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沈周
德望文章称科甲,官阶寿考更兼之。呜呼今日延陵墓,不愧当年有道碑。
天子重伤麟丧鲁,吴人私幸凤生岐。白头野老宜先死,翻向秋风泣所知。
六旬自咏
自是田间快活民,太平生长六经旬。不忧天下无今日,但愿朝廷用好人。
有万卷书贫富贵,仗三杯酒老精神。山花笑我头俱白,头白簪花也当春。
梅庵僧号
老僧开个岁寒坊,百树梅花万玉行。色落空门空是色,香成妙果妙闻香。
人无入处云遮路,夜不开窗月到床。他日大方参了义,碎中求核也须忙。
东沧
卜居东住凤麟洲,四面玻璃觉屋浮。四出不知天在水,海空还借地为州。
鲸风拂钓珊瑚槛,蜃月开帘翡翠楼。闻与尊翁纪年岁,石堂曾下几茎筹。
题朱性甫诗稿
四十精思成此稿,吴乡吟辈未堪侪。揠苗岂是时能长,啖蔗应知老渐佳。
虽止百篇诸体备,不拘一律大方谐。野航秋水空尘迹,细屦春风有好怀。
公道未应无赏识,文章安可使沈埋。冠端感慨仪曹笔,跋尾吹嘘借舫斋。
已藉二君高论在,赘辞惭愧老夫偕。
心耕
问心何可耕,其地方寸耳。何足展东作,所劐当何似。
我试忖度之,固非沮溺比。曾莫事于铁,秉兹灵虚耜。
搰搰驾仁义,役役辟诗礼。多让岂失段,不舍亦犹仕。
积久验其成,孝悌是穈芑。象贤各颖秀,无复有糠秕。
生生世所业,子孙孙而子。奢哉让田者,所得安敢拟。
挽周原已医判
扁舟只近问栖迟,玉树惊非旧见时。玉后正忧如许瘦,讣来已尽此生期。
世多不学番膺寿,天莫容官定有儿。头白老亲虽健在,封荣那塞丧明悲。
题玉兰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和徐伯仁抱膝偶成韵 其一
皂弄仙居未易寻,惟闻抱膝有长吟。人遐杜曲天仍近,径捷终南地不深。
閒漫安排种瓜事,老徒激切佩兰心。秋凉春暖悠然处,风满高怀月满襟。
陪吴匏庵载游瑞云观寻道士不遇和前题韵
渺渺扁舟入浦云,琳宫一到惬前闻。春泥夹道萦人迹,野水交陂乱鸭群。
洞里朝元郭道士,城中行乐鲍参军。相寻两度俱相失,石上留题漫有文。
读渔父辞饮酒诗有感
展书聊就纸窗明,楚晋亡机出一衡。楚厦隳颓何力起,厉阶层沓几时平。
灵均耿耿独醒死,陶令沈沈烂醉生。千载文章共肝胆,令人长叹莫收声。
南山有高树
南山有高树,众鸟投其枝。树莫有号召,鸟集各如期。
密雨谢沾湿,赫日与蔽亏。搆架亦宜巢,哺育久于兹。
一旦疾风作,根柢不能持。众鸟蔑依恃,分飞更他之。
他之复高树,罔念旧息时。老夫感树鸟,再三歌附离。
留题拂水崖真公房
我家去乌目,北鹜仅一饷。尝游但东仅,拂水渺在望。
众口诧奇胜,翘首作西怅。兹来不忌雨,晴意晚始放。
力奋兴亦超,履淖老追壮。一登还一顿,往往手却杖。
转陟历乱石,嵌突踏云浪。豁崖中通泉,欲堕风倒抗。
飒飒成万沫,仰喷下而上。著面毛骨寒,远立未敢傍。
直讶功德水,泌沸金刚藏。老僧瞰泉住,相地风水当。
天设冠兹山,邑人不我诳。抱衾虽一宿,言拙莫能状。
乃知南山诗,包括自有量。重来何岁月,此亦还可访。
西川二首 其一
移家忽要离川东,自信何须问卜翁。七水大都如屋下,一山小半入城中。
沙鲜近市柈多蛤,海气通村井或虹。有片閒心无所作,画图诗律两争工。
落花五十首 其六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㜎。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
落花五十首 其十二
东园重过怅徘徊,白乱红纷似剪裁。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
留连空树浑无赖,牵惹閒愁却悔来。固蒂长生信三朵,又非仙顶莫栽培。
落花五十首 其十八
花欲延春奈子规,声声催到绿阴时。迟来杜牧惟逢叶,深信秋娘空折枝。
悲溅泪边何忽忽,闷低头处共垂垂。淹留墙脚䔍黄甚,蝶已无情蚁有私。
悯禾
薄禾今兹计,狼狈尚栖亩。借问胡为尔,先时已罹咎。
五月风雨大,潢潦卑莫受。田稚俯就没,浊浪扼其首。
排濯潏荡间,性命存亦苟。天日赫赫出,水热烹群丑。
一日色已变,三日齑在臼。我时往捞观,觊活从中剖。
心存根已拨,欲弃难懈手。欲拯卒何及,怆食内若疚。
掘土窒渗塍,倩车仰邻佑。督戽靡日夜,救死岂容久。
并力役老少,足茧筋亦纠。水面青针芒,稍出九死后。
气力与生意,委顿类产妇。一一补伤烂,行行十八九。
过时强经营,安望如常茂。事多于悔祸,始畸终变偶。
七月寻遭风,弱本被拗揉。折处气当沮,虚房但含滫。
间或见成穗,秃秸卧败帚。何能毕公租,亦莫彀饥口。
对此发长咨,细雨浃昏酉。枵腹不堪鼓,并欲歌止酒。
挽如公
如老身无著,将来典醉乡。号他酒布袋,是个臭皮囊。
积祸必自发,为生安可量。长眠当不醒,殊莫悟存亡。
病中折菊为供
忧怀判与菊无私,柰此篱根烂漫枝。彊借陶瓶应秋事,因将病眼洗寒姿。
梦中笑口簪花伴,枕上清斋止酒诗。小阁纸帘岑寂地,药烟零乱鬓丝垂。
此溪
此为大家物,何独此溪有。千溪一溪此,同光无薄厚。
惟是溪上人,雅与此相偶。君于此溪外,他此能识否。
逍遥见在境,此此随所取。低头弄清华,白璧落吾手。
尚呼酒酹之,溪此我三友。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584篇诗文
感麟作经图为彭抚公作
丹僧
元夕席上赠冷庵宪副二首 其二
挽张东海
钟离意不拜赐张恢赃珠
送周桐村 其二
拟一日复一日
寿赵与哲七十
题中兴颂石刻后
和哭母诗
杏林书舍为戚宗式赋
湖南
从军词
徐氏云山图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七
雨夜宿吴匏庵宅
青草吟
王理之写六十小像
和吴匏庵姚氏园池四绝 其四
郑公钓台
落花五十首 其三
送薛尧卿漫游言登泰山谒孔林而迤
闻杨君谦致政赋此以致健羡十五首 其十二
挽沈东林廷佐
落花五十首 其五
病怀二首 其二
读汉高纪
读荆公争墩诗
和陈惟夤先生姑苏钱塘怀古韵 其六
初春 其一
喜芾奎二侄延师教子
哭金怀用表兄 其三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挽程宫詹
湖上杂言
宜閒
谢项郎中文祥寄笋脯
和张碧溪登宝峰韵二首 其一
和沈文甫仪宾所寄清虚堂韵诗
妙高台望江
侍家父世父与刘完庵西庵文会
溪亭小景
与韩克瞻苏安道守岁
生朝自遣
七月望奉老母汎舟玩月
落花五十首 其三十六
过阳城湖
挽范老
湾东草堂为弟朴赋
经陈永之
伤阿同
哭金怀用表兄 其一
和錤古田韵
次天全翁雪湖赏梅十二咏 其九
登梁昭明读书台访徐辰翁丹井
送巽女归徐氏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 其一
送程少詹赴召
二十日见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