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张有功十六首 其二

寄张有功十六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君今骑鹤上扬州,我是从军出陇头。何异济川河曲水,一时南北各分流。

诗人安道的古诗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宋代 安道

五两竿头风欲平,长风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拟李白古风 其六

宋代 安道

驱车上长安,经从古周京。矫首周京道,彳亍伤我情。

旁岐纷百出,过者迷纵横。古道委丛棘,狐兔相经营。

问之父老言,此理非难明。岐路便捷足,正途多迂程。

哀哉百岁后,谁人问周行。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 其二 ...

宋代 安道

千秋思尚友,叔重与康成。金石纵横列,丹铅点勘精。

天教攻著述,心早薄科名。双鲤何时达,迢迢盼去程。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文殊师利菩

宋代 安道

曼殊大士振真风,智洗无明去夙蒙。
智翳才消华自灭,灵光独照妄还鎔。
木人步转初归位,玉女机回却借功。
纲领提持看手段,门门变态是神通。

后地震行

宋代 安道

忆昨甲辰冬十月,千里江山系一发。高岸为谷深为陵,蓬莱沈没金银阙。

城郭人民半已非,汹汹江山空四围。无头、无目刑天舞,一手、一足商羊飞。

堆积残骨成京观,哀我遗黎何所归!疮痍满地今未已,乾柱坤维复倾圮。

共工巨颅撼不周,竖亥大步移方里。诸罗、斗六百里间,天崩地塌雷霆起。

至今日月尚摇摇,石破天惊震不止。洪荒欲沌复欲分,寥廓不流亦不峙。

颠簸晦明动星辰,城市如悬虚空里。震后赤日行曈曈,雷师为暴驱靊霳。

幕天席地十万家,哀哀哭泣洪流中!重黎祝融复交病,翻覆阴阳纷七政。

赤乌衡维热燄张,烛龙炎井火珠迸。闻道天上杀机流,一空十日烧九州。

地上杀机在洪水,䆕䆷方壶沈丹邱。天韬、天械无可逃,旋倾大地添狴牢。

岂其万物成刍狗,无复四维联巨鳌!呜呼东瀛今已沦大壑,细者沙虫大猿鹤。

世界大千输一粟,窃叹陆沈天地酷!

歌二首 其一 为望卿作

宋代 安道

背尊章,嫖以忽。谋屈奇,起自绝。行周流,自生患。谅非望,今谁怨。

清平乐 大雄山民画任大椿句人行红树村中雨,潮落青山郭外鱼

宋代 安道

霜红树树。指顾临江渡。重阳近也风和雨。疑是杏花村路。

人家几处山城。城外秋江做晴。潮长更须潮落,打鱼人在鸥汀。

水月轩

宋代 安道

江水清无底,江月明如洗。
开轩浥清明,道人清若此。
春风不摇江面波,春云不载江头雨。
天地无尘夜未央,照影轩中惟自许。
我来风雨夜漫漫,水月俱忘无表里。
笑拍阑干问阿师,水在月兮月在水。

戊辰九月九日举顺天乡试

宋代 安道

名场几度看升沈,久困龙蛇起奋心。今日西风好消息,榜头高处亦登临。

玉海诗 其一

宋代 安道

才从下里盼中阳,忽踏晶亭看海棠。百子峰头飞凤鹤,九星河里浴露鸯。

十天露洒人千劫,万殿香飘玉一床。握手紫仪倾珀水,红云袅袅沸笙簧。

真珠帘 戏题

宋代 安道

瀛洲深处多台榭。曲阑干、四面花枝低亚。花外小桥横,再过蒲桃架。

才见神仙开洞府,便欲去、何能轻舍。休舍。且倾尽行装,典衣货马。

听得玉佩丁东,知笼人软语,也非全假。何限大英雄,多系情兰麝。

青兕勋名当峻职,却只为、蛾眉停罢。都罢。拚斗酒酣眠,换将仆射。

丘都督枢密挽章 其一

宋代 安道

曩时威凤览辉初,独对丹霄耸万夫。千载阜陵嗟见晚,百年乔木有神扶。

只将囊底安江左,不见天中运斗枢。圣主恩深臣命薄,悔今强敌尚逋诛。

刺贾平章

宋代 安道

鼙鼓惊天动地来,九州赤子哭哀哀。
庙堂不问平戎策,多把金钱媚秀才。

季秋望后一日同僚友登岱

宋代 安道

泰岱高临万里看,三齐秋色更漫漫。振衣龙峪秋云湿,倚剑天门白日寒。

东带黄河连海岸,北来紫气绕长安。自怜突兀平生志,恍惚乘风跨彩鸾。

古香堂

宋代 安道

古香堂中古仙柏,手种桂树今苍苍。远分灵种自月窟,静爱天香来帝傍。

嘉宾列坐绿承宇,稚子读书花满床。唐诸王孙在何许,且对小山歌断章。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一九七

宋代 安道

一亘清虚,十分明白。借兮是功,转兮非色。天盖地擎兮体之有馀,雷轰电掣兮用之不测,情未生时如何隔。

杨花曲三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葳蕤华结情,宛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

题织图二十三首 其一 第一图

宋代 安道

豳风曾著授衣篇,蚕事初兴谷雨天。更考公桑传礼制,先宜浴种向晴川。

偈十首 其七

宋代 安道

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力穷忘进退,金锁网鞔鞔。

过团河

宋代 安道

远水团沙白,温风绝塞收。三星流火夕,已拥翠云裘。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