其一
马用调草堂观妓 其四
酬许希旦郑兆采陈尧勋方子韩四子赠别之作
西岩杂咏 其十一 翠云台
题武彝 其三
早春雷
挽徐子瞻明府 其一
题可秩书斋 其三
白沙谒陈宪副墓
别方子韩 其六
安仁夜泊寄立朝立虞诸叔
同仁甫汝存天迪登乌石山
寿蔡母为希孔作
题姚明府亭 其一
怀长干恩公
题林德夫乐丘 其五 叠玉山房
谒林和靖处士墓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 其二
登苏子由读书堂
别方子韩 其三
西岩杂咏 其七 鹤径
夏日馆张以正以济餐秀园留题兼呈吴宗甫 其四
经黄伯固墓
谒伏羲陵
馆中听雨
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 其十
午日分赋得桃印符 其三
金陵曲四首赠大司马吴公 其四
秋日题林学士菊花园
剑浦夜泊
严濑舟中诵姚巽卿赠别诗有世路危于七里滩作此寄意
三洲十景 其三 白水渔歌
题林德夫乐丘 其七 松月夜窗
戴太守
人日冶城山斋呈吴子从 其二
宏渡道中报晋安诸君子
赠稽司理
冬日西岩燕集分得陵字
赠王弇州先生 其一
重阳前一日周元孚邀同邬汝翼谢少廉于衙斋言别时元孚奉使还楚
怀汝存
赠钟羽脩 其二
赠林洁甫
别马君 其二
赠朱开府 其四
题立雨叔餐秀园 其二
游仙寺
同游宗谦集马从甫草堂作
送江参军还金陵 其一
送郑士亮游吴 其一
会稽舟中
冬日同游宗谦余思澄泛木兰作 其二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八
哭五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