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卢沟经张司空华故宅三首 其二

卢沟经张司空华故宅三首 其二

明代 石宝

式乾初议与心违,力为匡时独未归。野雉不缘蛇蜕误,凤凰犹傍鸭阑飞。

功成白首遭萋斐,论在青编有是非。惆怅当年歌啸地,落花如血点人衣。

诗人石宝的古诗

移居安福巷柬诸同馆

明代 石宝

十年踪迹尚飘蓬,假馆长安岁岁同。已恨无文承史阙,不知何骨类诗穷。

鹪鹩得树栖方稳,驽马思群影半空。携去琴床日高束,欲将尘鬓对南风。

题小画四首 其四

明代 石宝

山头寒瀑悬飞练,亭外平波接远天。秋色依稀何处见,半江风雨一林烟。

过李徵伯墓

明代 石宝

烟霾栖古道,蓬藋掩荒丘。壁有题诗处,云横作记楼。

多才悲命薄,浮世几名留。惆怅香山社,交知半白头。

早朝二首 其一

明代 石宝

南风霏早露,筦簟觉微涵。宫漏犹传五,邻鸡已报三。

冠从灯下正,笔忆殿头簪。跨马看城阙,彤云晓正酣。

经九门城

明代 石宝

废堞荒台故九门,千年汉县尚名存。陂陁势隐恒山脉,草树阴连董相原。

陵变几传金盌出,土崩犹记铁车奔。惟应滹水波长绿,依旧渔舟下远村。

和马侍读先生长至日习仪二首 其一

明代 石宝

十载鸣环从列仙,三回得侍御屏前。恩深自识龙颜喜,力薄能追骥足先。

清世风云应有合,短檐春色亦堪怜。床头经史犹狼籍,冷砚寒炉又一年。

寄兄旧作

明代 石宝

寒空变春云,奔骥逐迅景。君看宫前杨,忽已露碧影。

幽居西窗下,感事发深省。谁言有为者,譬掘九仞井。

盛颜易消歇,此道独未领。空奏郢人吟,怀抱殊耿耿。

吾兄绣衣使,仗钺指西境。清诗赏风流,正论崇骨鲠。

寄言愿相勖,共此百岁永。

九门城晨望

明代 石宝

平原黍稌风凄凄,汉家荒城大道西。田间古瓦碧如钿,海日欲上山禽啼。

村童掘鼠拾断戟,渔父高歌悲故堤。犹传天宝盛烽燧,轧荦山人贪艳妻。

汾阳血战禄山死,杲卿义名恒岳齐。时移事去陵谷换,车毂年年下长坂。

草色犹连碣石青,涛声岂惮沧波远。武灵台下春云生,董相原前秋露明。

谁家牛背横短笛,高呼一声千古情。

宿郭乡丈书轩 其一

明代 石宝

三回得上寿萱堂,醉卧当年坦腹床。枸杞通灵篱畔药,龙涎拂面坐中香。

主人爱客谁弹剑,贱子悲歌亦绕梁。岐路明朝又离别,云霄万里意徒长。

饮归

明代 石宝

罢饮高坡巷,归途月色新。玄黄非我马,关柝是何人。

积雨冲泥淖,微风振羽鳞。一朝开口笑,聊息百年身。

题吴匏庵东庄诸景二十首 其六 方田

明代 石宝

方田若棋局,水煖稻先熟。一半给官家,一半供饘粥。

开户见残月

明代 石宝

开户见残月,雕弓已下弦。蛾眉窥浅水,玉玦在青天。

近寺闻清磬,趋朝握短鞭。不因钟鼓急,春晓正高眠。

送王司徒分韵得五字

明代 石宝

在昔称高士,箕山及巢父。虽垂千载名,吾道固未取。

君臣义自重,岂得薄圭组。惟是勋业成,几微贵先睹。

二疏辞汉荣,季鹰怀吴土。司徒志亦然,百世殆同矩。

辛勤三十年,出身事清主。行者必有归,安得长伛偻。

明山有茅亭,亭南有瓜圃。象观有卷舒,理玩月三五。

始息负重肩,时与荷蓧伍。睡足江南春,无人报风雨。

五首 其五

明代 石宝

青山千里万里,白发三茎两茎。药味岂须台鼎,瓜田直在东陵。

新花曲四首 其一

明代 石宝

翠池新种小芙蕖,欢动眠凫与戏鱼。试向水头经日看,好花成子定何如。

陌上花叹

明代 石宝

陌上花,何离离,秋风吹汝汝不知。汝有丹葩及紫萼,恨汝不值琼瑶池。

朝朝行人暮游子,泣露酣霞何日止。花枝渐减秋月寒,独抱馀芳道旁死。

不如二月杨柳绵,犹自飘飏帝城里。

同年会分得是字

明代 石宝

暮春清且煦,宾御此燕喜。岂无丝竹繁,德音快盈耳。

忆昔同升日,黑发俱相似。荏苒二十年,颇觉疏旧齿。

及时当亨衢,一一被金紫。入为家庭光,出致邦国理。

长松晚益茂,大道行可止。往古多才贤,阅世固如是。

离合岂足叹,造化有终始。珍重断金心,垂芳共青史。

柏井别兄

明代 石宝

门对青山阁俯流,弦歌声里却生愁。最难为别缘同气,忽漫相看是异州。

春草不违池上梦,布帆先问水边舟。金陵迢递劳频忆,夜夜闻鸿定倚楼。

予庄诗四首 其四

明代 石宝

神仙小隐亦蓬莱,渐与红尘断往来。落日数声牛背笛,清香一树水边梅。

草堂客散留云宿,苔径人稀为鹤开。闻筑钓矶吾未信,凤凰元有凤凰台。

石宝

石宝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3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