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辛弃疾
念奴娇·君诗好处
鹧鸪天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自从一雨花零乱,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殷勤野老苦相邀。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鹤鸣亭独饮
好事近(元夕立春)
念奴娇 其一 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
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
万事新奇,青山一夜,对我头先白。倚岩千树,玉龙飞上琼阙。
莫惜雾鬓风鬟,试教骑鹤,去约尊前月。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
便拟□□,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此君何事,晚来还易腰折。
菩萨蛮·葛巾自向沧浪濯
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
瑞鹧鸪
鹧鸪天·戏题村舍
感皇恩·露染武夷秋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
念奴娇
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朝中措 其三 木犀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
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与玲珑。
拼却今宵无梦。
水龙吟·被公惊倒瓢泉
和任师见寄之韵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724篇诗文
鹧鸪天(用韵赋梅。三山梅开时,犹有青叶盛,予时病齿)
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江城子 戏同官
鹧鸪天(败棋赋梅雨)
感怀示儿辈
移竹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念奴娇(用韵答傅先之)
哭㔶十五章 其十一
贺新郎·赋琵琶
声声慢(赋红木犀·余儿时尝入京师禁中凝碧池,因书当时所见)
生查子(山行寄杨民瞻)
玉蝴蝶·古道行人来去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卜算子 其三 为人赋荷花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 ...
读邵尧夫诗
寿赵茂嘉郎中二首
赵文远见和用韵答之
最高楼·吾衰矣
临江仙·手种门前乌桕树
浣溪沙·这里裁诗话别离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好事近(西湖)
水调歌头(秋韩南涧七十)
小重山(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提干)
御街行(无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
临江仙(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
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自赋词,属余和韵)
鹧鸪天(席上吴子似诸友见和再用韵答之)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瑞鹤仙(寿上饶倅洪莘之,时摄郡事,且将赴漕事)
满庭芳·静夜思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破阵子·宿麦畦中雉鷕
水调歌头·文字觑天巧
西江月·遣兴
出塞(春寒有感)
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千年调 其二 送杜叔高
东坡引·花梢红未足
归朝欢 其九 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永遇乐 其八 呈赵晋臣敷文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沁园春·有美人兮
六么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
鹧鸪天·东阳道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