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佘翔
湖天何渺渺,载酒镜中游。双塔凌云起,孤山抱日流。
香生搴杜佩,歌动采莲舟。更爱忘机鸟,沧波任去留。
送林廷诏之广西 其三
游子天涯泪湿衣,相逢无奈又相违。倚门白发千山外,觅得丹砂及蚤归。
赠子鲁金中丞
东南王气郁如云,万里雄才独见君。万钺光悬金鹊印,楼船声震水犀军。
星罗霄汉勾陈色,风动华夷露布文。城郭吹笳清瘴疠,辕门建纛播氤氲。
三章频按豺狼吏,片刺偏容鹿豕群。下士时时勤吐握,行歌处处乐耕耘。
玉衡一代工摛藻,铜柱千秋重勒勋。自曳长裾趋幕府,草茅何幸沐馀芬。
夏日登林邦介凉台
树杪凉风发,高台骋望宜。青山争睥睨,沧海自逶迤。
日月团飞盖,云霄碍接䍦。夷门公子驾,河朔故人卮。
侠爱纵横客,狂呼大小儿。长歌回北斗,孤啸振南枝。
笔带晴霞丽,筵开落照迟。广寒如可蹑,员峤更何之。
不浅登临兴,应刘此一时。
题九鲤湖九首 其三 珠帘
一片珠帘障玉楼,垂虹为带月为钩。怪来不作寻常梦,鸾鹤分明到十洲。
秋日游山
天马西来接九华,楼台十二俯人家。东邻酒熟南山近,可许柴桑醉菊花。
贞烈篇为林烈妇作
我昔遭寇乱,孤城嗟复隍。倭兵猛于嗟,士女驱群羊。
皎皎林家妇,引袂裂衷肠。玉颜分必死,尘土非我藏。
烈气填胸臆,捐佩水中心。贼徒俱动魄,按剑赫相望。
阴精彻河汉,白日天苍凉。人生驹过隙,含垢辱冠裳。
岂不柔绕指,化此百炼刚。吁嗟柯氏女,风与江海长。
芙蓉照秋水,岁岁含幽芳。
题衡山
清秋高蹑祝融峰,涧道千盘隐万松。日月分明开禹凿,云霞回合蚀秦封。
檐前乔木巢朱鸟,岩下寒湫卧白龙。欲问元彝苍水使,天风吹落半山钟。
贺朱母寿诗
佳气集高堂,有萱匝金芝。萱分本忘忧,芝亦日华滋。
春风方骀荡,青鸟来瑶池。眷言阿母寿,跪进九霞卮。
珍羞罗芬芬,丝竹吹参差。婺彩射南斗,环佩光陆离。
有凤衔瑞图,雍雍鸣阶墀。九苞花下舞,婆娑睹羽仪。
乘春歌燕喜,既翕和埙篪。愿母寿九如,千秋以为期。
和陈尧勋游赤壁
百万腾骧赤壁开,中原虎视霸王才。舳舻风猛连云没,乌鹊枝空带月回。
珠抱寒潭龙独卧,书沉远浦雁还来。临流漫说千年事,且罄樽前浊酒杯。
夏日馆张以正以济餐秀园留题兼呈吴宗甫 其一
冰溪溪上采芙蓉,之子何劳问赤松。客里凄凉无别物,临风一笑解双龙。
江郎石
凌云鼎立势亭亭,曾是三峰劈巨灵。欲跨飞翰临绝顶,空中手摘白榆星。
赠王百谷
嗟君早岁擅词场,偃蹇于今鬓有霜。才子云间高二陆,名家江左让诸王。
山含秋色丹枫老,水绕城隅匹练长。不识东南文物地,风流谁复得卿狂。
题武彝 其六
烟霞五色幻仙台,瑶草千年碧洞开。一自仙人分石髓,乘风万里去还来。
赠周服卿花竹图
兴来濡墨据胡床,花竹丛生百和香。若使临妆窥彩笔,乔家能不妒周郎。
武陵别诸君子余戊子春客武陵时与诸君子作湖山游甚适天涯春尽忽尔 ...
春城杯酒共销愁,醉里题诗月满楼。双泪不堪风雨别,桐庐江上一孤舟。
题江氏亭 其三
一庭春色散天香,花萼相辉白昼长。气似垂虹文似锦,风流原不堕江郎。
三洲十景 其六 三江雪浪
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壶庄八咏 其四 兰波环带
兰津环一带,万古自春秋。时发沧浪咏,矶头濯足流。
塘云四景为余鞠夫题 其三 鹤山献秀
一丘一壑绿云间,望里松萝日可攀。不是仙人乘白鹤,谁知此地是缑山。
赋得荆山玉示王汝存
荆山一望气嶙峋,玉韫山中泣鬼神。莫怪陵阳当日泪,即今抱璞献何人。
佘翔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609篇诗文
送郑士亮游吴 其二
秋日题紫云楼 其二
送蔡比部 其一
题南郭别业 其四
赠吴应祈 其一
晚度仙霞岭有怀
金陵曲四首赠大司马吴公 其四
戴朝宾四山亭 其二
芝山寺怀黄惟雅
登名山寺宿高盖兰若纪兴 其四
送屠长卿还四明 其一
同戴朝宾姚在质登壶公山
秋日閒居和张隆甫韵 其九
春日登武宁楼同黄尧衢作
别林及甫 其二
题立雨叔餐秀园 其三
稽司理招饮夕佳园楼 其二
望苏门
岁暮怀黄惟雅却寄
梦园菊离离起而有感
秋日寄题姚在质草草亭
送郑士亮游吴 其三
壶庄八咏 其八 双鹤飞翀
闺词(二首) 其一
雨中偕友人自蓬莱驿乘舟谒禹陵 其一
题翠漪亭
真州寄张士馨
集徐
送萧给事奉使琉球
赠朱开府 其四
题沈纯甫绿萝庄 其四
赠稽司理
采石秋夜
海月亭
题林德夫东山别墅 其一
途中呈立儒叔
赠无著上人
许由墓
登苏子由读书堂
登谢公墩
登香山寺
题胡参军池亭 其二
新秋寄友人 其二
题武彝 其五
怀陈振旺
魏贞女诗
春日幽居十首和薛景登韵 其七
题立雨叔餐秀园 其四
雨中溪亭即事
题黄惟雅汪波千顷图
同郑观察郑明府泛舟徐潭兼送陈宪副之浙中
送王使君擢霸州兵备道还东省
黄山七景 其三 白龙潭
早春集光严寺
上赵王 其一
答安懋卿
题小山宗侯狎鸥汀 其三
和黄全之山人哭郑叔晓佥宪之作
为张大赠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