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宋代 释宝昙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击行舟。
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

诗人释宝昙的古诗

寄张钦夫知严州

宋代 释宝昙

试与专城定著勋,何曾闲冷坐忘君。
旧来云梦元无际,此段风流独有闻。
世故自怜生仲达,人谁不念故将军。
等闲莫露鞭笞手,准拟羝羊或败群。

再答吴仲登三绝

宋代 释宝昙

芰荷如屋藕如船,闻道江山似辋川。
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动招我尔来前。

和赵制干二绝句 其一

宋代 释宝昙

四十五里邻近寺,一十八盘容易山。竟日篮舆走风雨,七峰峰外见斑斑。

寄赵宣教

宋代 释宝昙

却立群峰北望看,断虹飞雨即家山。
一时别舸惟公在,半世清游比梦閒。
卜筑未嫌身老大,著书先怯眼斓斑。
湖西为觅菟裘地,岁晚连墙共往还。

和月林清玩墨

宋代 释宝昙

谁识阜陵天上物,亦从潘李乞刀圭。
半规肯博千金璧,四海仍传一角犀。
柏叶春齐初养麝,髯松岁晚复然脐。
直须数子成家日,是我浯溪得再题。

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

宋代 释宝昙

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
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

仰韩堂连守所作谢艮斋为之记取退之阳山县之

宋代 释宝昙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与陈大监乞米

宋代 释宝昙

灶间三日怒饥面,老去一豪无木肠。
走乞毗耶半炊玉,归来作舞绕绳床。

又和归南湖喜成

宋代 释宝昙

吏退文书苦未醒,湖光靧面适全轻。
风从北户来披拂,鹊傍南枝管送迎。
许我杖藜来宿昔,观公诗律自前生。
艺兰九畹辛夷百,续取诹骚更老成。

访孤山林和靖梅坞陈迹

宋代 释宝昙

西湖湖水清可{左奭右斗},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梦,周易一卷前身书。
经年竹户与僧语,僧房绕湖三百区。
客来放鹤未忍去,更为修竹聊须臾。
衡山道士古须发,苦语不似公肤腴。
芙蓉为裳月为佩,荷芰结屋游龙车。
朝驰八纮莫四极,上挈太古中唐虞。
子房自是赤松后,渊明初无彭泽趋。
平生自谓公不死,意不一见成空虚。
买舟今夕定不寐,直恐长啸来清都。

和汪仲嘉尚书寄楼攻愧尚书韵

宋代 释宝昙

明日征帆取次飞,何人解识箭锋机。
何瞻北阙君恩重,莫遣西风酒力微。
早为汉庭归籲俊,未妨周易去研几。
适斋老去诗犹健,闻道行歌昼锦归。

为王公明枢密寿

宋代 释宝昙

老子当年此日生,麒麟元在地中行。
岂惟谔谔人争忌,亦对堂堂目屡惊。
持国尚卑千斛力,总戎曾作万夫城。
经纶不似书痴绝,堪与君王造太平。

和李磐庵雨中见寄

宋代 释宝昙

茅檐何意作秋声,未放东风入紫荆。
短褐不眠成永夜,寒更数尽到诸兄。
早知廉蔺今犹在,自许夔龙意甚明。
世路崎岖吾已了,一奁风篆为谁平。

书四祖大医岩

宋代 释宝昙

大医岩岩石所护,大医无恙石无故。
此时医去石亦隳,我知造物本无迕。
一生老胁不即床,更欲得饱知无方。
禹三过门不及室,仅有一发传之汤。
丈无事难有如此,子尝折肱父堕齿。
我宁忍死不忍欺,坐听寒岩落松子。
东山旧食西山薇,许身长作山中归。
白头司马有家法,童子虽弱胜吾衣。
我来拊石三恸哭,莓苔不惊雨新沐。
山空寂寥医不来,蚍蜉大树空崔嵬。

和简斋墨梅二首

宋代 释宝昙

为怜玉色照前除,一室无因舍静姝。
寄语客卿烦想像,万花困苦乞为奴。

和史太师蜗室三首

宋代 释宝昙

伊雒閒人晚自贤,等将身世付蹄筌。
春风犹有耆英会,未必饥餐困即眠。

用前韵谢吴知府

宋代 释宝昙

闻道江南庾子山,新诗脱手意长闲。
未尝临镜嗟迟暮,更约何人共往还。
我有茅茨依橘柚,自怜风雨竄荆蛮。
悲欢怨怼三千首,乞与无思为一删。

题刘夷叔诗稿后

宋代 释宝昙

蜜蜂於花似不薄,肥出两股中边甜。
嗅香嚼蜡总风味,不损花艳何其廉。
刘郎平生堕香国,老鬓不下花飞粘。
可怜酿蜜不满斛,空馀稚乳谁家檐。

曾知合相宜堂

宋代 释宝昙

竹不解俗语,颇识天语香。
经年北窗梦,十倍西湖凉。
隐几湖上人,恰恰修竹长。
有时共竹语,风雨撼一床。
屋间恐飞去,著绣围上方。
念君爱臣心,如爱竹在傍。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肠。
闲官固自好,要地庸何伤。
约束万卷书,提携双锦囊。
日边有新宅,不种一亩桑。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又和病中遣怀

宋代 释宝昙

闻公多病正缘诗,酷似梅花太瘦时。
故忆主人鸥去近,尚留宾客鹤归迟。
把麾定复追苏子,鼓瑟无因见孺悲。
已办扁舟轻似叶,明年真到习家池。
释宝昙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